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副作用也有好的?西地那非的意外、降压药的生发、二甲双胍的毒性

大家好,安医生这篇文章主要来分析:细数3种医药史上弄拙成巧的乌龙药。大家可能想不到,我们现在熟知的一些“特效药”,诞生之

大家好,安医生这篇文章主要来分析:细数3种医药史上弄拙成巧的乌龙药。

大家可能想不到,我们现在熟知的一些“特效药”,诞生之初其实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品。

本想治心脏的,结果却在别的方面火了,本来是降血压的,最后却用来生发,甚至还有一种最早是被当成毒药。

这些神奇药物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离奇的故事?

蓝色小药丸的诞生

20世纪80年代,大名鼎鼎的辉瑞制药公司研究一种代号叫UK-92480的新药。

他们原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用这个药来扩张心血管,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结果一期临床试验的数据一出来,整个团队都惊讶不已。

药的安全性倒是没的说,吃下去很安全,但关键,它对降血压,缓解心绞痛这些正事基本上一点用都没有。

眼看着几百万美元的研发经费就要打水漂,项目组的人个个垂头丧气,就在他们去回收发给志愿者的试验药物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

很多四五十岁的男志愿者,不仅不情愿把剩下的药还回来,还悄悄问研究人员,能不能再给他们来点儿,研究人员一头雾水,心想这没用的药要它干什么?

仔细一打听,这才搞明白,原来这药虽然对心脏没效果,但它有个特别神奇的副作用,就是能让男性的某个关键部位重新焕发活力。

这个意外的发现让辉瑞的研究人员立马来了精神,他们搞明白了,这药虽然没能成功扩张心脏的血管,但它歪打正着,把别的地方的血管给扩张了。

于是辉瑞果断调转枪头,把这款差点被扔进垃圾桶的药包装成了后来的伟哥,也就是西地那非,结果火遍了全世界。

更有意思的,后来人们还发现,西地那非的另一个副作用是能放松肺部的血管。

所以在2009年,它又被美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来治疗肺动脉高压这种病。

一个本该失败的药,不但起死回生,还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市场。

这种事情在医药圈里还真不是独一份,下面要说的这个药,也是靠着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帮助了无数人。

生发神水的传奇

时间回到20世纪50年代,那时候的普强公司正在研究一个难题,就是怎么治好胃溃疡。

他们花了很多钱,合成了一大堆新化合物,挨个试验,结果发现这些东西对治胃溃疡一点用都没有。

就在大家快要放弃的时候,团队里的一个人发现,其中一个叫哌嘧啶2胺的化合物,在给狗做实验的时候,表现出了超强的血管扩张能力。

这个发现总算没让之前的努力白费,既然能扩张血管,那用来降血压应该很管用,于是这个化合物换了个名字叫米诺地尔,作为一种口服降压药上市了。

可是药才卖了没多久,客服电话就被打爆了,很多患者都在投诉,说这药有个奇怪的问题,吃了之后身上会长出很多不该长的毛发,搞得他们非常郁闷。

这个多毛的副作用,在当时被当成了一个大麻烦,但普强公司的研发人员脑子转得快。

他们想既然口服会让全身长毛,那把它做成外用的,只涂在头顶上,不就能用来治疗脱发了吗?

这个想法简直是天才,我们现在都知道了,米诺地尔涂在头皮上,能增加局部的血液供应,给毛囊送去更多营养,头发自然就长出来了。

最终在1988年,米诺地尔的外用生发产品被FDA正式批准上市。

除了以上两种,但要说出身最离奇的,还得是接下来这个,因为一开始它竟然是被当成毒药来看的。

降糖一哥逆袭之路

1891年有人把一种叫山羊豆的植物引进到美国当饲料,想给牛羊催奶。

结果很多吃了这种豆子的牲口,开始莫名其妙地抽搐,倒地,甚至死掉,后来人们才搞清楚,这豆子有毒,科学家们就好奇了,这豆子到底为什么有毒?

1914年一个法国科学家从豆子里提取出一种叫山羊豆碱的东西,打到兔子身上,发现兔子很快就因为血糖过低而死了。

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它和降血糖有关,只不过当时是作为一种毒性来记录的。

到了1921年,一个德国科学家在此基础上,合成出了二甲双胍,并证明它的降糖效果很好,而且毒性是同类里最小的。

按理说,二甲双胍这下该出名了吧?可惜它的运气实在太差了,就在几年前,胰岛素被发现,还拿了个诺贝尔奖,风头一时无两。

所以根本没人关注二甲双胍,直到1949年,菲律宾有位医生到处宣传,说他发现了一种神药,能治流感和疟疾,就是有点副作用,会让病人血糖降低,这个药就是二甲双胍。

后来法国的一位医生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治流感纯属瞎说,但降血糖的副作用却是真的。

而且当时医学界也发现,大多数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不是缺胰岛素,而是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了。

二甲双胍正好能解决这个问题,如今它已经成了全世界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

有意思的是,现在很多研究发现,它在抗衰老,抗肿瘤方面似乎也有潜力。

这几个药故事听起来都充满了巧合和运气,但仔细想想,这些偶然背后,其实也有必然。

实际上,副作用这个词本身就是相对的,一个药用在这个病上,某个效果是多余的,叫副作用,但用在另一个病上,这个效果可能正好就是大家想要的主作用。

就像西地那非,治心绞痛是它的功能,让男性勃起是副作用,如果反过来呢?那功能和副作用自然也不一样了。

而且当时如果辉瑞的研究人员要是没把志愿者奇怪的要求当回事,米诺地尔的研发团队要是把患者的抱怨当成骚扰电话,那这些药物可能就不会有接下来的发展。

正是因为他们对每一个不正常的现象都保持了好奇心和严谨的态度,才抓住了这些一闪而过的机会。

所以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以为是巧合,甚至有点传奇的色彩,其实背后也有着无数人在付出努力。

结语:

安医生私以为,这些神药的诞生听起来巧合,其实一点也不巧,每一次歪打正着的背后,都是无数次失败的尝试和科研人员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的坚持。

所谓的意外惊喜,不过是给那些准备充分,永不放弃的人的一份特殊奖励罢了。

大家如何看呢?

信源

中国山东网2024-12-11 带你了解西药药效和副作用

全球医生组织2024-06-27 药物副作用不总是毒性或坏事,也有意想不到的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