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今年考上双一流大学了吗?”这句话成了家长们在朋友圈交流时的高频询问。“双一流”这一承载着国家对高等教育迈向国际顶尖水平期望的建设工程,已然成为众多考生与家长在择校时的关键参照。
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浪潮中,一组数据备受瞩目:目前约200个非“双一流”学科点核心指标达标率≥4/5,涉及127所高校,其中18所高校的20个学科点甚至实现了100%达标。这一数据清晰地表明,众多非“双一流”高校正奋力追赶,在学科建设的道路上稳步前行,逐渐缩小与“双一流”高校的差距。
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这份榜单中表现尤为亮眼。其相关学科此前的核心指标达标率已达4/5,在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以及学科点层次等关键方面均已达标,彰显出强劲的学科发展态势。
不久前,广外迎来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其翻译教师团队成功入围第四批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这一荣誉的背后,是该团队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与卓越贡献。他们始终秉持着“翻译中国”的崇高使命,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度融入教学与科研的每一个环节。
在学术研究上,他们勇于探索,在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际交流中,他们积极作为,为众多高级别国际活动提供专业、精准的语言服务,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推动者。而这一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广外翻译教师团队专业实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广外在师资建设和学科发展方面长期耕耘的有力见证。
广外的师资整体实力同样不容小觑。这里汇聚了来自外语、经贸、法学等多个领域的众多优秀教师。
事实上,广外的整体师资实力同样亮眼。学校现有2159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140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达56.49%,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更是高达98.0%。这支覆盖外语、经贸、法学等多领域的师资队伍,在教学中能结合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以激发学生潜能;科研上则积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发表大量高质量学术论文,为学科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尽管广外目前并不在“双一流”高校之列。,从其近年来的发展态势来看,广外冲击“双一流”的潜力巨大。
在学科建设上,广外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优势显著,长期稳居全国前3,位列前2%,连续上榜软科“中国顶尖学科”;法学学科实力强劲,排名稳居全国前10%,省内第一;应用经济学学科同样表现出色,排名全国前11%,这两个学科均连续两年上榜软科“中国一流学科”。此外,广外还拥有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多个省级科研平台以及一系列高水平科研项目成果,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展望未来,随着广外持续在学科建设、师资培育、科研创新等关键领域发力,不断完善自身的短板,尤其是在团队建设方面进一步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形成更具影响力的大团队。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有望成功跻身“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行列,吸引更多考生与家长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