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一炷清烟绕琉璃,半日闲情寄莲心

工艺:千年传承的匠心古法琉璃,这一传承千年的工艺,有着独特的魅力。其制作工艺极为复杂,需历经几十道工序,从设计构思开始,
工艺:千年传承的匠心

古法琉璃,这一传承千年的工艺,有着独特的魅力。其制作工艺极为复杂,需历经几十道工序,从设计构思开始,匠人便倾注心血,将心中的意象转化为具体的形态。

制作时,先以耐火石膏塑造模具,接着将蜡注入模具成型,精心修整蜡模后,再用耐火材料层层包裹,形成坚固的外壳。随后加热使蜡熔化流出,留下空心模具。将琉璃原料加热至 1400 多度高温,熔化为液态后倒入模具,在高温烧制过程中,炉温需精准控制在 1000℃±5℃以内,还要设定精确的升、降温曲线,整个烧制时长可达 15 天以上。

出炉后的琉璃,需经过打磨、抛光等多道工序,才能展现出其晶莹剔透、光彩夺目的质感。而且一只模具只能烧制一件作品,无法二次使用,大型复杂作品甚至需要多次开模、烧制才能完成,低成功率使得每一件古法琉璃作品都显得弥足珍贵。这其中的每一步,都依靠匠人的双手与经验,稍有差池,便可能功亏一篑 。这不仅需要匠人具备精湛的技艺,更需要他们拥有十足的耐心与专注力,来应对每一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变数。

寓意:禅意莲花的象征

莲花,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一直承载着丰富且深刻的寓意。在佛教文化里,它是神圣的象征,传说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时,步步生莲 ,此后,莲花便与佛教紧密相连,佛像多以莲花为座,寓意着超脱尘世的烦恼与污浊,达到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代表着智慧、慈悲与超脱。对于修行者而言,他们坚信通过不断修行,心灵能如莲花绽放,摆脱尘世的束缚,抵达自由宁静的精神彼岸。

在传统文人文化中,莲花也是高洁的代表。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称赞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生动展现了莲花身处淤泥却能保持纯净高洁的特质,这也成为无数文人雅士的人生准则。他们以莲自比,即便在复杂世俗中,也坚守内心的纯净与正直,不被世俗污染,保持高尚情操与独立人格。

此外,莲花还蕴含着吉祥美好的寓意。因 “莲” 与 “和” 谐音,代表着和平、祥和;与 “连” 谐音,有连续、不断之意 。民间常见的吉祥画里,一人手持荷花,一人捧着盒子,寓意 “和合” ,象征家庭和睦、生活和谐。还有荷花、海棠、飞燕构成的 “何(荷)清海宴(燕)” 图,象征天下太平 。将莲花元素融入香插,使得香插不仅是实用器物,更成为传递美好寓意与文化内涵的载体 。

香韵:点燃生活的诗意

当夜幕降临,世界渐渐安静下来,在屋内的角落,放上一尊古法琉璃禅意莲香香插,点燃一支香。

刹那间,袅袅青烟从香插中升腾而起,如同灵动的仙子,轻盈地舞动身姿,盘旋着缓缓上升,逐渐弥漫在整个空间。那淡淡的、清幽的香气也随之散开,萦绕在身边,钻进鼻腔,沁人心脾。

香道文化,源远流长,它是古人生活中的一抹雅致,也是心灵的寄托。在古代,文人雅士常以香会友,在香气的萦绕中,谈诗论道,挥毫泼墨 。香,对于他们而言,是创作的灵感源泉,能让思绪更加灵动;是心灵的抚慰者,帮助他们在纷扰的尘世中寻得内心的宁静。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也可以借由香道,寻回那份久违的宁静与平和 。当我们专注于眼前的香,感受着它的气息,便能将外界的喧嚣与纷扰暂时抛却,让心灵得到片刻的休憩 。

共鸣:生活中的诗意追寻

在忙碌奔波的现代生活里,我们常常在车水马龙与高楼大厦间迷失方向,被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琐事紧紧束缚,内心渴望着一片宁静的栖息之所。而古法琉璃禅意莲香香插,就像是一位无声的挚友,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带来片刻的宁静与慰藉。

当我们在一天的疲惫后回到家中,点燃一支香,让那缕青烟和淡雅香气弥漫开来,所有的烦恼与疲惫似乎都能随之消散。它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有了一个停下来、慢下来的理由,去感受当下的宁静与美好 。

它不仅是一件实用的香道器具,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承载着千年的工艺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每一次使用它,都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与古人生活情趣的共鸣。让我们在这一方小小的香插中,寻回生活的诗意,找到内心的宁静港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