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今年退休了三位老师,都是中级职称,没有一个是副高职称的。其实她们几个也非常优秀,还是当年的中师生。那为什么这么优秀的老师却放弃了进一步晋升职称呢?
第一:错过了评职称的最佳时机。三位老师都是老中师生,个人素质和教学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三个人都错过了评职称的最佳时机。在四十多岁的时候,没有想过去争取高级,后来想争取,已经被学校边缘化了。
老张,在四十五岁那年,做了一场大手术,之后的三四年因为身体原因,没有上课,当然也无法评职称。老李,在三十八岁那年,偷生了二胎,之后精力基本都用在了孩子身上,对教学也不太用心了。老王,自己生活很顺利,一直也很努力的争取评职称,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教师节表彰的证书,所以一直不具备评职称的资格。
用她们的话就是,评副高职称最好的时机就是四十多岁,错过了基本就评不上了。因为过了五十岁的老师,基本都被学校边缘化了,学校也不重视你了,个别老师甚至不让你教主课了,你还怎么评?只要四十多岁还评不上高级,基本上注定就评不上了。

这几位老师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比较老实本分,性格较内向,不会也不愿向上交际,甚至连自己的利益都不知道去争取。
老张,有一年全县调考她教的班级第一,连她也认为当年的市级优秀会给她,但万万没想到了给了另外一名老师。连办公室的同事都看不下去了,怂恿她去找领导,但最后她还是放弃了,她说学校已经公布了,就算去找也改变不了局面,还把另一个老师得罪了,算了吧。老王也是,在五十岁那年,完全有希望评上的,实际上她和另外一个老师的积分非常接近,只要她愿意向领导靠近,说不定就评上了,但是她说没那个习惯,不想低三下四的去求人。
大多数老师之所以不愿上公开课,不愿争取荣誉,其实都是性格决定的。凡是评不上职称的老师内心实际上都很傲娇,不愿放弃一点点尊严,更别说去巴结送礼了。

老师们不想评职称吗?当然不是,很多老师其实也清楚,自己是评不上的,既然早就预料了结果,所以早早就放弃了。
比如有的老师,普通话就不行,所以从来就不去上公开课,没有优质课的证书,怎么评职称呢?还有一些老师,教学成绩一直不突出,总是处于中等或者最后,这样各种荣誉也不可能争取到,没有荣誉怎么评呢?
教学上成绩好坏和老师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争胜心强的老师个性本身就很霸道,很强势,学生害怕成绩自然突出。另外一些老师生活中就是个不争不抢的人,教学上也是如此,永远是慢吞吞的,不喜欢逼学生,也不喜欢布置很多作业,成绩自然不可能很优秀。这些老师也清楚自己不是那些老师的对手,所以也早早放弃了职称,因为知道自己根本争不过。

所有老师都知道评职称的好处,不但荣誉加身,最重要的是工资会有大幅度的提升。所以所有老师教学的目的都很明确,就是要评职称,没有老师一开始就放弃评职称的,之所以放弃都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职称本身有名额限制,其实就算不限制,大多数老师依然评不上,评上的永远是少数。这些评不上副高的老师未必不优秀,而评上的未必很优秀,所以用职称来评价一个老师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愿天下所有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老师都能早早评上副高职称,当然,职称取消更好。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更有尊严的教学,不用为了几百元钱到处求人,丧失尊严甚至是人格。
大家对此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