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旨在弘扬中华孝道文化、展现当代银发群体风采的公益盛事,却因合作方的严重违约而陷入停滞与争议。近日,“孝道中国行”公益春晚项目的承办方中视直通车(北京)文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视直通车”)发布声明,因主办及运营方老龄春晚(北京)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老龄春晚”)长期拒付基础运营费用、经多次催告仍拒不履行合同义务,已依法解除合作协议。此举不仅导致项目全面停滞,损害了合作伙伴的权益,更深深辜负了广大积极参与节目征集的中老年朋友与社会各界的殷切期待。
合作初衷:美好愿景下的携手与瞬间破裂的承诺
2025年6月23日,中视直通车与老龄春晚签署协议,共同运营“孝道中国行”公益春晚,意图打造一个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老年文化公益品牌。协议明确,老龄春晚作为发起方、主办方及运营方,需支付基础运营费用以保障活动执行;中视直通车则全面负责项目的策划、宣传、节目征集、录制播出等具体工作。

为确保权责清晰,2025年7月3日,中视直通车获老龄春晚正式授权,成为该公益春晚的承办单位。然而,协议墨迹未干,违约已成事实:本应于协议签订后10个工作日内(即2025年7月7日前)支付的首笔款项逾期未付。老龄春晚从起步阶段便未能履行其最基本的经济承诺。
积极履约与催告无果:诚信的试金石
尽管遭遇违约,为维护项目声誉及不辜负参与者的热情,中视直通车选择继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前期工作。直至2025年7月30日,中视直通车正式向老龄春晚发出函告,要求其“立即恢复履约、支付费用”,或书面说明无法履约的合法依据。

然而,长达两个多月的等待换来的仍是沉默。更令人愕然的是,2025年8月9日,老龄春晚在未解决违约问题、也未与中视直通车合法解除协议的情况下,竟另行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启动“孝道中国行暨2026老龄春节联欢公益晚会”,且公布的执行团队与中视直通车毫无关联。这一系列操作,不仅是对商业契约精神的公然蔑视,更是对“孝道”文化所蕴含的“诚信”与“责任”核心价值的极大讽刺。

依法解约与追问:谁该为“孝道”蒙尘负责?
鉴于老龄春晚“迟延履行主要债务且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严重违约事实,中视直通车已于2025年9月15日依法解除合作协议,并将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其违约责任,索赔相关损失。


此事亦引发更深层追问:作为“孝道中国行”公益春晚的举办方及老龄春晚的100%间接控股母公司,北京中民康健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中民康健)是否对子公司的违约行为知情?是否尽到了应有的监管责任?其对项目执行团队的“偷梁换柱”持何种态度?公益项目的健康运行离不开透明与问责,守护“孝道”IP需要所有相关方以身作则。
反思:公益项目的立身之本是诚信
“孝道中国行”本是一项传递温暖正能量的公益文化工程,如今却因执行方的失信行为而蒙上阴影。此事为所有公益文化项目敲响警钟:尤其是以“孝道”“敬老”为名的活动,其立身之基首先在于言行合一、恪守承诺。一旦失去了诚信的基石,任何崇高的理念都将沦为空洞的口号。
此次事件也提示社会各界,在与老龄春晚(北京)传媒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时,务必审慎评估其信誉与履约能力,以防潜在风险——言行不一,何谈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