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轩逸经典款还在9.98万的指导价上磨蹭,卡罗拉双擎顶着12万门槛摆架子时,上汽大众突然甩出王炸——朗逸Pro限时8.88万起。这个数字像一记耳光,抽得10万级家轿市场集体耳鸣。要知道去年买台1.5L朗逸得掏12万,现在直接砍掉3.21万,这哪是降价?分明是掀桌子。

对比同级合资竞品,朗逸Pro的定价堪称“精准爆破”。日产轩逸经典终端优惠后约8.5万,但全系扭力梁后悬;卡罗拉1.5L三缸机优惠完9万出头,配置表却寒酸得像简装房。反观朗逸Pro,全系标配四轮独悬,1.5L EVOⅡ发动机热效率38%,星空版前脸甚至蹭了帕萨特的设计语言。用自主品牌的价格买德系三大件,这波操作让4S店销售都直呼“不讲武德”。
更狠的是价格锚定策略。300TSI版本10.69万的定价,正好卡在轩逸1.6L顶配和卡罗拉双擎入门版之间。消费者拿着计算器比划半天会发现:加1万就能从自吸升级到1.5T,零百加速快2秒,油耗反而降0.3L。这种“加量还减价”的玩法,让隔壁吉利星瑞的2.0T突然显得不那么香了。

底盘调校才是大众的隐形王牌。同价位自主品牌堆满液晶屏,但经过减速带时后排乘客仍会“起飞”。朗逸Pro的悬架初段柔软过滤细碎震动,后段支撑性却能扛住高速过弯,这种德系祖传的韧性,在8万级市场堪称降维打击。某自主品牌产品经理私下吐槽:“我们光后悬架成本就比他们高800块,结果消费者只认‘大众标’。”
终端市场已经用订单投票。北京某4S店透露,上市三天收订量超过去半个月总和,最畅销的9.68万六百万版要等车两周。更让竞品恐慌的是,近四成客户来自原计划购买国产车的群体——当朗逸Pro把价格杀到8万区间,很多人突然觉得“加点钱上合资”变得无比合理。

这场价格战的终极目标,恐怕是重构10万级轿车的价值坐标系。过去合资品牌守着12万红线,自主阵营在8-10万区间闷声发财。现在朗逸Pro直接把战旗插到双方阵地交界处,既抢走了轩逸的“网约车之王”宝座,又截胡了帝豪L的“家轿性价比之王”称号。某车企区域经理苦笑:“以后推新车得先问大众降不降价。”
但真正的风暴可能还在后面。参考此前朗逸新锐7.99万的清库价,这次Pro版的限时优惠很可能是为明年改款探路。当德系老将开始用自主品牌的方式打价格战,这个赛道的玩家都得重新思考生存法则——毕竟在绝对的价格优势面前,品牌情怀和配置堆砌都显得苍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