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艺迪惊险逆转,张本美和暴露短板,技术迭代逼出新打法
桥本帆乃香这次又输给韩国选手朱芊曦,她以前靠削球打法赢过很多比赛,现在却连续失败,对手已经摸透她的战术套路,发球抢攻变线很快,反手衔接也加快速度,桥本帆乃香还是用老一套的旋转和落点变化,根本挡不住进攻,这说明只依靠一种打法现在已经行不通了。

杜凯琹与德国选手温特交手,开局阶段打得顺手,后面突然崩盘,决胜局被连续拿下四局,关键分全凭手感支撑,缺乏战术保障,温特运用反手反撕配合台内拧拉技术,在多拍相持中压制住杜凯琹的节奏,这并非运气因素,而是平时训练缺少应对变化的能力,非主力球员遇到硬仗就容易暴露短板。

陈煜再次输给申裕斌,上个月就曾败给申裕斌,这次又失利,申裕斌的正手半出台和反手快撕技术越来越稳定,陈煜在没有孙颖莎和王曼昱陪伴的情况下压力减轻,反而表现更差,陈煜对韩国选手这种高密度衔接的打法缺乏应对手段,这说明国乒年轻队员对其他亚洲队伍的技术进步认识不足。

王艺迪和张本美和的比赛最让人紧张,王艺迪先拿下三局优势,之后差点被对手翻盘,最后能赢下来,靠的是用脑子打球,王艺迪有意打一些长球、减少来回拍数,让张本美和不断失误,张本美和连续三局反手击球都出界,明显对这种慢速高弧线的打法不适应,日本年轻选手太习惯主动进攻,一旦节奏被别人控制,就容易自乱阵脚。

削球打法如今确实难以为继,桥本选手和伊藤美诚选手都面临相同困境,对手加快节奏、改变旋转方式时,削球手就难以招架,当前全球选手普遍采用反胶快攻打法,发球变化多端且没有明显短板,过去认为削球能克制进攻型打法,现在看来这种想法存在偏差。

韩国选手申裕斌和朱芊曦双双打进四强,这结果并非偶然,她们从小接受高强度对抗训练,经常模拟五局四胜的赛制,反手连续进攻能力和正手追身球技术都明显超过欧洲同年龄段选手,王艺迪接下来将对阵朱芊曦,这场比赛不仅是两位选手之间的较量,更代表着中韩两国乒乓球训练体系的直接对话。
国乒这边还没完全反应过来,日本队那边早就组织了一个AI研究小组,专门用来破解削球打法,这次四强赛里面,日乒选手一个都没打进,也没有人依靠单一的打法成功突围,技术风格越来越相似,以后比拼的就不再是某一项技术有多精,而是看谁的手段更丰富、变化更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