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7个看似偷懒的习惯,实则是守护健康的生活习惯,看看你有没有?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勤快”和“健康”画上等号,觉得只有规律运动、严格规划饮食、把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才算健康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勤快”和“健康”画上等号,觉得只有规律运动、严格规划饮食、把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才算健康。但其实,生活中有些看似“偷懒”的生活习惯,背后却潜藏着守护健康的大智慧,它们既能减少身体负担,又能让身心得到更好的休养。这7个看似看似偷懒的习惯,实则能守护健康,不妨看看你有没有。

1.饭后休息一会儿再运动

很多人认为饭后马上运动能帮助消化,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刚吃完饭,身体的血液会集中到胃肠道,帮助消化食物。如果此时立刻起身运动,血液会被重新分配到肌肉,导致胃肠道供血不足,容易引发消化不良、腹痛等问题,长期如此还可能影响肠胃功能。

正确的做法是,饭后先坐在椅子上休息15-30分钟,让肠胃有足够的时间开始初步消化。之后再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这样既不会给肠胃带来负担,又能促进后续的消化吸收,守护肠胃健康。

2.周末睡懒觉

工作日为了赶时间,人们往往被迫早起,这样不免会出现睡眠不足的情况,而长期睡眠不足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导致免疫力下降、情绪易波动等问题。到了周末,不少人就会犯懒,一觉睡到自然醒。其实这不是偷懒,身体在睡眠中会进行细胞修复、代谢调节等重要工作,自然醒能让身体根据自身的需求完成睡眠周期,恢复精力。不过要注意,自然醒不代表无节制地睡懒觉,一般比工作日早起时间晚1-2小时即可,避免打乱生物钟,反而影响下周的作息。

3.累了就休息

生活中不少人即便身体已经发出疲惫的信号,比如头晕、腰酸、注意力不集中等,还是硬撑着继续做事。但长期硬撑会让身体处于过度消耗的状态,增加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

其实累了就及时休息是对身体的保护。可以选择趴在桌子上小睡10-15分钟,或者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也可以简单地拉伸一下身体。短暂的休息能让身体快速恢复能量,提高后续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同时减少疾病的发生几率。

4.不每天洗头

有的人头发特别容易油,哪怕隔天一洗看着也是很油的样子,于是有不少人就改为一天一洗,结果越洗越油。其实频繁洗头会破坏头皮表面的油脂平衡,洗掉头皮分泌的天然保护油脂,导致头皮干燥、瘙痒、敏感,还可能让头发变得干枯、毛躁、易断裂。

而根据自己的发质确定洗头频率才是正确的做法。油性发质可以2-3天洗一次,中性发质3-4天洗一次,干性发质4-5天洗一次。这样既能保持头发和头皮的清洁,又能保护头皮的油脂平衡,让头皮和头发保持健康状态。

5.做饭喜欢清蒸和水煮

有些人做饭时喜欢把食材进行复杂的烹饪,比如油炸、红烧、爆炒等,觉得这样做出来的菜更美味。但过度烹饪会破坏食材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还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比如油炸过程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增加肥胖、高血脂等疾病的风险。

做饭时偷懒,多选择清蒸、水煮、凉拌等简单的烹饪方式,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的营养成分。而且这些烹饪方式制作过程简单,还能减少油脂的摄入,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让身体摄入更健康的营养。

6.懒得久坐

长期久坐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下肢水肿、静脉曲张,还会增加腰椎、颈椎的压力,引发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问题,同时也会增加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平时懒得久坐,坐一会儿了喜欢站起来走动走动,做几个简单的深蹲或扩胸运动。这样既能避免久坐带来的危害,又能活动身体,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身体的疲劳感。

7.不纠结,心态好,懒得生气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有些人会“斤斤计较”,反复纠结,让自己长期处于焦虑、愤怒、抑郁等负面情绪中,时间久了,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引发各种疾病。

而不纠结,心态好,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告诉自己“没必要为小事生气”,转移注意力。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能让身体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保持稳定,减少疾病的发生,守护心理健康。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有时候“懒”一点,反而是对自己最好的照顾。你中了几个这样的“健康懒习惯”呢?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原创出品,作者木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