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里 50 万的瓷砖堆了三个月,上个月只卖出 2 万的货,连 1.2 万的房租都不够付。” 河北唐山建材商赵伟,最近总对着账本叹气。他做瓷砖批发 12 年,2021 年最风光时一年赚 120 万,可 2024 年上半年净利润还不到 5 万,不得不把仓库从 1000㎡缩到 500㎡。赵伟的困境,不是个例 —— 当全国房地产总市值从 530 万亿缩水至 400 万亿,房价下跌的 “寒意” 早已越过房企,蔓延到建材、家装、家电等上下游产业链。要知道,房地产相关产业链占中国 GDP 比重超 25%,这意味着楼市的每一次波动,都牵动着千万从业者的饭碗:从 “订单排到三个月后” 到 “上门推销被拒”,从 “月入过万” 到 “打零工度日”,他们的生活,同样在经历从从容容到连滚带爬的转折。
一、上游建材业:从 “供不应求” 到 “库存压顶”“2021 年的时候,客户得提前打款排队等瓷砖,现在我主动打电话问‘要不要补货’,对方都说‘再等等’。” 赵伟的经历,是上游建材业的缩影。房地产是建材行业的 “最大买家”,约 70% 的水泥、钢材、瓷砖、涂料,都用于房地产开发。当楼市降温,建材行业首当其冲。
水泥行业的 “降温” 更直观。国家统计局 2024 年 1-6 月数据显示,全国水泥产量 11.2 亿吨,同比下降 8.3%,创下近十年同期最低。安徽某水泥厂负责人王健告诉记者:“2021 年我们产能利用率 90%,24 小时连轴转,还得从其他厂调货;2024 年利用率只有 55%,不得不停掉两条生产线,裁了 20 个工人。” 更糟的是,水泥价格也在跌 ——2021 年水泥均价 580 元 / 吨,2024 年跌到 420 元 / 吨,“卖一吨赚不到 20 块,有时候还得亏本走量”。
钢材行业的日子更难。我的钢铁网数据显示,2024 年 10 月螺纹钢价格 3200 元 / 吨,较 2021 年的 5800 元 / 吨跌幅超 40%。山东某钢企销售总监李娜说:“2021 年我们给房企供钢材,一个月能签 5000 吨的单,2024 年最多签 1000 吨,还得垫资。” 她算了一笔账:2021 年同期公司盈利 8 亿元,2024 年上半年却亏损 1.2 亿元,“现在只能靠给基建项目供货撑着,房地产相关订单几乎没了”。
砂石、涂料等细分行业也在 “过冬”。广州某涂料厂老板陈明,2022 年房地产相关订单占比 60%,2024 年只剩 15%,“以前每月能卖 500 桶外墙涂料,现在只能卖 100 桶,不得不关闭两个生产线,把 15 个工人裁到 5 个”。而砂石商张勇更无奈:“2021 年砂石均价 120 元 / 方,2024 年跌到 80 元 / 方,运费还涨了 20%,拉一趟砂石亏一趟,只能歇业在家。”
二、中游家装业:从 “订单排队” 到 “小区蹲点”“2021 年我有 20 个施工队,客户得提前两个月预约,现在只剩 8 个施工队,还经常没活干。” 上海家装公司老板周明,最近把办公室从市中心搬到了郊区,“房租从每月 3 万降到 8000,能省一点是一点”。家装行业夹在 “房企” 和 “业主” 中间,既受新房交付减少的影响,又受二手房装修需求收缩的冲击,日子格外难熬。
数据更能说明问题。企查查数据显示,2024 年上半年全国家装企业注销 / 吊销数量超 3 万家,同比增长 35%,其中一线城市注销率最高,达 42%。北京某家装公司设计师刘洋,2021 年每月能签 3-4 个单,提成能拿 2-3 万,2024 年连续三个月没开单,“以前客户主动上门,现在得去小区蹲点,递名片还被当成‘骗子’,上个月只赚了 3000 块基本工资”。
二手房装修需求也在收缩。因为房价下跌,很多业主选择 “先不换房、也不装修”,担心 “装修完房子更难卖”。武汉装修师傅刘军,专门做二手房翻新,2021 年月入 1.2 万,2024 年月入不足 8000,“以前每月能接 3-4 个活,现在只能接 1-2 个,有时候半个月没活干,只能去工地打零工,一天赚 200 块”。
更糟的是 “欠款难题”。周明说,2024 年有 3 个客户装修完后 “拖着尾款不付”,总金额超 20 万,“以前客户怕我们偷工减料,会主动付尾款;现在客户说‘房子都跌了,装修款得少给点’,我们也没办法,怕闹僵了连本金都拿不回”。为了活下去,很多家装公司开始转型做 “旧房局部改造”(比如厨房、卫生间翻新),但效果有限 —— 这类订单客单价低,利润薄,“以前装一套房子赚 5 万,现在改一个厨房只赚 5000,还不够付工人工资”。
三、下游家电与就业:跟着楼市 “喝西北风”“以前房企批量采购冰箱、洗衣机,一个订单就是几百台,现在房企很少批量采购,只能靠零售,销量跌了一半。” 青岛某家电品牌销售经理张莉,2021 年负责房地产配套渠道,月入 3 万,2024 年渠道撤销,她转做零售,月入只剩 8000。家电行业与房地产的 “绑定” 有多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数据显示,房地产配套渠道占家电销量的 30%,其中冰箱、洗衣机、空调等 “房产关联家电”,配套销量占比超 40%。当楼市降温,家电销量自然跟着下滑 ——2024 年 1-6 月,国内大家电销售额同比下降 5.2%,其中冰箱销量下降 7.8%,洗衣机下降 6.3%。
定制家具行业更惨。索菲亚、欧派等头部企业 2024 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 8%-10%,为了抢订单,不得不降价促销。广州某欧派门店销售陈明说:“以前一套定制衣柜能赚 5000 块,现在只能赚 1500,还得送安装、送五金件。” 他透露,门店 2021 年有 15 个销售,2024 年只剩 7 个,“没开单的销售都被裁了,剩下的也在找新工作”。
就业市场的 “涟漪效应” 更触目惊心。房地产相关产业链直接带动就业超 7000 万人,涵盖建材运输、装修工人、房产中介等多个领域。唐山建材运输司机王师傅,2021 年每月跑 20 趟运输,月入 1 万,2024 年每月只跑 8 趟,月入 4000,“油钱从 6 块涨到 8 块,活却少了一半,有时候跑一趟唐山到北京的运输,除去油钱、过路费,只赚 100 块”。
房产中介的转行潮更明显。北京某中介门店 2021 年有 20 个经纪人,2024 年只剩 7 个,剩下的要么转行开网约车,要么做外卖。前中介李敏,2021 年最好的时候月入 3 万,2024 年连续三个月没开单,“房租、水电费每月要花 5000,只能转行送外卖,现在月入 6000,虽然少,但至少稳定”。她透露,以前同事里有 30% 转行了,“大家都说‘楼市不回暖,中介没活路’”。
(结语)当我们谈论房价下跌时,往往只看到 “购房者亏了多少钱”,却忽略了产业链上千万从业者的 “饭碗危机”。赵伟的瓷砖堆在仓库里,周明的家装公司缩在郊区,刘军的装修工具躺在家里 —— 他们的 “连滚带爬”,和购房者的财富缩水一样,都是楼市下行的真实代价。
25% GDP 的产业链,不是一个抽象的数字,而是千万个家庭的生计。要让这个产业链 “活过来”,不能只靠楼市短期回暖,更需要 “转型破局”:建材企业可以转向绿色建材(如光伏屋顶、超低能耗瓷砖),家装公司可以深耕旧房改造、适老化装修,家电企业可以拓展智能家居赛道。只有摆脱 “靠楼市吃饭” 的单一依赖,产业链才能真正抵御风险,从业者的生活才能重新回到 “从容” 的轨道。
你身边有从事房地产产业链相关工作的人吗?他们的工作和收入有没有受到影响?欢迎在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