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警惕冠状动脉“抽筋”带来的沉默危机!

提到“抽筋”,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腿抽筋——受凉、缺钙时突然发作,疼得不敢动。但你知道吗?我们的心脏血管也可能“抽筋”

提到“抽筋”,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腿抽筋——受凉、缺钙时突然发作,疼得不敢动。但你知道吗?我们的心脏血管也可能“抽筋”,而且这种“抽筋”比腿抽筋危险得多,它就是冠状动脉痉挛(CAS),堪称藏在胸口的“沉默杀手”,很多人因为忽视它,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机会。今天就带大家全面了解这种疾病,早识风险、早护心脏。

一、先搞懂:心脏血管为什么会“抽筋”?有什么症状?

CAS指的是行走于心脏表面的冠状动脉主干或其较大分支,发生一过性的血管收缩,就像肌肉突然“紧绷”一样。它被认为是变异型心绞痛的病因和机制。

CAS有两种表现:一是没明显不适但心脏肌肉已缺血(无症状心肌缺血),二是胸痛。胸痛有这些特点:持续时间可能比劳力性心绞痛(如干活、运动时心脏耗氧多引发的胸痛)长,多在胸骨下,还可能传到颈部、下颌或左肩,吃硝酸酯类药物能缓解。

胸痛发作时常伴随心跳节奏乱(心律失常);若同时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脏上下部分电信号传不过去),可能会晕倒(晕厥)。这些情况多在休息时出现,尤其午夜0点到清晨8点。清晨轻微活动(如慢走)可能诱发胸痛,但白天就算运动重点也不易诱发,推测这与自主神经(管心跳、呼吸等无需主动控制的神经)活跃程度变化有关。

二、靠这些检查,精准识别血管“抽筋”

光靠症状判断不够准确,想要确诊冠状动脉痉挛,还需要借助专业检查。以下这些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手段:

01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

记录发作时心电图是诊断CAS的重要依据,若不能捕捉到发作,应进行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记录。

02心电图运动试验

疑似CAS的患者在病情稳定的前提下,应尽可能进行心电图运动试验。CAS患者心电图运动试验的特点是,缺血性ST-T改变常在运动之后的恢复期而不是运动过程中出现,且清晨易诱发缺血,而午后不易诱发。

03创伤性药物激发试验

主要应用于临床症状表现为静息状态下发作胸闷或胸痛而怀疑CAS的患者,可以提高CAS的检出率。

三、确诊后怎么治?分阶段应对是关键

一旦确诊冠状动脉痉挛,规范治疗能有效降低心梗、猝死等风险,治疗主要分为急性发作期、稳定期,必要时配合非药物治疗:

01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总体原则是迅速缓解持续性CAS状态,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1、硝酸酯类药物:硝酸甘油首选舌下含服,若连续使用2次仍不能缓解,应尽快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2、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是预防和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阻止钙离子细胞内流使平滑肌细胞舒张。

3、镇静镇痛药物:镇静镇痛药物可以缓解紧张情绪、降低心肌耗氧量以缓解心绞痛,但需慎用吗啡等阿片类药物,以防诱发或加重痉挛。

4、抗血小板药物:持续性痉挛多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应尽早启动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02稳定期治疗

对于诊断明确的CAS,均应坚持长期治疗,减少CAS心绞痛或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减少心血管病急性心脏事件。具体包括以下措施:

1、危险因素的控制:包括戒烟酒、控制血压、维持适当的体重,纠正糖、脂代谢紊乱,避免过度劳累和减轻精神压力等。

2、药物治疗:钙通道阻滞剂疗效明确,也是目前用得最广的药物,常见的有地尔硫卓、硝苯地平、贝尼地平。硝酸酯类药物预防CAS复发的疗效不如钙通道阻滞剂,常用于不能使用或当钙通道阻滞剂疗效不佳时与之联合。他汀类药物能明显减少CAS的发作次数,还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要根据CAS的临床类型,确定胆固醇的目标值或需要降低的幅度,并且坚持长期吃。CAS患者均应接受抗血小板治疗,长期口服阿司匹林,以防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

此外,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报道越来越多,常见的如心绞痛。麝香保心丸是治疗心绞痛常用的中成药,含人工麝香、人参提取物、人工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和冰片,具有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的功效。其中苏合香、冰片有减慢心率、解除冠状动脉痉挛的作用。

四、别忽视!血管“抽筋”的预后与应对重点

虽然从定义冠状动脉痉挛到现在已有多年,但临床中诊断CAS的频率仍然较低,这也导致部分患者错过了早期干预时机。通常来说,CAS患者的长期预后较好,但如果忽视治疗,仍可能出现反复心绞痛,甚至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严重心脏事件的风险。

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冠状动脉痉挛的症状和检查方法,更要重视确诊后的规范治疗——比如坚持用药、做好戒烟控压等基础管理,必要时联用麝香保心丸辅助缓解痉挛;同时,一旦出现“午夜至清晨胸痛”“休息时发作胸痛”等信号,别硬扛、别误判为胃病,及时就医检查才是关键。

参考文献

[1]Matta A, Bouisset F, Lhermusier T, et al. Coronary Artery Spasm: New Insights. J Interv Cardiol. 2020 May 14;2020:5894586.

[2]Yasue H, Mizuno Y, Harada E. Coronary artery spasm - Clinical features,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Proc Jpn Acad Ser B Phys Biol Sci. 2019;95(2):53-66.

[3]Nguyen TH, Ong GJ, Girolamo OC, et al. Angina due to coronary artery spasm (variant angina): diagnosis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Expert Rev Cardiovasc Ther. 2021 Oct;19(10):917-927.

[4]刘刚,邹焕学,王群群,等.麝香保心丸治疗变异型心绞痛68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11):896-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