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女儿厌学到极点才明白,真正毁掉孩子的不是手机,而是你给的太多

从掌上明珠到问题少女我和丈夫结婚八年才盼来这个宝贝女儿,从小就把她捧在手心里。家里最好的永远留给她,连她四岁时打爸爸耳光

从掌上明珠到问题少女

我和丈夫结婚八年才盼来这个宝贝女儿,从小就把她捧在手心里。家里最好的永远留给她,连她四岁时打爸爸耳光,我们都觉得可爱。谁能想到,如今13岁的她变成了一个厌学叛逆的"问题少女"?

这学期她变着花样逃学,不是头疼就是肚子疼,但只要不上学,所有症状立刻消失。我们心疼她,停掉了所有课外班,结果她变本加厉——作业不写、课本不看,整夜抱着手机打游戏。提起明星八卦眉飞色舞,说到学习就翻脸。

教育方式出了什么问题

看着女儿这样,我和丈夫开始反思: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小学时功课简单,她还能应付。上了初中后,学习难度增加,她遇到困难就放弃。让她写数学作业,她能坐一小时一道题不做,本子上全是涂鸦。

更糟的是,每次我管教她,丈夫就会说"孩子还小",女儿立刻有恃无恐。上周数学只考了42分,老师打来电话时,我真觉得无地自容。

发现问题根源

直到看到一个类似案例,我才恍然大悟:问题出在我们"喂"得太饱了!现在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遇到困难第一反应就是"我不会"。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缺乏克服困难的经验。

我们包办太多,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完全没被调动。这种教养方式正在把孩子培养成"巨婴"——学习靠父母催,生活靠父母伺候,将来很可能成为啃老族。

两个关键教育法则

找到问题症结后,我决定采用两个教育法则来帮助女儿:

1. 饿鼠效应:适当"饿着养"

科学家做过实验:食物充足的幼鼠反而活得不久,而食物不足的幼鼠更健康、生存能力更强。这启示我们:

物质上适当拒绝不合理要求

减少过度保护,让孩子自己面对困难

生活中适当吃苦,培养抗挫折能力

2. 喂牛定律:设定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

老农喂牛时会把草料挂在牛需要努力才能吃到的高度。教育孩子也一样:

设定循序渐进的小目标

完成后给予适当奖励

逐步提高要求

改变初见成效

我用这个方法帮助女儿提高数学成绩。上次42分,我提议下次考50分就带她去吃火锅。结果她考了55分,还主动提出下次要考60分。

现在我们有了新规定:

背15个单词可以玩一局游戏

整理书桌一周可以看电影

预习功课可以多看半小时电视

最让我惊喜的是,有天早上我发现她自己定了6点闹钟背课文。那一刻,我看到了那个被我们过度保护掩盖的、想要变好的自己正在慢慢成长。

给家长的启示

每个孩子都有向上的潜力,但有时父母的过度保护反而成了阻碍。适当"饿着养",让孩子经历必要的挫折和困难,才能培养出真正独立、有韧性的品格。

当孩子出现厌学、叛逆等问题时,家长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找到问题的根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