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獠聊配乐】37:《埃及王子》,汉斯·季默的史诗启蒙作

新生代的影迷可能对《埃及王子》(1998)这部动画长片很陌生,但一定对它的主题曲《When You Believe》耳熟

新生代的影迷可能对《埃及王子》(1998)这部动画长片很陌生,但一定对它的主题曲《When You Believe》耳熟能详。玛丽亚·凯莉与惠特妮·休斯顿两位天后的联袂演唱实属史诗级合作,后无来者。

这首歌也为它的创作者史蒂芬·施瓦茨(Stephen Schwartz)带来了一座奥斯卡最佳电影原创歌曲奖,一时风光无二。它掩盖了同时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原创配乐奖却最终并未获得该奖项的汉斯·季默的付出。

《埃及王子》在汉斯·季默的配乐作品中算不上知名度较高的,却颇为重要,为他赢得了第3次奥斯卡提名,前两次分别是《雨人》(1988年)和《狮子王》(1995年)。《埃及王子》的配乐是由季默与施瓦茨共同完成,两人之前分别为《狮子王》和《风中奇缘》配乐,积累了丰富的动画音乐创作经验。

《埃及王子》的配乐延续了季默融合电子合成器与传统交响乐的标志性风格,并首次在动画配乐中大量使用中东民族乐器。这种创新不仅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文化氛围,也为季默后来的史诗类型片配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影片的开篇曲《Prologue》以管风琴的低沉音色拉开序幕,仿佛是从远古传来的神秘召唤。随着弦乐团的加入,音乐逐渐变得庄严而神圣,营造出一种宗教般的氛围。这种音乐设计不仅为影片的叙事定下了基调,也让观众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了影片所传达的宗教情感。

紧接着的《Deliver Us》无疑是全片的灵魂曲目之一。音乐以希伯来劳工号子“Mud, Sand, Water”为引,通过层层递进的合唱编排,精准刻画了希伯来人在埃及为奴的悲怆与对自由的渴望。歌曲中段转入英文咏叹,情感由压抑转向爆发,最终升华至对“应许之地”的呼唤。季默在此处的配乐处理,已显露出他日后在《角斗士》《最后的武士》等作品中,驾驭历史洪流与个体命运交织的杰出能力。

到了《Red Sea》一曲,季默的史诗配乐风格迎来了一次集中爆发。音乐以急促的弦乐和打击乐节奏,模拟出排山倒海般的危机感与紧张感,配合画面的奇观,营造出摩西劈开红海的震撼瞬间。电子合成器制造出的音效与传统管弦乐的磅礴气势相辅相成,这种融合不仅增强了视听冲击力,更确立了一种用于描绘神迹与宏大转折的音乐范式,成为他后来创作中标志性的“季默式”史诗音景的雏形。

联想到与季默长期合作的史诗片专业户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在16年后(2014年)拍摄的同题材真人电影《法老与众神》,如果继续找季默来配乐,“劈开红海”这一段的视听效果将更值得期待。

影片的终曲《Epilogue》则展现了史诗叙事另一面——希望与新生。音乐风格转为舒缓明亮,旋律中洋溢着历经磨难终达彼岸的释然与幸福感,描绘出希伯来人迈向应许之地的壮丽远景,为整个史诗故事画上了一个充满光辉的句点。

纵观《埃及王子》的配乐,汉斯·季默进行了一次至关重要的艺术实验。他成功地将世界音乐元素系统性地融入主流动画叙事,用交响化的编曲格局承载厚重的历史与宗教主题。

尽管这部作品的光芒在当时一定程度上被其主题曲所掩盖,但其中对民族乐器、电子乐与管弦乐融合的探索,以及对宏大题材音乐语言的锤炼,无疑为他日后称霸好莱坞史诗类型片配乐领域,打下了坚实而深刻的基础。从《埃及王子》出发,季默的音乐世界愈加广阔,而这部动画配乐,正是他走向“史诗之王”道路上一块不可忽视的启蒙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