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国内需求持续疲软和当局打击工业产能过剩的运动抑制了产出,中国经济在八月份放缓加深,一系列关键指标未达预期。
国家统计局周一(9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个月零售额同比增长3.4%,低于路透社经济学家意见调查预期的3.9%增长率,也较七月份3.7%的增长率放缓。
根据LSEG的数据,八月份工业产出增长率放缓至5.2%,创下2024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七月份还为5.7%。经济学家此前预计八月份的数据将与七月持平。
今年迄今的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0.5%,远低于经济学家预测的1.4%增长率,较一月至七月期间1.6%的平均增速大幅放缓。
政府数据显示,在该领域,房地产投资的收缩恶化,前八个月下降了12.9%。制造业和公用事业部门(包括电力、燃料和水供应)的投资分别同比增长5.1%和18.8%。
智库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中国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张宇涵表示,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由国有企业支撑,私营部门的投资较去年同期收缩。
他补充说,制造业投资总体上出现了“温和且不均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政策驱动的基础设施、高科技和工业升级的国家投资,而房地产活动仍然疲软。

中国工业产出、零售和投资额趋势图
中国八月份的城镇失业率为5.3%,较上月的5.2%小幅上升。统计局将失业率上升归因于毕业季。
统计局在英文新闻稿中表示:“我们应该意识到,外部环境存在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国家经济发展仍面临多重风险和挑战。要全面落实宏观政策,着力保就业、企业保市场......稳中预期,深化改革开放和创新,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八月份不包括汽车消费的零售额同比增长3.7%。农村地区的消费八月份同比增长了4.6%,增速超过了城市的消费增长,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付令辉在发布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很难判断消费者通胀是否已经达到拐点,同时预计消费者价格将保持波动。
中国上个月消费者价格指数降幅超过预期 ,同比下降0.4%,而生产者价格通货紧缩已连续第三年持续。
傅承认“输入性通胀”存在不确定性——进口商品价格可能会因人民币贬值、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关税率上升等原因而上涨。他还指出,针对过度竞争的“反内卷”政策和制造商的价格战最终将蔓延到消费者价格。
在八月份增幅最大的品类中,黄金、白银和珠宝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6.8%,体育和娱乐产品增长16.9%,家具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8.6%。
消费量最落后的是石油,以及烟草和酒精相关产品。
张宇涵指出,服务消费势头强劲,以旅游、休闲和交通为首,标志着支出逐渐转向服务业。
周一高盛中国经济学家王立生在一份报告中表示,零售额增长放缓主要是由于对家电和电子产品的需求疲软,因为当局对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的政策已经开始消退。
王预计,由于“不利的基数效应”,消费增长将从九月份开始“更有意义地”放缓,并强调未来几个季度有必要“渐进式和有针对性的宽松”。

大陆A股沪深300指数在中国经济数据公布后上涨近1%。
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张志伟表示,“(经济)放缓对市场来说并不意外”,因为投资者已经预计第三季度增长将减弱,此前出口的提振和当局的财政支持都消退了。
张志伟补充说,北京的财政政策可能会“在边际上更具支持性”,但不太可能推出大规模刺激计划,除非北京认为经济有无法实现 5% 增长目标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