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今儿个下午,我坐在阳台的藤椅上,看着外面日头挺好,就是屋里头太静了。静得能听见墙上挂钟那根秒针,“咔、咔、咔”,一声声,不紧不慢地走,走得人心里头发空。
儿子一家上周末回来过,热闹了两天。小孙子那玩具车满屋子“嗡嗡”跑,吵得我脑仁疼。可他们车子一走,这屋里头“唰”一下静下来,我反倒不习惯了。这感觉,一热一冷的落差,我猜,手机屏幕前的您,多半也尝过这滋味。孩子在外头拼事业,一年回来不了几趟;老伴要是不在跟前,这偌大的房子里,就只剩下自己一个喘气的。
这,就是咱们这代人躲不开的一个词——“空巢”。
窝,还在,温暖的回忆也都在。可曾经叽叽喳喳挤在窝里的雏鸟,已经飞出去,筑他们自己的新窝了。这心里头啊,说不失落,那是假的。我今天想跟大伙儿唠的,不是这“空巢”的冷清。我想说的是:巢可以空,但咱这心,不能跟着空了。
咋办呢?我琢磨了些土法子,跟大伙儿念叨念叨,您看管不管用。

头一桩,得给自己找个“班儿上”。
您别急,不是让您回去打工。是给自己立个规矩,找个营生。我以前一下班回家就往沙发里一陷,等着开饭。现在不行了,总不能上午窝在沙发里,下午也瘫在沙发上,得动起来。
我现在上班就是伺候阳台那几盆花。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它们,该浇水的浇水,该松土的松土。哪盆发了新芽,哪盆打了花苞,我都记在心里。这点事儿,不值钱,但它拴着你每天必须起来,有事干。老李头的“班儿”是去河边钓鱼,一坐就是半天,图个清静。老王头的“班儿”是负责接送孙子上幼儿园,风雨无阻,这是他一天里最精神的头等大事。
您看,咱得自己给自己找个“非我不可”的差事,从单位里失去了价值,要在这个家里重新再拾起来,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了自己新的价值,这日子就有了锚头。
第二桩,得把“老哥们”捡起来。
年轻时忙工作、忙家庭,朋友间走动都少了。现在,时间大把大把的,正是把断了线的风筝捡回来的时候。
我们几个老家伙,组了个“茶局”,每礼拜三下午,雷打不动,在我家或者老李家聚头。也不喝好茶,就是最普通的茉莉花,弄点花生瓜子。下棋、吹牛、忆当年,骂骂这腿脚咋就不利索了,说说家里那点开心烦恼事,顺便憧憬一下美好的退休生活。
有一回,我感冒了,没在群里吭声。结果老张头打电话来:“老胡,你咋没动静?我们还等着你去开局呢!”就这一句话,我这心里头,暖烘烘的,有人记挂着,才感觉自己活着,有分量。

第三桩,得学着“没正形”,找点乐子。
前半辈子活得太“正经”了,现在该为自己活一活了。
我让儿子给我买了个智能手机,学着拍短视频。就拍我家阳台的花怎么开,拍我今天做的红烧肉啥成色。拍的歪歪扭扭,也没几个看,但我自己乐呵。智能手机真是智能,能做不少事,不学学感觉都跟这个社会脱节了,改天我把我学到的一些使用心得,也跟你们说道说道。我有时还跟着楼下老太太们比划过太极拳,虽然动作像在摸鱼,但活动活动筋骨,肯定是好的。
别怕人笑话,咱们这个岁数,身体健康,自己高兴,就是最大的正经事。
最后一桩,也是顶重要的一桩——得跟孩子“松松绑”。
想孩子了,就大大方方打个视频电话,看看孙子的笑脸。但别总问“啥时候回来?”,也别在电话里没完没了地嘱咐,想想自己年轻的时候,也反感父母的唠唠叨叨,这会自己也别去做那个让人讨厌的人的。他们忙,就挂掉。告诉他们:“爸没事,就是看看你,你们都好就行。”
咱们要把牵挂放在心里,而不是变成绳子捆着他们。他们轻松,咱们自己也洒脱。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有自己的使命,我们现地是使命,就是每天都过得好好的,才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

朋友们,“空巢”是个客观存在,咱得认。其实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常言说,距离产生美,想想,是不是就是因为这种空巢而有了距离,有些事,反而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空巢空的是巢,但在这心里这块巴掌大的地儿,是咱自己说了算。他既可以是一座荒芜的旧院子,但也可以把它打理成一个热闹的小花园。
种花、养鱼、会老友、学新玩意儿……怎么得劲儿怎么来。咱们把自个儿的心填满了,活得精神神神、乐乐呵呵的,这心里事多了,这巢,它也就不空了。
往后的日子,咱互相打个气,常走动。谁家做了好菜,在群里吆喝一声。谁心里不痛快了,咱就摆上棋盘,边下边聊。这日子,还长着呢,咱得好好过。
嘿,老伙计,愿你平安喜乐,余生顺遂——你们的老朋友,老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