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275米“北京塔”要在运河边拔地而起,北京副中心新地标来了

运河商务区未来三年将新增约75万平方米办公空间,定位总部经济、财富管理、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等产业。核心启动区将建设一座高

运河商务区未来三年将新增约75万平方米办公空间,定位总部经济、财富管理、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等产业。核心启动区将建设一座高达275米的超高层建筑“北京塔”,成为副中心最高楼。这不仅是一座地标,也意味着副中心的商务氛围正越来越“成气候”。

一、右耳君听朋友聊天:通州这下真有“大楼味儿”了

右耳君前几天跟朋友吃饭,对方在通州上班,一边刷手机一边笑着说:“听说我们单位旁边要建个275米的‘北京塔’,以后真能在窗户边看地标了。”

通州这些年的变化,很多老北京人都看在眼里。以前一提副中心,大家想到的是新办公区和地铁,现在连摩天大楼都要来了,这275米可比国贸三期还高一点点。对于在通州生活和工作的居民来说,城市“天际线”真要变了。

二、运河商务区扩容,办公、商业都在加速

按照规划,运河商务区未来三年预计将释放75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公司总部、金融机构和创新企业,会把办公点设在通州,不用再每天往返东三环或金融街。对周边居民来说,上班通勤距离更近,生活圈也更方便。

这个商务区地理位置不一般——北靠大运河,西接长安街东端,总面积20.38平方公里。规划分成三大块:核心启动区、新城金融服务园区和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区。换句话说,从写字楼到地铁枢纽,从金融服务到数字贸易,全都在这片地里。

三、275米“北京塔”,副中心的“新高度”让人最关注的当然是这座被称为“北京塔”的新建筑。项目位于核心启动区的新光大中心三期,规划建筑高度275米,建成后将成为通州乃至副中心的最高建筑。

在右耳远闻的角度看来,这不只是“长高了”,而是城市功能更立体了。像国贸、丽泽、望京这些区域,当初也都是因为有地标楼宇,才慢慢聚起人气。未来在运河边喝咖啡、看地标,可能会成为通州人新的生活日常。

目前,运河商务区已经建成172栋楼宇,其中100米以上有33栋、200米以上有4栋。前不久刚封顶的“运河天”大楼高达249.9米,今年国庆前刚完成主体钢结构。随着“北京塔”落地,这片区域的商务气质又要再上一层。

四、交通、产业、生活都在“拼图”里除了楼越建越高,交通也在同步升级。城市副中心站正在建设中,未来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对通勤党来说,这意味着换乘地铁、城际、高铁都能在一个站里搞定,坐车去国贸、去雄安都更方便。

而在产业布局上,副中心重点发展的是金融科技、绿色金融、财富管理等新兴行业。比如,新城金融服务园区就靠着“五道口金融学院”和“中国信通院”的产业链优势,未来不少年轻人可能不用挤进中关村,就能在通州找到研发类工作。

结语

右耳君觉得,通州的发展节奏确实快,从地铁通到CBD外溢,到现在的“275米新地标”,这几年一步一个脚印。城市副中心不再只是一个规划蓝图,而是越来越多北京人能感受到的生活现实。

你怎么看?如果未来副中心真的成了新的“打卡区”,你会想在那儿工作还是生活?右耳君挺想听听你的想法。

作者:右耳远闻(本文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为背景,数据来源于“北京发布”等公开资料,不含虚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