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因愚夏旅行连登三座大山而滞后一周才动手码字,时效性减弱。
前一阵子,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国举办了轰轰烈烈的9.3大阅兵。这可把一批大小殖子们吓得尿裤,于是噤若寒蝉。十月初,他们总算等来倭奴岛主子又搬来几枚诺奖,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又钻出脑袋嗷嗷狂吠。为此,愚夏就要在他们秃头顶浇一桶冰水。
本文只是补充【注1】再谈点科学类诺奖问题,不涉及乌七八糟乱的和平奖(地缘政治)、文学奖(紧扣政治和三观)【注2】、经济奖(限于西经定规)等。

没人否定获诺奖科技项目的重大意义及作用(殖子们省点力气/甭借题发挥),但毋须讳言,其中也不乏“滥竽充数”,更不能无视这个事实,即中国和其它诸国有大批改变世界的伟大科研成果却不能获诺奖。
切莫以为拥有115个厅级直属研究机构的中科院(CAS)及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各省级科学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机构上万名优秀科学家【注3】都是吃干饭的!实际上,中国科学家有不少重大突破性研究成就其含金量并不亚于或超过一些已获诺奖的西方项目。若让联合国相关公立权威机构来客观公正地评选,那么中国可获诺奖(或改名)的科学家何止数百!

愚下在长途旅行车上陆续涂鸦本文,并随手敲写“应获未获”诺奖级现代中国科学成就项目清单【注4】。因夏某不学无术,庸懦无能,孤陋寡闻,故列项难免拾一漏十,恳请广大网友高手予以补充。
如果说瑞士那伙迂腐老朽评委猪油蒙心,对东大科学成就视而不见,那么他们老眼昏花,时常也对西方重大科学成就看走了眼。俺再列举若干事实【注5】,证明所言不假。
对比一下看,一些相对“一般般”项目反而能获得诺奖。例如,日本中村修二只不过改进性采用新材料(氮化镓GaN)新工艺再搞(原已有)一种蓝色发光二极管LED,技术革新发明(而非科学发现)也能获得诺奖。这玩意若放在中国,可能只是某高校师生获省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一项发明专利【注6】。
诺奖具有权威性毋庸置疑,但不可神化。若强调只用获此奖数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科学研究成就及地位,那么一定荒谬透顶。大小殖子们偏喜欢以此来抹黑中国,癞蛤蟆不叫几声憋屈难受,那就让祂们叫吧。
诺奖的类奖分别由瑞典皇家科学院、卡罗琳医学院、瑞典文学院、挪威议会下设五人委员会评定。这帮老家伙能把瑞典人遗嘱重金重奖颁发给与他们格格不入的东大外人?
全世界每年产生高级科技成果数不胜数,虽不能否定获诺奖项目有高水平,但含金量高于或远高于获奖的未获奖成果多的去了,它们大都无法进入那个“老朽评委”机构筛选机制及渠道入口,即便进入也会在前几轮筛选时将其淘汰。

重大缺陷环节在于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由于自己知识局限及三观导向、后台背景和利益关联的束缚, 成果的前期遴选入围对象取舍对是否获诺奖关系极大,而他们对中国认知大都停留在早年【注7】,遴选名单就不会考虑中国(屠呦呦是唯一勉强做个样子)。
全球各国科学界有无数细分领域,数以十万计前沿科学高端成果【注8】,几个瑞士老头等懂得多少?有啥本事作出客观公平遴选取舍?就算外聘一些行业权威老专家,也没法全面和深度掌握无数前沿细分领域的前沿极其复杂的成果内涵,以此来客观判断那几个成果现在和潜在含金量更高,难免主观臆断。凡长期当过专家评委的人都有这种切身体会,但对外都宣称坚守“公平公正公立”原则。

可见,由于政治、体制、评选机制及规则、评委与被评者私人矛盾等很多原因导致诺奖难免“以偏概全、拾一漏十”的重大缺陷。愚夏认为,大家没必要把由一伙老家伙按陈旧古板老规矩来评选出来的破旧诺奖太当一回事。鄙视瑞士评委,不等于不尊重科学家,它们的伟大成就是创造出来而非被把几个腐儒评选出来。
继续纠结于几个老旧诺奖牌子数量已经没有实际意义,如同晚清八旗子弟四处吹嘘其祖辈的爵位及炫耀。任正非说:人工智能将是人类社会最后一次技术革命。事实上,无论美国还是中国,AI大革命的顶尖人物大都来自中国或华人圈。未来人工智能霸主之争不再是在中美之间展开,而是在深圳和杭州这些中国高科技城市之间展开《纽约时报》。
深圳夏海音2025.10.15原创

【注释1】2018.9本人撰写并在几个主要网络平台发布“炮打诺贝尔”一文
【注释2】东大那么多伟大文学家都无缘诺贝尔文学奖。唯独那个“魔阎”把他母亲国骂成乌七八糟,且浓墨重彩描绘稻草堆中野合情景,这些玩意很对蛮夷鬼佬重口味,那就赐给一枚诺奖。
【注释3】中国杰出科学家规模庞大,成果丰硕。2024年被全球高引科学家1405人占世界总量20%。2025年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榜单:中国12374位顶级科技学者入选终身影响力榜。2023年全球TOP1000计算机科学家名单,中国有96位上榜。2023年中科院院士87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78人。
【注释4】愚夏随手写个“应获未获”准诺奖级现代中国科学成就项目清单。
1)大亚湾~阳江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新模式,将揭开宇宙起源与演化之谜。
2)中国已运行8个可控核聚变装置。中国航天集团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及高约束等离子系统。中科院“夸父”核聚变装置实现持续500秒能量净增益,输出能量达到输入能量1.5倍。标志在可控核聚变“点火”与稳态约束技术取得双重革命性跨越。可控核聚变与AI一起将引领人类社会进入第四次工业大革命。
3)南方科大薛其坤院士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对推动新一代低能耗电子学器件发展具革命性意义。杨振宁评价其为“诺贝尔奖级”。 薛其坤还在异质结体系中发现界面增强的高温超导电性,为其机理研究开辟全新方向。
4)中科大潘建伟院士研制的105量子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处理速度比超级计算机快千万亿倍,达到世界最高水准。
5)潘建伟成功制备了51个光量子比特的纠缠态,体现中国在多光子纠缠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6)AI算力芯片。北大AI研究院孙仲构建一个基于阻变存储器阵列的高精度、可拓展的全模拟矩阵方程求解器。该“模拟计算法的超级算力芯片”,将精度翻5万倍,速度提高千倍,耗电下降95%。
7)袁隆平院士“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技术”。突破遗传学传统束缚,大幅提高水稻产量及质量。
8)华大基因院科学家参与研究绘制的人类基因全图谱。完成中国人标准基因组“炎黄一号”,大幅度推进人类基因组学理论发展。
9)光启研究院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极重大的基础前沿科学~超材料领域取得全球领先研究成果
10)马伟明院士的电磁弹射和多相整流发电机
11)5G~5.5G通讯,别只看其外在形式是高技术,其基础原理及内在底层属于科学研究范畴。
12)于敏架构科学理论,以致至今全球只有中国能够唯一保留拥有氢弹
13)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空气动力学”及“乘波体形滑翔弹道”等开创性理论,对中国及世界工程技术诸多领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4)人工合成胰岛素。1965年中国科学家首次完成与天然胰岛素结构相同的结晶牛胰岛素人工合成,该成果为基因科学工程奠定基础。因政治因素未获诺奖。
15)徐光宪院士,世界稀土之父,其科研成就乃国之秘笈。
16)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科学家有部分成就达到诺奖级,包括:李德仁、薛其坤、顾诵芬、王大中、曾庆存、黄旭华、刘永坦、钱七虎、王泽山、侯云德、赵忠贤、屠呦呦、于敏、程开甲、张存浩、郑哲敏、王小谟、谢家麟、吴良镛、师昌绪、王振义、谷超豪、孙家栋、王忠诚、徐光宪、闵恩泽、吴征镒、李振声、叶笃正、吴孟超、王永志、刘东生、金怡濂、黄昆、王选、袁隆平、吴文俊。

【注释5】西方未获诺奖的一些重大科学成就。
1)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表》,因门先生与瑞士权威阿伦尼乌斯有矛盾,故被排斥入选诺奖
2)爱因斯坦相对论重构了现代物理学基础理论核心框架,但因评审规则限制未获诺奖。后来老爱名气太大,不给个诺奖等于评委自己打脸,于是就拿“光电效应管”补个诺奖。
3)哈勃定律:上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提出宇宙膨胀理论,揭示银河系并非宇宙唯一星系,因评审规则而未入选
4)弗朗西斯·莫吉卡发现细菌CRISPR基因编辑机制,这是一项地球生物生命颠覆性革命的前沿科学之一,但未获诺奖。
5)量子纠缠验证。吴健雄在上世纪50年代首次观测到量子纠缠现象,但未获诺奖,后吴获补诺奖属其它项目。
【注释6】愚夏一位美国博士朋友的成果更离奇,他号称捣鼓出三维LED显示系统,咋一听不可思议,后来他坦诚告诉俺,三立面和天花板分别安置一面LED屏,这才是真3D。俺怼:糊弄鬼呢!他笑达:已通过权威机构高级专家评审,拿到大奖和资金。
【注释7】欧盟外交委员会主席的地位够显赫够权威,可她竟然到记着提醒后才知道中国和俄罗斯是争“二战”主要战胜国。
【注释8】2025年上半年中科院重大成果(部分)
1)数学所:国家“东数西算”数学建模,开发超大规模数据优化算法。
2)武汉物理与数学所:建成12T超高场核磁共振谱仪,解析肿瘤细胞代谢通路关键酶结构。
3)物理研究所:石墨烯超晶格中实现室温量子霍尔效应,为新型量子器件奠定基础。
4)高能物理所- 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大科学装置。
5)国家天文台:主导FAST天眼发现首例双中子星并合引力波电磁对应体。
6)化学所:开发全降解高分子包装材料,在-20℃至80℃环境下保持力学性能稳定,已在京东物流试点应用 。
7)大连化学物理所:甲醇制烯烃(DMTO)。
8)上海硅酸盐所: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
9)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克隆小麦抗旱基因TaERF3。
10)上海生命科学院:开发单细胞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
11)地理科学与资源所:构建自然-社会耦合系统模型。
12)西北生态环境资源院:青藏铁路冻土路基稳定性监测系统升级。
13)计算技术所:天河三号超级计算机研制,峰值算力突破100EFLOPS。
14)自动化所:ScienceOne智能科研平台。
15)软件所:开发电路SAT求解器X-SAT。
16)深圳先进院:脑机接口外骨骼系统。
17)青岛生物能源所:原位代谢靶向功能菌筛选技术。
18)上海微系统所:研制低温光量子纠缠接收芯片。
19)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院:墨子号量子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