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围绕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突出问题,系统推出十方面具体举措。

一、缓解升学焦虑📚
严控作业总量,严禁重复性、惩罚性作业,鼓励每周设“无作业日”
减少考试频次,不得以成绩对学生排名
持续推进中考改革,扩大优质高中指标到校
每月至少开展1次综合性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挫折教育与情绪管理
二、保障每日体育活动🏃
确保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普及“班级赛”“年级赛”等全员性体育比赛
鼓励延长课间活动时间,丰富课后体育项目
推进健康学校建设试点
三、保障充足睡眠😴
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
指导家长制定科学作息表
将睡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四、培养健康用网习惯📱
严禁手机等电子产品进入课堂
鼓励开展“息屏行动”
压实网络平台责任,不得推送引发焦虑内容
加强短视频、游戏等网络内容管理
五、关爱特殊学生群体❤️
对留守、流动、孤儿等学生“一生一策”建档
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家访
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
六、建立监测预警系统📊
建设全国学生心理健康监测系统
每年开展1次心理健康抽样监测
每学年每生接受心理测评不超过1次
七、推进全员育心制度👨🏫
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培训
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师
构建班主任—心理教师—精神医师三级体系
八、优化校园心理环境🏫
实施“护苗行动”,防范学生欺凌
推动“生生有社团”,丰富集体活动
支持开发“AI心理助手”等智能辅助工具
九、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将心理健康作为家长会必讲内容
加强社区家庭教育支持
十、健全部门协同机制🤝
市县全覆盖建设心理辅导中心
完善12355、12356心理援助热线
加强心理健康科普宣传
十条措施,十重守护💪从课堂到家庭,从学习到生活一场关乎孩子心灵健康的系统工程正在全面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