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啊,有个事儿可能不少人都听说了,就是咱们中国空军的歼-16战斗机,在咱们国家近海那块儿,成功盯上了两架外国的隐身战斗机,还把它们给赶走了。这事儿一传出来,在全球军事那圈子里可就炸开锅了。西方那边反应特别大,美国以前当过飞行员的人,还有台湾那边研究军事的学者,都一块儿嚷嚷着说:“这事儿不是真的!”
我们再简单回顾一下。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这件事儿的时候,飞行员李超回忆说:对方战机“意图明确,挑衅意味浓厚”,直接朝中国的战机逼近,距离中国领海仅一步之遥。李超驾驶歼-16果断出击,通过高难度的桶滚机动,倒飞至对方战机上方,两机的座舱盖距离仅10至15米,最终成功锁定两架敌机,迫使其撤离。虽然没有明确点名,但外界普遍推测,这批“从未再次出现”的战机就是美国空军的“猛禽”战斗机F-22。

美国前飞行员和台湾军事学者不相信是真的,有情可原。因为,F-22“猛禽”作为美国空军的王牌隐身战斗机,长期被捧为“空中霸主”,那是神一样的存在。其核心优势之一就是它的矢量推力喷口所带来的超机动能力,尤其在近距离“狗斗”中堪称无敌。
西方专家普遍认为,如果歼-16的飞行员和F-22的战术水平相当,那么F-22的落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他们坚信,F-22的隐身能力、超声速巡航能力和推力矢量技术,足以让歼-16“望尘莫及”。更何况,五角大楼对事件保持沉默,既不承认丢人,也不否认事实,这让西方学者更倾向于“这是中国宣传的噱头”。
但真相可能没那么简单。歼-16虽然是第四代战机,缺乏隐身能力,但它却配备了被誉为“战斗机中最强”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和抗干扰能力远超F-22老化的雷达系统。

此外,歼-16集成了先进的数据链和电子战设备,能在视距以外锁定目标,而F-22的短板恰恰在于数据链落后,高视轴角作战受限。事件中,李超的桶滚机动展现了歼-16的灵活性和飞行员的精湛技术,10到15米的近距离倒飞更是直接打脸F-22的“狗斗无敌论”。西方专家不愿相信,或许是因为F-22的“光环”一旦破裂,美国空军的心理防线也要崩塌。
美国军方的反应耐人寻味。面对中国媒体的报道,五角大楼既不承认F-22被击退,也不否认事件的发生。这种“装聋作哑”的态度,恰恰印证了事件的真实性——承认了,等于自曝短板;否认了,又怕被更多的证据打脸。相比之下,印度在类似事件中经常矢口否认,脸皮堪称“防弹级”,而美军显然还没修炼到这等境界。
F-22的尴尬不止于此。F-22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发,科研试飞阶段就毛病不断,达不到设计指标,2005年勉强服役,当时就已经稍显落后了,再加上维护成本高,所以美空军只装备了178架,2011年就停产了。

而2000年以来,高技术发展得太快了,F-22战斗机所运用的那些技术,像能让飞机隐形的隐身技术、动力强劲的发动机技术、优化飞行性能的气动布局技术,还有探测精准的雷达技术等等,现在都在被其他技术不断赶超。反观咱们的歼-16和歼-20组成战斗机群,靠着数量多以及后来研发所具备的优势,早就已经在亚太这块地方掌握了主动权。
F-22那用来隐身的涂层,还有已经过时的电子系统,在碰到歼-16先进的雷达以及强大的电子战能力时,之前的那点优势一下子就没了。更别提中国的飞行员训练水平,近年已达到世界顶尖,足以在战术上弥补战机的代际差距。
西方专家的质疑,归根结底是一种“技术傲慢”,它们还不习惯中国的崛起。他们将F-22视为“不可战胜”的神话,却忽略了中国空军在装备和训练上的飞速发展。事件中,歼-16成功锁定并驱逐F-22,显示了中国空军的自信和实力——这不仅是一次战术胜利,更是对美国空中霸权的心理打击。

F-22的“隐身神话”早已经被现实所戳破。近年来,歼-20的崛起、俄罗斯苏-57的部署,甚至F-35的内部问题,都让F-22的地位岌岌可危。西方学者拒绝相信歼-16的胜利,就是因为他们不愿意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空军已不再是“追赶者”,而是开始不断领先。
总之,西方专家的质疑,更像是“掩耳盗铃”的心理安慰。毕竟,事实摆在眼前:当歼-16的雷达锁定F-22,当中国飞行员的座舱盖近到触手可及,美国的“空中霸主”早已黯然退场。未来,类似事件还会发生吗?答案可能让五角大楼睡不着觉——但中国空军,早已整装待发!
今天的话题就谈到这,下期再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