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文心入画 格韵天成——王振德书画作品的独特意趣

王振德1941年4 月生于天津宝坻。现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导师,天津美协艺术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市文史馆馆员、天津

王振德 1941年4 月生于天津宝坻。现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导师,天津美协艺术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市文史馆馆员、天津美学学会顾问、天津弘一法师研究会顾问、天津湖社画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高研班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硕班特聘导师、中国国学研究会荣誉会长等。曾任天津美院中国画研究室主任、《中国书画报》总编辑、天津市社科规划艺术组组长、中央电视台《鉴宝》专家组成员等职务。他是中国当代学人画的首倡者和实践者,师承陈半丁、李智超、萧朗、孙其峰等先生。其书画创作追求诗文书画合璧和中华文化内涵。1999 年被中国美协等单位评为百杰画家。2001 年被评为新世纪中国山水画二百家。2003年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他是国家项目《齐白石全集·诗文卷》主编,也是《中国近现代书画家辞典》主编。现已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王振德》等画集8种,另有《中国画论通要》等 20 余种学术著作出版行世。

文心入画 格韵天成

王振德书画作品的独特意趣

作为中国当代“学人画”的首倡者与实践者,王振德的书画作品从不是单纯的笔墨技法呈现,而是把诗文书画的文化底蕴、人生阅历的思考感悟都融在纸墨间,不管是山水还是花鸟,都透着一股别家少有的“文气”,既见传统功力,又有自己的思想温度,在当代画坛里格外鲜明。

他的花鸟画题材特别丰富,却每一幅都有明确的意涵,不是随便涂绘物象。早年他下过苦功临习历代名家,从宋人的精致小品到明代林良、吕纪的工写结合,再到清代李复堂、华新罗的灵动,还有吴昌硕、齐白石的意趣,都吃透了精髓,所以画《白描花鸟》时线条劲挺又灵活,画《玉兰山鹊》《国色天香》时,花瓣的层次、鸟儿的神态,都带着古典花鸟的雅致劲儿,传统功底一看便知。但他不满足于仿古,更爱从生活里找灵感,写生的《水仙》清灵、《藤萝》缠绕有生机、《腊梅》枝干苍劲、《菊花》带着霜气,每一笔都能让人感受到花草真实的生长状态,鲜活又自然。更特别的是他那些“有话说”的作品,比如《大吉利图》《吉庆丰收》是借物象传吉祥,《榴实奉亲》《望燕思母》藏着对家人的牵挂,《世世清白图》《有为结果图》更是把“做人要清白、做事要务实”的道理画了进去,连古砖拓片上他都能补画几笔,让老物件和新笔墨对话,满是学人的巧思。

山水画上,他同样把“文心”藏在丘壑里,不是只追求奇峰怪石的视觉冲击,而是讲究意境的营造和文化的呼应。他的山水里能看到传统的笔墨法度,皴擦点染都有来路,比如有些作品带着“元四家”的淡远,有些又有明清山水的苍润,但他会把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对生活的理解加进去——画江南水乡时,水色的朦胧、屋舍的雅致,透着平和的生活气息;画北方山水时,山石的厚重、林木的挺拔,又有一股子硬朗劲儿。而且他常爱在画上题诗,诗句和画面呼应,比如画秋山就题上“秋高气爽千山秀”,让观者既能看画的笔墨,又能品诗的意境,真正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也是他“诗文书画合璧”追求的最好体现。

不管是花鸟还是山水,王振德的作品最打动人的,是那份“不浮躁”的学人气质。他不追时下的潮流,不玩炫技的花样,只是安安静静地把自己的学识、修养、心境都融进笔墨里,让每一幅画都有故事、有思想、有温度。这种把文化内涵和笔墨技法揉在一起的创作,让他的作品既经得起专业角度的技法推敲,也能让普通观者读出其中的情感与道理,这正是他作品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是“学人画”最珍贵的价值。

作品欣赏

《米颠拜石》

《挖耳图》

《让孩子飞起来》

《高僧图》

《双松久久》

《八鲜图》

《事事三思图》

《葫芦趣》

《大吉利图》

《喜庆丰年》

《神狐图》

《浩气》

《灵岩途中》

《千山雪霁》

《知音》

《归暮》

《灵岩途中》

《银山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