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活着的晋北记忆”|山西忻州古城游玩攻略:在青石板巷里,触摸三晋北部的烟火与文脉

暮色漫过忻州古城的南城门“景贤门”,62岁的非遗传承人张奶奶坐在“秀容书社”门口,手中的面塑剪刀上下翻飞,一只憨态可掬的

暮色漫过忻州古城的南城门“景贤门”,62岁的非遗传承人张奶奶坐在“秀容书社”门口,手中的面塑剪刀上下翻飞,一只憨态可掬的“晋北虎娃”渐次成型。“我在这儿捏了三十年面花,从前只在村里赶庙会,现在古城每天有几万人来看——老手艺,终于有了新根。”

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黄河人家”重点文旅项目,忻州古城坐落于忻府区秀容街道,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曾是北方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汇枢纽,更因“文风昌盛”被誉为“晋北儒学重镇”。2017年启动大规模修复后,古城以“修旧如旧”为原则,保留了30余处明清院落、12条历史街巷,同时注入非遗工坊、主题民宿、国潮店铺,成为“可游、可居、可品”的活态文化空间。

从“边塞重镇”到“烟火古城”:一座城的千年身份叠印

忻州古城的故事,始于一场“地理与文化的碰撞”。

“忻州古称‘秀容’,因‘秀容川’沃野千里得名。”忻州市文旅局文博研究员王建国介绍,“这里是雁门关的‘后方堡垒’,北宋杨家将抗辽、明代戚继光戍边,都曾以此为据点;更是‘文风鼎盛’之地——金代诗人元好问在此成长,清代‘北方诗社’在此兴起,连古城里的‘秀容书院’都是山西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州立书院之一。”

修复后的古城,将这种“刚柔并济”的气质融入肌理:

军事基因:南城门“景贤门”保留明代夯土包砖结构,城墙上的“敌台”“垛口”清晰可见;西侧的“武庙”供奉关羽、岳飞,院内的古槐树龄超400年,见证过历代将士出征前的祭祀;

文脉传承:秀容书院依坡而建,三进院落中“六艺堂”陈列着古代科举文物,“文昌阁”前的古钟每日敲响,余音里藏着“耕读传家”的古训;

市井烟火:南北大街的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发亮,两侧店铺挂着“老忻州铜锅”“张记莜面”“刘氏糖画”等招牌,叫卖声、锅铲声、孩童嬉闹声交织成网。

“以前总觉得古城是‘博物馆’,现在发现它是‘活着的’。”来自太原的大学生小林边拍视频边说,“我在书院听了一场元好问诗词讲座,又在巷子里跟阿姨学捏面塑,这种‘古今交织’的感觉太奇妙了。”核心体验:从“逛古街”到“品文化”,解锁古城的五大玩法

忻州古城的魅力,在于它把“历史的厚重”与“生活的鲜活”揉成了可触摸的日常。以下五大玩法,带您深度感受“秀容城”的温度。

1. 必打卡:三大文化地标——读懂古城的“精神骨架”

秀容书院(免费,9:00-17:00):山西唯一保存完整的州立书院,可参观“文昌祠”“魁星阁”,参与“古籍拓印”“投壶射礼”体验(材料包20元/套);

关帝庙(门票10元):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正殿“威震华夏”匾额为清代书法家手书,庙内的“关公皮影戏”每日10:30、15:00上演;

泰山庙(免费):供奉东岳大帝,院内的“忻州民俗展”陈列着老婚书、算盘、纺车等物件,还原明清市井生活。

2. 美食地图:从街头到巷尾,吃遍“晋北味道”

忻州被称为“面食王国”,古城里的老店更藏着地道风味:

早餐首选:“老周荞麦面”(人均15元)——碗托配豆腐干,浇一勺醋卤,酸辣开胃;“张婶油糕”(人均8元)——黄米面炸的糖油糕,外脆里糯;

正餐推荐:“晋北人家”(人均50元)——招牌“定襄蒸肉”(五花肉裹土豆泥蒸制,肥而不腻)、“高粱面鱼鱼”(配羊肉臊子,筋道爽口);

小吃彩蛋:“刘氏糖画”(10-20元/个)——师傅用糖稀画出“龙凤呈祥”“忻州古城”图案,既是零食也是工艺品;“郝姐酸奶”(5元/碗)——本地鲜奶发酵,撒上炒米、芝麻,解腻又健康。

3. 非遗体验:老手艺的“新生机”

面塑工坊(秀容巷3号):跟省级非遗传承人学捏“晋北十二生肖”,30分钟可完成一个,作品可带走(50元/人);

剪纸坊(南北大街18号):用刻刀“铰”出忻州古建、民俗故事,新手也能体验(材料包40元/套,含教学);

北路梆子传习所(书院街22号):每周六14:00有免费演出,观众可穿戏服、画脸谱,过一把“角儿”的瘾。

4. 夜游经济:灯火里的“秀容不夜天”

灯光秀(19:30-21:00):古城墙、南城门、主街同步亮灯,投影技术在城墙上演绎“秀容往事”动画;

夜市漫游(18:00-22:00):“烟火巷”聚集手作摊、奶茶店、民谣酒吧,可买一盏宫灯漫步,或在“听风阁”听驻唱歌手唱《忻州谣》;

实景演出(20:00-21:00):《秀容记忆》在古城中心广场上演,通过光影、舞蹈再现忻州古城的商贸盛景与民俗生活(免费,需提前占位)。

5. 周边联动:串起“忻州文旅圈”

五台山(车程1.5小时):从古城出发,探访佛教圣地,感受“文殊道场”的庄严;

雁门关(车程1小时):登“中华第一关”,看古城与雄关的地理呼应;

禹王洞(车程40分钟):探秘北方罕见的大型喀斯特溶洞,体验“地下奇观”。实用攻略:如何“高效逛古城,深度品文化”?基础信息

地址:忻州市忻府区光明西街与七一北路交叉口(导航“忻州古城”,忻州西站高铁站打车15分钟可达);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部分景点9:00-17:30);

门票:大部分区域免费;秀容书院、关帝庙等小景点单独收费(10-20元);

导览服务:

免费:入口处领取《忻州古城导览图》,扫描二维码听语音讲解(覆盖书院、庙宇、美食街);

付费:“古城文化深度游”(含非遗体验、演出讲解、特色餐饮,268元/人)。

交通指南

自驾:太原出发→二广高速→忻州古城出口(全程约100公里,景区停车场车位1000个,节假日需排队10分钟);

公共交通:忻州西站乘101路公交至“古城南门”(20分钟,票价2元);忻州汽车站乘5路公交至“秀容书院”(15分钟,票价1元)。

一日精华路线(文化+美食+夜游)

上午:南城门“景贤门”合影→秀容书院(听讲座+拓印体验)→关帝庙(看皮影戏)→午餐(“晋北人家”吃蒸肉、油糕);

下午:南北大街逛非遗工坊(捏面塑+剪纸)→泰山庙看民俗展→“烟火巷”买糖画、酸奶;

晚上:城墙灯光秀→《秀容记忆》实景演出→夜市吃小吃、听民谣→返程(或住古城民宿,推荐“秀容别院”,古宅改造,人均200元/晚)。

注意事项

古城石板路多,穿舒适运动鞋;

非遗体验需提前预约(可通过“忻州古城”公众号);

夏季紫外线强,备防晒帽、墨镜;冬季夜游较冷,穿羽绒服;

古城内部分小巷为单行道,注意指示牌。游客故事:在这里,遇见“活的忻州”

“我奶奶是忻州人,这次带她回来‘寻根’。”北京的90后女孩小夏搀着85岁的奶奶说,“奶奶在秀容书院看到老照片,认出了当年的‘女子学堂’;在面塑摊,奶奶手把手教孙女捏‘枣山馍’——这哪是旅游,是血脉里的记忆在苏醒。”

“我们来拍结婚纪念照!”西安的新人小张和小李穿着汉服站在南城门前:“古城的青砖、灯笼、飞檐,比景区更出片,还能顺便体验非遗,这趟值了!”

“我是来‘找灵感’的!”太原的文创设计师陈默背着相机:“古城的‘市井感’太珍贵了——卖糖画的爷爷、下棋的大爷、挑担子的货郎,这些细节比书本里的‘晋北文化’更生动,我要把它们画进新的设计里。”

结语:忻州古城,是一座城,更是一本“翻开的晋北生活书”

从东汉的“秀容川”到今天的“网红古城”,忻州古城从未停止生长。它没有刻意“复刻”历史,而是让老建筑继续住人、老手艺继续传人、老味道继续飘香。在这里,你触摸的不仅是城墙的砖、院落的瓦,更是忻州人“守得住根脉,活得出新意”的生活哲学。

正如张奶奶所说:“古城不是‘标本’,是‘家’。我们修的是房子,暖的是人心。你们来玩,看到的不仅是风景,更是忻州人热气腾腾的日子。”

这个秋天,不妨走进忻州古城。在南城门的夕阳里听一段北路梆子,在南北大街的烟火中吃一碗荞麦面,在秀容书院的墨香里写一张“福”字——你会发现:所谓“文化传承”,不过是我们在某一块青石板、某一间老店铺、某一声吆喝里,与这座城的过去、现在,完成了一次温暖的相遇。

(注:文中开放时间、活动安排以景区当日公告为准;建议出行前关注“忻州古城”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