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过无数学生,发现现在的学生不同于过去的最大特点就是厌学。班上每天认真听课的没有几个,大多数都不会听课,甚至是讨厌听课,厌学已经成了很多孩子的主要特征。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普遍都很厌学?其实并不是孩子自身的原因,和我们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

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都还是孩子,而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但是现在的教育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首先孩子们每天的在校时间过长。以小学为例,大多数早上7点半就要到校,下午六点才能放学,每天在校时间长达近十个小时。最关键的是,孩子们在校几乎没有玩耍的时间,很多学校都是军事化管理,吃饭、午休甚至是上厕所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孩子们别说玩耍了,连自由放松的时间都没有。
其次,独生子女较多,很多孩子没有玩伴也不会玩。比如周末、节假日,很多孩子也是呆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也不出去玩。一是没有玩伴,另外也没有可玩的活动,家长也没有时间陪伴玩耍。
在最需要玩耍的年纪没有时间去玩耍,可想而知他们的内心有多么的痛苦!厌学还是轻的,严重的甚至出现抑郁等心理疾病!

现在物质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但不代表现在的孩子就比过去的孩子更聪明。可我们的教材真的太高估现在孩子的智力水平了。
目前的教材难度比过去至少提前了两三年,小学五六年级的难度相当于过去初中的,三四年级的难度相当于过去五六年级的。何况现在的孩子上学还早,基本上都是六周岁就上一年级了(过去是七周岁),可想而知他们学习现在的课程有多吃力!以小学一年级语文为例,以前拼音安排的学习时间基本上是半年左右,现在只有短短的两个月,有的学校甚至是一个月。数学方面也是,原来的很多奥数题型现在都进入到了教材,作为必学内容。
不但教材难度提升,考试难度比教材又高出了好多倍。很多孩子连基本的知识还没掌握,就让他们举一反三,考察他们的创新能力。题目太难,导致很多孩子压根就学不会,时间长了不但是自己连家长也放弃了,不愿再教了。
可以说,不是孩子们厌学,而是压根学不会,知识难度太深了,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和接受能力!

现在的学生之所以厌学,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的教育考试过多,排名过多,学生压力巨大。
现在的教育不同于过去,以成绩为唯一考核标准,并且用这个标准评价学校以及老师,老师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把压力转嫁到学生身上。很多老师经常进行随堂小测,除此之外,学校还会举办周考、月考、以及期中、期末考,每次考试不但会排名,还会把学生提高和下降的名次排出来。这个名次现在虽然不公布了,但是家长和学生是清楚的,所以压力依然巨大。
这种排名不是一年两年,而是整整持续到上大学,特别是在中考和高考面前,学生压力是空前的。长期处在高压之下,学生心理是很难承受的,很多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更别说厌学了。

为了筛选出最优秀的人才,自然会加大教材的难度和深度。但是这样一来,对大多数普通孩子就不那么友好了。
现实中大多数孩子无论是智商还是认知和接受能力都是很普通的,就算很努力可能也只能考八九十分。但现在的教育就是为了选拔那百分之十的优秀人才,照顾的也是这部分孩子,希望从中选拔出更优秀的天才。而大多数孩子面对这样的教材,是学不会的,长期的学不会必然导致不愿学习,所以厌学的孩子就越来越多了。

没有孩子会天生热爱学习,但是大量的孩子厌学绝对是有问题的。当下,不仅是大量的后进生厌学,很多优秀的学生也厌学。他们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不主动不自觉更不积极,对学习完全没有兴趣。我们看似培养了很多名校生,但真正对学术有兴趣的没有几个,这可能才是我们教育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大家对此怎么看?也分享一次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