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84年难忘瞬间:刘晓庆正美,马云复读上岸,吴京还是“小战狼”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有一本叫《1984》的书,在这部作品中奥威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的恐怖世界,不过当1984年真正到来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有一本叫《1984》的书,在这部作品中奥威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的恐怖世界,不过当1984年真正到来时,奥威尔的恐怖世界只存在了一些部分地区,在中国的1984年,处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就是1984年,美国时任总统里根准备访华,《时代》周刊给了一个中国人的面孔作为封面。封面里,中国人拿着可口可乐,脸上洋溢着笑容,似乎映衬着一个时代的缩影。那一年,国门刚刚洞开不久,人们刚刚从严肃的气氛中解脱,《一个美国飞行员》到《高山下的花环》,文艺市场上,人们的精神食粮一个比一个新鲜。春晚也在那年头应运而生,人们沉浸在年终的文艺聚会里,憧憬着未来的欢乐。

1984年的余华,还不似如今这么诙谐,当时还是“文学青年”的余华挑灯苦写,在杂志上一连发表《星星》《竹女》《甜甜的葡萄》,未来的“文豪”正蓄势待发,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学时代”。

而在几年后将成为余华同班同学的莫言,正窝在解放军文艺学院里默默无闻,但很快莫言即将名满全校,因为那篇《透明的红萝卜》被他用三天时间完成了。

王小波正和妻子李银河分居呢!他打算去美国找妻子,但毕竟要去美国,王小波趁着出国前好好在国内领略了一下大好河山。

诗人北岛筹划着去西欧讲学,那时候的他很瘦,瘦的有点和现在的主持人黄西有点神似。

相比之下,顾城就有点老了,长发和满脸的胡子让顾城有了和他年龄不相符的相貌。

也就是这一年,台湾出了一个叫“龙应台”的女子,一本《野火集》暴击时局,一句“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成为了当年台湾的“反思范文”。

1984年的李敖,已经是岛内孜孜不倦的“反蒋先锋”,那时的大师,风度翩翩,嬉笑怒骂,不在话下。

《丑陋的中国人》也已被柏杨酝酿出,一面世就成为两岸三地甚至世界华人讨论焦点。

“在这里,读懂中国”,“正义、良知、爱心、理性”,日后影响数亿中国人的《南方周末》也在这一年应运而生。

眼尖的人可能一眼就发现报纸上有“陈冲美国来鸿”的字眼,没错,这个陈冲正是那个18岁就手捧百花奖的挂历女神。只不过这时的她,已经成为了美国人。

和她一样红透半边天的刘晓庆落落大方,在新加坡参加活动时被媒体盛赞“亿万分之一”的美女。

文艺界的女神们去向不一,体育界的大神们正冉冉升起。篮球界的迈克尔乔丹正逐步走向封神道路。

许海峰的“奥运第一金”让他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图腾。中国人等这个“第一”,实在等了太长时间了。

李宁也在这届奥运会夺得3金,正式奠定“体操王子”的称号。

中国女排也顺理成章地拿下奥运冠军。

香港的刘德华、梁朝伟、周星驰正异军突起。

李连杰的电影却已经卖了数千万,哪怕他的工资才仅仅2元。

成龙的《快餐车》已经成为动作电影的标杆。

21岁的甄子丹正从文艺路线被袁和平挖掘到动作片领域,出手就是《笑太极》这样的优质作品。

年仅10岁的吴京还只拿下北京武术比赛拳术冠军,现在他的身上似乎还没什么“战狼”属性。

这一年,陈凯歌导演了处女作《黄土地》,摄影师正是张艺谋。

也在这一年,26岁的王朔在《当代》杂志发表了他的成名作《空中小姐》。

冯小刚还只是王朔好朋友郑晓龙后面的一个小跟班。

葛优也正是在这一年第一次上了演员表。

春晚的舞台上,陈佩斯和朱时茂吃了一碗又一碗面条,马季抽了好几根《宇宙牌香烟》。

铁岭的赵本山还没机会登场,但已经去主演《摔三弦》了。

此时此刻,文艺界、体育界欣欣向荣,富豪们也正在经历属于自己的不平凡。16岁的李彦宏已经成为全国计算机大赛获奖的天才少年,10岁的刘强东还在寒窗苦读,13岁的马化腾已经把家定在了深圳,20岁的马云经过复读成为了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的一名大学生。

万科、联想也在这一年在王石、柳传志的手上成立了。

俞敏洪决定留校任教成为一名英语老师,“新东方”还很遥远。

这一年,张国荣凭借《monica》赢得了人生第一首中文金曲,梅艳芳拿下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张曼玉、刘嘉玲相继出道。

那一年还有很多事,正是那一年,岁月给今天埋下的彩蛋,当环视今朝他们的辉煌,但回顾那年的他们似乎也有诸多不顺。或许,这正是岁月秉持的意义,更是岁月坚守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