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困兽犹斗的绝地反击,还是强弩之末的无谓挣扎?当俄军对红军城、米尔诺格勒乌军的 “最后通牒” 到期,这场生死较量已进入白热化 ——焦土之上,所有问号都化作了血淋淋的现实。

10 月 27 日前必须撤离,否则将面临 “毁灭性打击”。然而,自25日俄军“最后通牒”发布以来,大规模集体投降的场景并未出现,仅有零星几名乌军士兵在靠近俄军锋线的树林里放下武器。绝大多数乌军选择拒绝投降,如同绝境中的孤狼,钻进红军城煤矿纵横交错的地下巷道,誓要与阵地共存亡。
面对这近乎悲壮的负隅顽抗,俄军迅速调整战术,由“围三阙一”转为全面合围,切断交通线,摧毁补给线,将包围圈逐步缩小,把袋口一点点扎紧。敢死队利用市区狭窄地形隐藏自己,伺机发起攻击,同时空天军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10月28日,俄军对红军城乌军发起最后攻击,猛攻红军城北部的工厂区,在季米特洛夫东部夺取了“卡皮塔尔纳”煤矿的第三个通风井,并炸毁全部地面通风井,让躲在地下巷道的乌军陷入缺氧困境。同时,俄军封锁多个矿井出口,派出无人机搜索隐蔽出口,防止乌军突围或偷袭。

再看乌军这边,早已进退失据。尽管驻守红军城和米尔诺格勒仍驻有约1至2万的兵力,却严重缺乏弹药与补给,难以组织有效防御,更别说对进攻的俄军构成实质性威胁。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下令坚守待援,怎奈“亚速营”等部队拒不执行,前线士气低落,内部裂痕加剧。更讽刺的是,27日,乌军一辆T-72EA坦克从红军城西郊冲出,竟同时遭到俄乌双方FPV无人机的锁定追杀,最终被炸成废铁,8名试图逃亡的外国雇佣兵尽数毙命。这哪是什么突围?分明是困兽撞向自己人布的网——前有俄军的炮口,后有督战的枪口,更揭开了乌军内部纪律瓦解、指挥失灵的残酷真相。
从当前局势来看,乌军处境已岌岌可危。躲进地下矿井巷道的乌军残部,形同瓮中之鳖,等待他们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放下武器投降,要么在黑暗与缺氧中慢慢耗尽最后一口气息。一旦红军城失守,乌克兰必将陷入更大的国家震荡 —— 前线士气或将彻底崩塌,西方盟友支持的意愿与力度也将打上问号。反观俄罗斯,精准的军事打击配上心理慑压,正一点点消磨乌军的作战意志,胜利的天平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其倾斜。

这场战争,从来不止是肉体的拼杀,更是心理的煎熬与较量。每一次炮火轰鸣,都伴随着生命的消逝;每一寸阵地争夺,都浸透着鲜血与泪水。但是,打到现在,不管是身处战场的将士,还是幕后博弈的各方势力,还能停得下来吗?又或,只有见到最后的结果,这场战争才能停息、大家才肯坐到谈判桌前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