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他上梁山前是三流混子,上山后却天下无敌

《水浒传》中恶人遍地,却也强者如云,毕竟乱世出英雄嘛,而其中那主角团体梁山好汉中就有不少强者。但读过原著的人也一定会发现

《水浒传》中恶人遍地,却也强者如云,毕竟乱世出英雄嘛,而其中那主角团体梁山好汉中就有不少强者。

但读过原著的人也一定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是武功低微之人,往往都会用尽各种方法来包装自己,比如给自己起个霸气的外号,以达到唬人的目的。

比如从没打过老虎的李忠敢自诩“打虎将”,杜迁和宋万也不过是两个傻大个,却敢自诩“摸着天”与“云里金刚”。

(宋江、武松剧照)

然而有人狂妄,也就有人低调,梁山上也有一些低调的强者。

一、低调之人

要说梁山最低调之人是谁?

你一定想不到,不是别人,正是被读者诟病最多,被骂得最惨的宋江与吴用。

有人可能要说了,作为梁山的核心首脑,就算他们想低调,也不容许他们低调啊。

其实不然,笔者所指的低调,是指他们几乎没有主动展现自己战斗方面的才能。

先说吴用,这家伙表面是个书生,其实也是练家子,比如刘唐和雷横起冲突时,你能想象,居然是吴用把二人分开。

(吴用剧照)

他可不是光用那张嘴劝说两位壮汉,而是直接上手:“当时雷横和刘唐就路上斗了五十余合,不分胜败。众土兵见雷横赢不得刘唐,却待都要一齐上并他,只见侧首篱门开处,一个人掣两条铜链,叫道:‘你们两个好汉且不要斗!我看了多时,权且歇一歇,我有话说。’便把铜链就中一隔。两个都收住了朴刀,跳出圈子外来,立住了脚。”

可当吴用上了梁山之后,你可曾见过他再出手?他只倚仗那军师的身份,坐镇后方,看兄弟们卖命。

宋江也是一样,他表面是个三流武者,但自打他从九天玄女那儿得到了《天书》之后,便会法术了。

(宋江剧照)

你且看这段描述:“宋江、吴用听了大惊,与军师道:‘是何神术,如此利害!’吴学究道:‘想是妖法,若能回风返火,便可破敌。’宋江听罢,打开天书看时,第三卷上有回风返火破阵之法。宋江大喜,用心记了咒语并秘诀。”

你看,宋江是会法术的,只是他也极少出手,或许是躲在后方,更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吧。

然而有一位好汉却与他们二人相反,那人上梁山之前是个三流角色,上山之后反而大放异彩。

笔者所指那人即是“入云龙”公孙胜。

二、上山前的弱者

公孙胜是在故事初期就登场的角色,七星聚义截取生辰纲时,这哥们就已经登场了,甚至晁盖有了这点子之后,就是与他商量的。

不过听到晁盖有这般想法之后,公孙胜是怎么做的?

他只配合晁盖、阮氏三雄、刘唐等人一同行事,到了真正遇上杨志一行人时,他也没有多少亮眼的表现。

书中只道:“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教人死心塌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赶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

他们这“七星”是使出了蒙汗药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迷倒了杨志一行人,才截走了生辰纲,在整个过程中,公孙胜并没有出多少力,仿佛他就只是个普通的道人一般。

然而你若看了他上梁山之后的各种神奇操作,就知道此时他根本就是在划水,那“三流武者”的形象,不过是他的伪装。

三、后来的绝顶高人

后来的公孙胜有多强?

通过两场大战就能看出来,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两位宿敌了。

其一是“混世魔王”樊瑞。

(乔道清)

樊瑞那人狂妄至极,作为芒砀山之主,曾经的他甚至一度有心吞并梁山,他也确实有这个资本,因为武将类的角色,在他的法术面前根本是无力招架的,结果还是公孙胜出手,才收服了樊瑞。

至于后来的樊瑞有多强,就说关胜斗不过郑魔君,樊瑞一出手,给了关胜法术加持,变幻出一尊神将,郑魔君瞬间就被拿下了,就是这么夸张。

除了关胜之外,后来还出现了一位由田虎阵营转投梁山的高手,那人即是“幻魔君”乔道清。

如果说樊瑞还没做到击败梁山群雄,那乔道清就真的是差点做到了。

至少除了公孙胜之外的一众梁山好汉都差点死在他手中,就说那打虎英雄武松,在他面前别说十招,就连一招都难顶。

你且看这段描述:“乔道清叩齿作法,捏诀念咒,把剑望西一指,喝声道:‘疾!’霎时有无数兵将,从西飞杀过来,早把宋兵冲动。乔道清又把剑望北一指,口中念念有词,喝声道:‘疾!’须臾天昏地暗,日色无光,飞砂走石,撼地摇天……猛可地一声霹雳,半空中现出二十余尊金甲神人,把兵器乱打下来。早把鲁智深、武松、刘唐打翻。北军赶上,也被活捉去了。”

就是这么夸张,一声咒语改变战局,宋江也被乔道清逼得想拔剑自刎。

而此时正是公孙胜出手,才把乔道清给收服了。

等于说,除了那些神仙角色之外,就凡人而言,公孙胜无疑就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公孙胜剧照)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公孙胜有如此强大的法术,那当初智取生辰纲时还大费周章的密谋,是不是有些不合适了?

要解决杨志等人,不就是一声咒语的事吗?

其实非要解释,也不是不行,就因为法术这种东西若是泛滥了,那后续的情节都由公孙胜来推进就行了,别说灭方腊了,把大宋灭了取而代之也不是不行的。

可如此一来,就与现实历史不符了,所以施耐庵只能让公孙胜在必要的时候出手,也就说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