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WD - 货运代理(Forwarder):指接受货主委托,负责安排货物运输全流程的机构,区别于原文“货代提单(HBL)”的“货代”,此处特指机构身份,如“联系FWD确认舱位”。
ETA - 预计到港时间(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原文虽提及,但补充使用场景——多用于向客户同步货物到港进度,如“ETA上海港为5月10日”。
ETD - 预计离港时间(Estimated Time of Departure):原文提及,补充延伸——除了“ETD汉堡港”,还可用于空运,如“ETD北京机场为5月5日”。
POD - 目的港(Port of Destination):区别于原文“POR(目的港)”,补充细节——POD更侧重“最终交付的港口”,如“POD为深圳盐田港,而非广州南沙港”。
POL - 起运港(Port of Loading):原文未提及,核心用途——用于确认货物出发港口,如“POL为宁波舟山港,需提前3天进仓”。
CONS - 收货人(Consignee):指货物的最终接收方,常用于提单、装箱单标注,如“CONS信息需与清关文件一致”。
SHIPPER - 发货人(Shipper):原文未提及,对应“收货人”,是货物运输的发起方,如“SHIPPER需提供营业执照副本用于报关”。
B. 贸易条款与结算CIP - 运费、保险费付至(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原文未提及,属于INCOTERMS 2020条款,卖方负责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并投保,风险在货物交付承运人时转移,如“CIP纽约,保险保额为货值的110%”。
CPT - 运费付至(Carriage Paid To):原文未提及,与CIP的区别是“不包含保险”,卖方仅负责运输费用,风险转移节点同CIP,如“CPT鹿特丹,运费已包含在报价内”。
DAT - 目的地交货(Delivered at Terminal):原文未提及,INCOTERMS条款之一,卖方需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的“码头/仓库”并卸货,风险在卸货后转移,如“DAT汉堡集装箱码头,卖方负责卸货费用”。
DDP - 完税后交货(Delivered Duty Paid):原文提及,补充细节——DDP是卖方责任最重的条款,需承担全程费用(含进口关税、清关费),如“DDP洛杉矶,报价已包含美国进口关税”。
T/T - 电汇(Telegraphic Transfer):原文未提及,最常用的结算方式之一,分为“前T/T(预付款)”和“后T/T(货到付款)”,如“30% T/T预付款,70% T/T见提单副本支付”。
L/C -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原文未提及,银行担保的结算方式,买方通过银行开立信用证,卖方凭符合条款的单据收款,如“开立不可撤销即期L/C,有效期至6月30日”。
D/P - 付款交单(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原文未提及,托收方式之一,卖方将单据交至银行,买方付款后才能取得单据提货,如“D/P 30天,买方需在见单后30天内付款”。
C. 单证与清关CI - 商业发票(Commercial Invoice):原文“INV(发票)”的细分类型,是清关、付汇的核心单据,需注明货值、品名、贸易条款等,如“CI需由SHIPPER盖章,金额与报关单一致”。
PL - 装箱单(Packing List):原文提及,补充细节——需包含“箱号、毛重、净重、包装尺寸”,如“PL中每个箱子的毛重不得超过20kg”。
B/L - 提单(Bill of Lading):原文提及,补充分类——除了MBL(船东单)、HBL(货代单),还有“电放提单(Telex Release B/L)”,如“客户要求出电放B/L,无需正本邮寄”。
CO - 原产地证(Certificate of Origin):原文“COO”的常用缩写,分为“一般原产地证(CO)”和“普惠制原产地证(FORM A)”,如“出口欧盟需办理FORM A,可享受关税优惠”。
CIQ -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China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原文未提及,指货物出口前需完成的检验检疫流程,如“食品出口需先取得CIQ证书”。
HS - 商品编码(Harmonized System Code):原文未提及,全球统一的商品分类编码,共10位,用于确定关税税率、监管条件,如“该产品HS编码为9403.1000.00,关税税率5%”。
D. 费用与附加费ORC - 原产地收货费(Origin Receiving Charge):原文未提及,类似THC(码头操作费),但仅适用于“华南地区出口至欧美”的货物,如“ORC费用为RMB 1000/20GP”。
DOC - 文件费(Document Fee):原文提及,补充场景——船公司和货代均可能收取,如“船公司DOC费为USD 50/票,货代DOC费为RMB 200/票”。
AMS - 美国舱单系统费(Automated Manifest System Fee):原文提及,补充延伸——出口至美国的货物需提前24小时申报AMS,费用通常为USD 30/票。
ISF - 进口商安全申报费(Importer Security Filing Fee):原文提及,补充细节——俗称“10+2申报”,需由进口商或其代理在货物装船前申报,费用约USD 50/票。
GRI - 综合费率上涨附加费(General Rate Increase):原文未提及,船公司因成本上涨统一征收的附加费,如“自6月1日起,所有航线GRI上调USD 200/FEU”。
SPS - 上海港口附加费(Shanghai Port Surcharge):原文未提及,仅适用于从上海港出口的货物,如“SPS费用为RMB 300/20GP”。
E. 安全与监管VGM - 核实的集装箱总重(Verified Gross Mass):原文提及,补充要求——根据IMO规定,集装箱装货后需提交VGM,否则无法装船,如“VGM误差不得超过±5%或100kg”。
SOC - 货主自备箱(Shipper's Own Container):原文提及,补充场景——货主使用自己的集装箱运输,可节省“租箱费”,但需提前告知船公司,如“SOC箱需提供箱体检验报告”。
COC - 符合性证书(Certificate of Conformity):原文“船公司集装箱”为误读,此处补充正确含义——部分国家(如肯尼亚、尼日利亚)要求货物需先取得COC才能清关,如“出口肯尼亚需办理PVOC(COC的一种)”。
ACE - 美国海关自动化商业环境(Automated Commercial Environment):原文未提及,美国海关的清关系统,所有进口至美国的货物需通过ACE申报,如“ACE申报需在货物到港前24小时完成”。
F. 组织机构与行业术语WTO -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原文未提及,负责制定全球贸易规则、解决贸易争端,如“WTO最新关税协定已正式生效”。
CCPIT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原文未提及,可出具原产地证、商事证明等单据,如“CCPIT认证的CO在多国可享受关税优惠”。
IATA -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原文未提及,制定空运规则、统一空运单据(如航空运单AWB),如“空运货物需符合IATA的危险品运输规定”。
AWB - 航空运单(Air Waybill):原文未提及,空运的核心单据,分为“主运单(MAWB)”和“分运单(HAWB)”,如“AWB号码可用于查询货物空运轨迹”。
NVOCC - 无船承运人(Non-Vessel Operating Common Carrier):原文提及,补充资质要求——需取得交通部颁发的NVOCC证书,才能签发HBL(货代提单),如“选择NVOCC时需确认其证书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