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军航母在南海一小时连摔两机,美媒:这是向中国发出的强烈信号

[熊猫]原本以为今年的九三阅兵,已经把中国的实力向全世界展示了,结果到现在还是有些不自量力的国家,想要挑衅中国。美国就是

[熊猫]原本以为今年的九三阅兵,已经把中国的实力向全世界展示了,结果到现在还是有些不自量力的国家,想要挑衅中国。

美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10月26日下午,美国的航母又来南海耀武扬威了,结果威风还没开始耍,就在1个小时之内,连着摔了2机,就这惨状,美媒还大言不惭的说,这是美国在向中国发出的信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美国向中国发出了什么信号?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连摔2机

一场本来想要威慑巡航的,却意外地演变成了一场手忙脚乱的窘迫表演,10月26日南海,美国海军时间最长的现役航空母舰“尼米兹”号,亲眼见证了自家一架“海鹰”直升机和一架“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机,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接二连三地栽进大海。

这场意外和与它抵达前西方防务媒体《陆军识别》所大肆渲染的“向中国发出强烈信号”的豪言壮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尼米兹”号的身份本身就充满了矛盾感,它既是美国昔日荣光的象征,又是眼下美国最需要的航母之一,这也说明了美国海军力量已经捉襟见肘。

它的履历可足够辉煌,自1975年下水以来,这艘服役了近半个世纪的巨舰,亲历了海湾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是美国全球海上霸权的具象化,按照原计划,这次部署本应是它退役前的“最后一次谢幕演出”,向世界和盟友们展示一番“老兵不死”的传奇。

可现实是它非但没能成功退役,反而成了现役最忙碌的航母之一,就在坠机事件发生前不久,它才刚刚完成一次高强度的跨战区机动,从中东的紧张局势中抽身,马不停蹄地赶到南海。

一直用老航母来透支使用的现象,再直观不过地暴露了美国那份全球战略的野心,这和他们日渐紧张的实际可用资源之间,是存在着巨大的鸿沟的,这场半小时内的连续坠机绝非偶然,它让全世界都看到了美国内里装备老化、人员疲惫和系统性失灵的斑斑锈迹。

中国军事专家张军社的分析一针见血,美军长期在南海执行高压对抗演练,这种行为本身就带着几分“做贼心虚”的意味,官兵们在这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心理和生理都承受着巨大压力。

另一位专家宋忠平则指出美军如今是力不从心,全球部署的任务过于繁重,导致基层官兵普遍存在厌战情绪,这种精神上的疲劳是任何武器都无法弥补的,再看硬件本身,“尼米兹”号近50年的舰龄已经逼近设计寿命的极限,结构疲劳、系统老化等问题是长期存在的。

“老兵不死”

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指向了美国自身的工业体系,随着工业空心化,曾经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变得脆弱,军工复合体越来越依赖外包,偷工减料和质量问题层出不穷,这从根源上就为事故埋下了很大的伏笔。

尽管美国太平洋舰队宣称所有机组人员获救,并初步将事故定性为常规飞行操作中的意外,排除了“敌对行动”,就连特朗普也出来发声,否定了所谓的“阴谋论”,推测可能与劣质燃料有关。

但这些轻描淡写的说辞,都无法掩盖事故背后暴露出的航母管理松懈、指挥体系存在漏洞等一系列系统性顽疾。

面对这次丢人现眼的失败,美国的反应呈现出典型的认知失调,一方面是条件反射式地制造外部敌人,试图“甩锅”中国,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自身实力今非昔比的尴尬现实。

事故发生后,一些西方媒体立刻开始编造逻辑,宣称是“中国军事威胁导致美军压力增大”才引发了事故,这种论调简直荒谬可笑。

还在执迷不悟

美军航母气势汹汹地开到别人家门口,本就是为了应对所谓的“威胁”,结果还没等对方出手,自己就“未战先倒”,反过来却怪对手气场太强,这除了沦为国际笑柄,还能证明什么呢?

更讽刺的是中国外交部的表态,当中国表示出于人道主义,愿意为美方打捞飞机提供帮助的时候,这句看似客气的话实则充满了“杀伤力”。

它不动声色地点出了几个事实,这两架飞机总价值约1.1亿美元的直接损失,对谁都不是小数目,南海水深流急,远程打捞的技术难度极高,美军未必能轻松搞定,最关键的是曾经需要仰视美国的中国,如今已经能以帮助者的姿态,从容地看待美军在自家门前的窘迫。

这种地区影响力上的此消彼长,不言而喻,坠机本身对庞大的美国军事霸权而言,或许只是小毛病,但它所揭示的心态问题才是真正的要害,美国似乎仍沉醉在过去的旧梦里,拒绝接受现实。

他们依旧偏执地认为只要航母开过来,就能“吓得他一下就怂了”,美国完全没意识到中美两国的实力对比早已“今非昔比”,“尼米兹”号在南海的这场意外不仅仅是一位“老兵”的“晚节不保”,它更像是为美国固守的霸权旧梦敲响了一记沉重警钟。

这艘老航母是他们矛盾身份、衰败现实和错乱心态的集中爆发,让我们得以窥见美国当前战略困境的全貌,如果美国不能从天下无敌的幻梦中清醒过来,就要及时调整他们的全球战略和对华心态,那么下一次在南海中上演的恐怕就将是比坠机更加难堪的失败。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