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造谣,最多只是夸张。
这事儿发生在第二十六回,宝玉去跟薛蟠喝酒,醉醺醺地回来,宝钗也走进来取笑:“偏了我们新鲜东西了。”两人吃茶说闲话。

宝钗为什么要来找宝玉?暗怀情愫、身不由己,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宝钗素知哥哥薛蟠不靠谱,宝玉又娇惯,他们一起喝酒,万一把宝玉灌多了、喝坏了,岂不是薛蟠的责任?薛蟠就曾十分愤怒:“难道宝玉是天王?他父亲打他一顿,一家子定要闹几天。那一回为他不好,姨爹打了他两下子,过后老太太不知怎么知道了,说是珍大哥哥治的,好好的叫了去骂了一顿。”这已经是惯例了。宝钗为人周到,出于对哥哥的关心,也足可以让她来探望宝玉了。

这时候到底有多晚,有没有到“三更半夜”的程度?我们来对比一下。和宝玉宝钗吃茶闲谈同时的,是黛玉也来看宝玉:“刚到了沁芳桥,只见各色水禽都在池中浴水,也认不出名色来,但见一个个文彩炫耀,好看异常,因而站住看了一回。”再说是家养的水禽,也不会在人跟着自由自在地浴水吧?较远距离还能看到水禽浴水,而且不只是看个影子,能看清“文彩炫耀,好看异常”,那就证明天还没完全黑下来,哪里到“三更半夜”了?

既然不是太晚,为什么晴雯会有“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之语?唉,像晴雯这样“轻狂”、“托大”的女孩子,你真指望她言有必据吗?后文宝玉夜读,那可的确是“三更半夜”了,晴雯又是怎么说小丫头们的?“什么蹄子们!一个个黑日白夜挺尸挺不够,偶然一次睡迟了些,就装出这腔调来了。再这样,我拿针戳你们两下子!”她可不抱怨“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了。

抱怨宝钗,不是宝钗真的来得晚,也不是真的影响了她睡觉,而只是因为“晴雯和碧痕正拌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那晴雯正把气移到宝钗身上”,是自己不高兴、就迁怒于人。也不是针对宝钗的,如果是黛玉来了,她也照样抱怨;如果是迎探惜三春甚至贾母王夫人来了,她也不会口下留情。也不是因为天晚,如果早晨来了,她又会嫌“大早晨来坐着,叫我们不能睡懒觉”;如果中午来了,她也会嫌“大中午来坐着,叫我们不能消停吃饭”。晴雯喛,她抱怨人,还需要别人真的犯了错吗?

至于说“三更半夜”来找宝玉,不是宝钗,倒是黛玉真的半夜三更来找宝玉呢。第八回在薛姨妈家吃了晚饭,宝黛两人一起回来,回来了各自回房,转头间“一时黛玉来了”。来了干什么?只看了一眼门斗上贴的字,哄宝玉“个个都好,怎么写的这么好了?明儿也替我写一个匾。”然后连茶都不吃,转身就走了。来得突然,走得也突然。

为什么要忽来忽去?当然是因为宝玉喝多了酒,黛玉不放心,过来看一眼。看到宝玉无事,她就赶快回房,不影响宝玉休息。这是对爱人特有的体贴。
这次晴雯抱怨黛玉了吗?并没有。当然是因为黛玉走得快,可又何尝不是因为晴雯看到了宝玉特意给她的豆腐皮包子(虽然被李嬷嬷吃了去。但晴雯可以不计较。李嬷嬷怎么能比宝玉的心意重要?),心里开心。

一开心,就不计较“三更半夜”不“三更半夜”了。晴雯这个“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女孩子的特出形象,就这么跃然纸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