DC娱乐网

褚时健传奇一生:71岁被判无期,74岁二次创业,85岁再成亿万富翁

“褚时健:一串“神秘数字”道尽一切:1928年,褚时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55年27岁时担任玉溪地区行署人事科长。1

“褚时健:一串“神秘数字”道尽一切:

1928年,褚时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1955年27岁时担任玉溪地区行署人事科长。

1979年-1994年,褚时健成功将红塔山打造成中国名牌香烟,使玉溪卷烟厂成为亚洲第一、世界前列的现代化大型烟草企业。

1994年,褚时健当选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褚时健成为”中国烟草大王“。

1999年1月9日,71岁的褚时健因经济问题被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01年5月15日,因为严重的糖尿病获批保外就医,回到家中居住养病,并且活动限制在老家一带。

2002年,保外就医后,74岁的褚时健与妻子在玉溪市新平县哀牢山承包荒山开始种橙,开始第二次创业。

2004年获假释;后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2008年,减刑至有期徒刑12年。最终减为12年,2011年刑满释放。

2018年1月,云南褚氏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褚时健任董事长。

2012年11月,85岁的褚时健种植的“褚橙”通过电商开始售卖,褚橙品质优良,常被销售一空。褚时健成为“中国橙王”。

2012年,褚时健当选云南省民族商会名誉理事长。

2014年12月18日,荣获由人民网主办的第九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特别致敬人物奖。

2019年3月5日,褚时健在云南玉溪逝世,享年91岁。

01褚时健的“发家路”

褚时健,被誉为中国企业家教父。

1927年,褚时健出生于云南省一个名叫华宁县的小县城,而在华宁县和宜良县的交汇处有个小山村,叫矣则村,褚时健祖辈就是住在这个村里。褚时健的祖辈,在清末的时候还是当官的。当时流行捐官,花点钱就能买个官儿,褚家在当地扮演的就是类似于乡绅这样的角色。

1910年滇越铁路开通,这是法国人修的从云南到越南的铁路,这条著名的滇越铁路是由法国人修筑的中国第一条通车的国际铁路,法国人给它取了一个梦幻的名字,叫米其林火车。褚时健的爷爷褚发珍被法国人看中,负责铁路的安保工作,渐渐的就有了一些钱。

1942年,全面抗战第5年,日本人对滇越铁路这一段进行了轰炸。褚时健的父亲被炸伤了,第二年,他的父亲就因为受伤而去世了,父亲去世后,15岁的褚时健只好辍学回家,帮助母亲照顾家里四位年幼的兄妹,没过多久,两个最小的弟弟因病去世。

过了七年,家里排行老二的褚时候在加入共产党时,一次执行任务中壮烈牺牲。

得知噩耗的母亲几乎崩溃,几个月后,褚时健的母亲含着悲伤离开了人世。

那一年,他22岁。

家破人亡的褚时健在二弟的影响下,也加入了云南边纵游击队,因为上过学,头脑灵活,身手又好,他还成了游击队的指导员,在游击队里,他还是个“神枪手”。

因为父亲在世时时常会带他打猎,褚时健也经常能练手。进了游击队,新兵训练射时,褚时健上来就比别人打得好,所以也混的小有名气。1950年,机缘巧合下,褚时健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此之后,褚时健便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

新中国成立后,褚时健在工作中认识了马静芬,两人一见钟情,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就直接结了婚,婚后没多久,马静芬便为他生了一儿一女,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褚时健带着妻子和孩子迁居到玉溪。

因为他头脑灵活,偶然结识了玉溪卷烟厂的领导,于是褚时健就被调任为玉溪卷烟厂的厂长,别以为褚时健一下就风生水起了,可没有那么简单,当时的玉溪卷烟厂根本就没效益,马上就快要面临倒闭,留下来的只有“一堆烂摊子”!

可让所有人出乎意外的是,褚时健成了卷烟厂的厂长后,竟然把这个小小卷烟厂做大做强了!

驭人之术在于安,来到荒凉破败的玉溪卷烟厂,褚时健这新官刚上任的火,并没有杀鸡儆猴地证明自己的权力,而是用拔地而起的新宿舍让玉溪卷烟厂的工人们安心。

有安稳的家,便有归属感,有归属感才会衍生出希望,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搞生产。

毫无疑问,褚时健的"攻心计"成功了,玉溪卷烟厂成为了国家有名的企业,令整个领域的工厂望其项背。

在卷烟厂的17年间,褚石健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玉溪卷烟厂实现了全面的焕然一新,旗下的“红塔山”更是成为国内销量最高的品牌,他成功将玉溪卷烟厂打造成为亚洲第一、世界前列的现代化大型烟草企业,而在他迎来人生巅峰时,命运的转盘又一次转动。

02一封匿名举报信

1995年3月,有人举报一个名叫林政志的人涉嫌投机倒把,而举报林正治的背后,目标直指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

随着调查的深入,工作人员发现,褚时健的爱人马静芬和女儿褚映群更是把公家的厂子当成了自家的提款机。特别是褚映群,利用他她父亲的权利,索要和接受的贿款高达3600万人民币,这样的数字,在那个年代绝对是骇人听闻的。

没过多久,褚时健的女儿褚映群被带走,九月,褚时健的妻子马静芬也被带走调查。

当时褚时健出差回来途经香港,得知这个消息,香港的朋友劝他不要回去了,但褚时健摇摇头说:“我肯定要回去,我是说的清楚的。”

或许也是因为这样,那时候似乎谁都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批条子”的事情似乎大家都在做,而褚时健还是其中比较“谨慎”的一个。

但是褚时健认为说的清楚并没有让他躲过无期徒刑的审判。

事情的起因是1000件红塔山香烟的批条,当时红塔山属于紧俏商品,只要拿到批条,转手一卖就能赚上百万,检查人员顺着线索盯上了这张批条的来源褚时健,但这张批条并不是褚时健违规审批的,而是他的上级领导要求他批的,但是林政志案牵扯到褚时健的身边人,这让他更是百口难辨,雪上加霜的是,接下来褚时健将遭受更大的打击,1995年12月,褚时健接到了一通来自河南的电话。

电话是从监狱那边打过来的,接通后,那边的人先沉默了一下,然后说道:“你女儿自杀了。”

褚时健听到这个消息后几乎崩溃,当着在场人的面嚎啕大哭。

这是褚时健第一次在人前失控。事后,褚时健得知了让人心酸的细节,褚映群仅留下两行字和一件红色棉衣。

外界一直都想知道褚映群到底是为什么自杀的。

有人说,褚映群的心理没有父亲坚强,面对着巨额索贿的罪名、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的重刑,褚映群的心理崩溃了,她觉得人生无望,因此还患上了抑郁症,最终才绝望自杀。

但这也只是猜测,实际上,褚映群的遗书一直没有被公开,外界也无从猜测原因,甚至或许就连褚家人都不知道女儿自杀的真正原因。例如她的母亲马静芬就一直不相信女儿是自杀的,她一直觉得女儿是生了病才会离世。

毕竟,他们甚至没有见到褚映群的最后一面,当他们见到褚映群的时候,她早已被火化,只剩下一抔骨灰而已。

褚映群事件发生后,律师马军接到了褚时健的电话,他立即按照指示赶到了褚时健的办公室,褚时健在见到他之后,当即拉着他哭了起来,嘴里说:“姑娘死了!到底是我害了姑娘呀!”

确实,褚时健将这女儿的死都归咎于自己,因为褚映群早已劝说褚时健退休。不仅如此,褚映群曾经对前去采访的作家先燕云说,爸爸应该退了,就算他是“太阳般的汉子”,但太阳烤多了,也会被烤煳的。

褚映群一语成谶,只不过最先被“烤糊”的是她自己,后来才是她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