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双塔公园:太原城中的“古塔双璧”,解锁千年文脉与城市绿心的治愈之旅

“晨光漫过双塔尖,鸽哨掠过长廊来。”在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一座“塔在园中、园绕塔生”的城市公园——双塔公园,正以“太原古

“晨光漫过双塔尖,鸽哨掠过长廊来。”在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一座“塔在园中、园绕塔生”的城市公园——双塔公园,正以“太原古八景之首”的底蕴、“三晋绿肺”的生机,成为龙城百姓的“后花园”与外地游客的“新打卡地”。这里有400余年历史的永祚寺双塔(俗称“双塔寺”),有占地22公顷的生态绿地,有融合古今的文化活动,更有太原人从小到大的“塔下记忆”。20XX年,随着太原“锦绣太原城”建设推进,双塔公园因“古迹活化+生态修复”的典范模式,入选“山西省十大文化新地标”,单日最高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登双塔、赏牡丹、逛古园”的复合体验,正成为太原及周边“半日深度游”的首选。

从“永祚禅林”到“城市会客厅”:一座公园的700年光阴

双塔公园的故事,始于一场跨越明清的“信仰与匠心”。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太原士绅傅霖为补风水、兴文运,与儿子傅之谟募资始建永祚寺(取“永昭祚胤”之意),历时5年建成大雄宝殿、三圣阁等建筑,并主持修建了两座砖塔——文峰塔(旧塔)与宣文塔(新塔)。两塔均为13层,高约54.7米,以青砖仿木构砌筑,塔身为八角攒尖顶,檐角悬挂风铎,风动铃响,声传数里。此后400余年,双塔见证了太原城的兴衰:曾是学子赴考必拜的“文运塔”,是战火中幸存的“太原坐标”,更是如今“太原城市精神”的象征。

“双塔公园的独特,在于它‘古塔为核、公园为翼’的格局。”太原市文物局研究员张宏介绍,2019年起,太原对永祚寺周边进行生态修复与文化提升,将散落的文物点串联成线,打造“塔、寺、园、林”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这里不仅有600岁的古砖塔、400岁的明代牡丹,更有30万株乔木、10万平方米草坪——古迹不再是‘孤岛’,而是融入了城市的呼吸。”

漫步公园,青砖古塔与现代步道交错:南侧是开阔的健身广场,北侧是曲径通幽的竹林小径;东边是孩子奔跑的儿童乐园,西边是老人对弈的树荫凉亭。“小时候跟着爷爷来拜塔,现在带孩子来认砖雕。”65岁的太原市民王阿姨指着塔基上的“莲花座”说,“双塔没变,可公园更亲了。”

4条主题路线,穿越古今,邂逅不同的双塔

双塔公园占地广、功能全,核心区永祚寺与外围绿地有机融合。根据游客需求,推荐四条特色路线:

【文化探秘线】(适合历史爱好者/研学家庭)

目标:从双塔、古寺读懂太原的“文运密码”。

第一站:永祚寺山门:

山门匾额“永祚禅林”为明万历年间原物,两侧石狮雕刻古朴。入门即见“三圣阁”(明代建筑),阁内供奉西方三圣,梁枋间“旋子彩绘”虽历经风雨仍鲜艳;

第二站:双塔登临(文峰塔/宣文塔):

文峰塔为傅霖主持修建,宣文塔由其子傅之谟续建,两塔并立却风格微异——文峰塔收分明显,宣文塔更显修长。登顶可俯瞰太原城:“南看双塔凌霄,北望汾河如带,这才是太原的‘立体地图’。”导游小陈说;

彩蛋:参观“砖雕艺术展”(寺内西跨院),看明代“福”“寿”砖雕、莲花纹饰,感受古人“以砖为纸”的匠心。

【亲子休闲线】(适合带娃家庭/轻松遛弯)

目标:在古寺旁撒欢,让历史“软着陆”。

牡丹园(春季限定):

公园东南侧5000平方米牡丹园,种植红、粉、白等8个品种,4月花期时“塔影映花海”,是太原人“春日必打卡”;

儿童自然教育区:

设“植物迷宫”“昆虫观察箱”“古树认养牌”,孩子可认识国槐、银杏等本土树种,听志愿者讲“双塔下的生态故事”;

文创市集(周末开放):

手作摊位售卖“双塔”泥塑、砖雕书签、牡丹主题团扇,小朋友可体验“拓印古砖”(需家长陪同)。

【摄影创作线】(适合摄影爱好者)

目标:捕捉“古塔与城市”的光影诗。

晨雾中的双塔:6:00-7:00,薄雾漫过塔基,风铎轻响,青砖塔身若隐若现,自带水墨意境;

夕阳下的塔影:17:30-18:30,夕阳为双塔镀上金边,影子拉长在草坪上,适合拍“塔与人”的剪影;

夜灯里的禅意(夏季每周五、六19:00-21:00):双塔亮起暖黄灯带,配合“古寺晚钟”表演,光影与铃声交织。

【文化雅集线】(适合文艺青年/传统文化爱好者)

目标:在古寺参与“穿越时空”的文化活动。

“永祚讲堂”(每月第三个周六):邀请文史专家讲“双塔建造之谜”“明代太原科举史”;

古风游园会(传统节日):中秋拜月、端午投壶、春节写福,穿汉服可领“双塔书签”;

古琴雅集(每月最后一个周日):琴师在寺内古银杏下抚琴,琴音与塔铃共鸣。

行前必备:交通、服务与避坑指南【交通:如何抵达“太原的城市双眸”?】

自驾:导航“双塔公园”,太原市区出发约15分钟(8公里),景区设有5个停车场(收费5-10元/天);

公共交通:

地铁:2号线“南十方街站”B口出,步行10分钟;

公交:乘坐820路、836路至“双塔寺”站,下车即达;

骑行/步行:太原“滨河自行车道”串联双塔公园,可从汾河景区骑行直达。

【门票与体验:免费逛古寺,这些活动要预约】

门票:永祚寺免费开放(需预约,公众号“太原文博”);

特色体验:

“双塔登临”(需另购保险,10元/人,限65岁以下);

明代牡丹文化节(4月上旬,门票15元含讲解,赏“紫霞仙”等传统品种);

餐饮推荐:

公园内“塔下茶社”(人均30元,“双塔酥饼”“太原头脑”配茉莉花茶);

园区外“郝庄老街”(山西刀削面、过油肉,烟火气十足)。

【避坑提醒】

登塔注意!双塔楼梯狭窄陡峭,穿防滑鞋,老人儿童需家人陪同;

防踩坑!寺外流动摊贩兜售“古砖”“老物件”,多为仿品,文创店可买“双塔”冰箱贴、书签;

错峰出行!节假日上午9-11点人最多,建议早8点或下午3点后游览;

关注天气!春季多风,登塔需戴帽子;夏季备防晒,草坪区无遮挡。

游客故事:在这里,遇见太原的“塔下时光”

“爷爷,这个砖上的莲花和你讲的一样!”7岁的朵朵指着文峰塔基座的浮雕说。带孙女来研学的退休教师李爷爷介绍:“我小时候在附近上学,每天放学都来数塔砖;现在孙女来,我给她讲‘双塔镇文风’的传说——太原出了这么多院士、作家,或许就和这塔有关。”

摄影博主林女士则在夜灯时分拍到了“塔影落长廊”的绝景:“暖黄的灯光把双塔的影子投在红墙上,像两幅会动的剪纸画。发朋友圈后,好多在外地的太原人说‘看哭了,这就是家乡的味道’。”

结语:双塔不语,却守着太原的魂

暮色中,双塔的轮廓渐渐融入晚霞,健身广场传来孩子们的笑声,茶社里飘出茉莉花香。一位正在打太极的老者收势抬头:“我在双塔下打了30年拳,塔没变,可公园越来越亲,日子越来越美。”

正如太原市园林局负责人所说:“双塔公园不是简单的‘古迹+绿地’,而是要让历史‘可触摸’、文化‘可感知’、生活‘可融入’。从一座塔到一片园,从一段历史到一种日常,双塔守着的,是太原人‘不忘本来、面向未来’的底气。”

这个春天,不妨来双塔公园走一走:摸一摸明代砖塔的纹路,闻一闻牡丹园的芬芳,或是在塔下听一段太原故事——你会懂得,最动人的风景,从来都在“古”与“新”的相遇里。

(注:具体开放时间、活动信息以景区官方公众号“太原文博”“双塔公园”最新公告为准。)

记者手记:采访中,82岁的“双塔守护人”张大爷说:“我守了塔一辈子,最开心的不是游客多了,是孩子们愿意听塔的故事了。”从明代的文运祈愿到今天的城市绿心,双塔公园用400余年的光阴证明:最好的传承,是让历史“活”在百姓的生活里。文化认同,从一次认真的“塔下驻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