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在10月1日正式启动新签证计划,在普通签证类别中新增K字签证,发给从境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毕业,并获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学士学位及以上)的外国留学生。目前新签证的申请资格已大致确定,只是具体细则还没有公布。而这个计划一出来,立即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也引起国内的激烈讨论,全球异口同声夸这个政策,尤其是印度人。
中国快速发展阶段,确实急需大量优秀人才,不过在细则出来前,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人才,最关键的是要配套好K签证的执行规则,以最为有利于我国引入急需的人才为要。这里我们可以简单谈一下美国H-1B签证政策的经验教训,虽然两种签证不同,但可以作为一些参考。印度人是如何利用H-1B签证漏洞,行成“链式移民”的?
首先,签证申请垄断和人海战术。印度中介公司通过批量包装低技能申请人,占据美国H-1B申请池70%以上份额,迫使美国移民局采用随机抽签制,但印度人仍因基数优势获得82%的获批名额。
其次,企业与中介共谋剥削模式。先是假人才输入,印度IT公司培训基础技术人员6个月,印度文凭造假是重灾区级别,伪造简历并通过贿赂美国官员获取签证;然后是,薪资套利。获H-1B签者将工资的30%-50%返还给中介。还有工作外包,持签证者将任务转包给印度本土公司,自身仅充当“二道贩子”。美国重要领域很多出问题的,都跟印度“外包公司”脱不了干系。
然后印度人就是家族链式扩张,通过亲属移民和社区网络。主申请人通过H-1B获得绿卡后,为配偶、子女申请F2签证,为父母申请L类签证赴美,一大家子都到了美国,多个印度家庭快速形成一个社区。更有甚者,大企业中的印度裔高管制定倾向性招聘政策,通过同乡会推荐形成印度人就业闭环。
最后就是全领域渗透,有不少印度裔甚至进入了美国核心政治圈。比如上届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去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妮基·黑利,特朗普时期也有大量印度裔官员进入权力核心圈,比如FBI首位印度裔局长卡什·帕特尔。在科技方面,谷歌、微软等多家美国科技公司高管均为印度裔,基础教育领域,弗里斯学区72%优秀毕业生为印度裔,印度人同时还进行宗教文化输出实现全面占领。所以这种模式已引发美国政策反弹,特朗普计划取消抽签制、对每份H-1B申请征收10万美元费用以遏制印度人滥用,但似乎已经有点晚了。近些年,美国、加拿大、英国等民众都曾热烈讨论,要求严控印度人的移民办理,但疯狂的印度移民潮,已经抵挡不住了,这些人甚至已经到了能影响政策的程度,4月加拿大联邦选举中,几乎主要政党的候选人都是印度裔代表。
(加拿大某海滩)
说了这么多,就是要吸取美国引入留学生的H-1B签证教训。我国的K签政策要注重细则执行到位。希望咱们国家一定会严管严控,不给一些并非真才实学的外国人钻空子的机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