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熟”,好像每个人心里都有不一样的标尺。现在常听人说,成熟就是不冲动、不感情用事——失恋了不用耗很久就能走出来,对人和事不再轻易全盘相信;工作上没了当初的冲劲,慢慢朝着“老油条”的方向挪,学会了世故圆滑。可在我看来,这些更像成熟的“表象”,甚至是我们用来掩饰内心的保护色。
我们跟着大众的认知装出“成熟”的样子,好像这样一来,真实的自己就不会被看穿。可只有自己知道,那层看似坚硬的外壳下,藏着多脆弱的内核。它撑着我们应付日常的琐碎与风浪,可一旦被某件事撞碎,那种崩溃会比想象中更可怕,甚至可能做出连自己都意外的举动。
现在的人大多顶着不小的压力,身边能真正说上话、懂自己的人又少,于是习惯把心事都埋在心底,像守着一个密不透风的盒子。可再强的人,心里的承受力也有上限啊——我们既要学着扛事,更要学会给自己找出口,把积压的情绪慢慢疏导开。
至于到底什么是成熟,我到现在也说不清楚。或许是我还不够“成熟”吧(至少在周围人眼里是这样),只能带着这份困惑,在走向成熟的路上慢慢走、慢慢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