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高血压竟然还敢天天喝酒?
而且大多数都已经六十多岁了,高血压和饮酒可是一对“冤家”,经常碰面可能导致我们某些疾病风险提高,严重时甚至威胁我们的生命健康。
一、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饮酒,血压风险增加每天喝多少酒算超标?研究给出确切数据:不饮酒者,高血压风险降低11%;以摄入12克酒精为基准线,每递增12克,风险相应递增,24克增11%,36克增22%,48克增33%。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人会提问,偶尔喝一点,是不是没关系?
2024年6月12日,《Hypertension》发表了一篇研究。研究告诉我们,酒精和高血压风险的关系几乎是“喝得越多,风险越高”,没有所谓的安全剂量。就像往火里添柴,添得少火可能暂时不旺,但只要添了,温度就会上升。

研究发现,以每日摄入48克酒精为例,饮酒对男女健康风险影响有别。此时,女性健康风险增幅达33%,相较之下,男性风险仅提升27%。这或与女性体内酒精代谢酶含量相对匮乏,且激素水平存有差异紧密相连。
此二者或许是背后关键因素,使得情况呈现如此态势。所以姐妹们要特别注意,少量饮酒养生的说法对高血压患者并不适用,一旦超过12克,风险就会悄悄找上门。

为何酒精会致使血压攀升呢?
酒精在进入人体后,会对血管、神经等产生一系列作用,进而影响血压,具体的因果关联值得深入探究。酒精对血压产生影响,其作用机制主要涵盖三个方面。
酒精会使血管出现短暂收缩,恰似捏紧水管一般,管内压力增大,这时我们就有可能发生病理血压升高现象,如果我们正在服用相关降压药物,而酒精含有的物质可能使我们的药物出现发挥“失调”现象,使药效发散过快或药效消失,从而影响正常血压控制。长期饮酒会加重心脏负担,甚至引发心律失常,进一步威胁血压稳定。

酒精对血压的影响颇为独特,呈现出“先抑后扬”的矛盾态势。
起初它会抑制血压,随后却又促使其上扬,这种特性值得关注与研究。饮酒伊始,酒精会使外周血管短暂扩张,进而致使血压出现轻微下降态势。
然而,此效应犹如昙花一现,仅仅持续数小时便消失无踪。
随着酒精逐步代谢,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肾素分泌量增多。这一变化进而引发水钠潴留现象,最终导致血管阻力不断攀升。

此外,此种习惯更易引发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致使一氧化氮分泌减少,血管弹性降低,进而加速动脉硬化进程,严重影响血管健康。
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我们每天酒精摄入量超过25克,那我们的血压会出现明显升高现象,具体数据表现为收缩压会平均升高3-5个单位(mmHg),而我们的舒张压会升高1-3个单位。
高血压治疗依赖降压药物的精准调控,但酒精可能成为破坏这一平衡,酒精会干扰药物作用,降低其降压效果,或者使药效发散快,可能导致低血压现象。

更堪忧的是,酒精代谢所产生的乙醛,会直接损害心肌细胞,使心力衰竭的风险大幅攀升,对心脏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老年患者血管调节功能渐趋衰退,身体机能对血压的调控能力减弱。饮酒之后,他们极有可能出现低血压状况,或者遭遇血压急剧升高的险情,需格外留意。
此举不仅会使跌倒的可能性显著增加,还会大幅提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对健康构成不容忽视的潜在威胁。而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其血管对酒精的反应更为敏感,即使少量饮酒也可能导致血压显著升高。

给高血压朋友的建议,能不喝就不喝,不喝酒的人,高血压风险最低。
喝酒当天多测血压,如果发现血压明显升高,说明身体在“抗议”。聚会时可以用茶、果汁代替酒,既健康又显心意。
高血压管理是一场持久战,饮食、运动、用药、情绪,每个环节都重要。特别是老年患者群体,长期饮酒极有可能诱发诸多意外风险。酒精对他们本就脆弱的身体影响更大,意外一旦发生,后果往往不堪设想,需格外警惕。
二、高血压患者饮酒可能会出现5种情况第一种:血压剧烈波动,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
酒精一旦侵入人体,即刻触发一系列盘根错节的生理反应。它好似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人体内部激起层层涟漪,引发种种连锁效应。这些反应相互交织,最终致使血压产生剧烈的波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饮酒初期,酒精中的乙醇成分会使血管扩张,引起血压短暂下降,幅度可达5 - 10mmHg。这一现象可能让部分患者误以为饮酒有助于降低血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酒精在代谢过程中会由原本的乙醇物质转化为乙醛物质,这种物质会使我们的神经变得兴奋,而这种兴奋状态会影响我们的血管运作功能。
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会使血管收缩,同时心率显著加快,可飙升至每分钟100次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收缩压会急剧上升,幅度可达20 - 30mmHg。例如,原本血压为150/90mmHg的患者,饮酒后血压可能迅速升至180/110mmHg。

这种血压的大幅波动对60岁左右的高血压患者极为危险。
随着年岁递增,血管的弹性亦渐趋降低,血管壁恰似老化的橡皮管,变得愈发脆弱不堪,在岁月的侵蚀下,难以再维持往昔的坚韧与柔韧。血压的一涨一缩,会使血管承受巨大的压力,容易引发血管破裂。

第二种:损害心脏功能,引发心律失常及心肌病变
饮酒对心脏功能的影响不容小觑,可能心肌细胞的生理机能会发生改变,其收缩能力会随之减弱,这无疑会对心脏的正常运转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为维系身体各器官的正常血液供给,心脏无奈之下,只得加快跳动频率,以此弥补收缩力的匮乏,确保机体血液循环的稳定运行。
正常情况下,心率约为每分钟70次,饮酒后可能飙升至120次以上。

对于原本就罹患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而言,此般状况恰似“小马拉大车”,心脏负荷过重,恰似羸弱之马难负重载,健康面临严峻挑战。
若心脏长时间处于高负荷运转的状态,心肌会持续承受较大压力。
久而久之,便易引发心肌肥厚这一不良状况。心肌肥厚之时,心脏舒张功能会受到限制,致使心脏正常充盈受阻。如此一来,心脏负担将进一步加重,影响心脏正常运转。

更为严峻的现实是,倘若长期过度饮酒,极有概率诱发酒精性心肌病。
饮酒当有节制,莫让健康在无度中受损。这一健康隐患不容小觑,需对饮酒行为加以节制,以维护心脏健康。
患此病症时,心脏宛如被吹胀的气球般渐渐扩张,心肌细胞亦出现变性、坏死之象,致使心脏泵血功能遭受严重损害。患者会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无法平卧,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第三种:影响脑部健康,导致脑出血或脑梗塞
饮酒之后,不少人次日会头痛。这绝非寻常“宿醉”反应,实则是血压急剧波动向人们发出的警示,意味着脑血管已遭受损害。
血压若急剧波动,脑血管便会承受远超平常的压力。这突如其来的压力,如同巨石压顶,威胁着脑血管的健康。
这种状况下,脑血管极易出现破裂或堵塞的情况,严重威胁脑部健康。

酒精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流动变得缓慢,如同“粥”一样难以顺畅流通。
与此同时,血压的波动起伏会对脑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致使血管壁变得粗糙,增加血液黏稠度,使得血栓更易形成,严重威胁脑血管健康。血栓一旦脱落,会随着血液流动堵塞脑血管,导致脑梗塞。
患者会出现一侧肢体无力、麻木、说话不利索等症状。而脑血管在高压作用下破裂,则会导致脑出血,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如同“戴了紧箍咒”,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迅速陷入昏迷。

60岁左右的高血压患者,脑血管本身就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硬化和退行性改变,弹性降低,对血压波动的耐受能力下降。
酒精的刺激无疑会进一步增加脑血管破裂和堵塞的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第四种:干扰药物作用,降低降压药疗效
众多年届花甲的高血压患者,往往需长期借助降压药之力,以实现血压的稳定控制。他们在与高血压的持久战中,降压药成为维持健康不可或缺的“战友”。
饮酒对降压药疗效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酒精会干扰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极大程度上降低药效,严重影响降压效果,高血压患者切不可掉以轻心。酒精进入人体之后,主要于肝脏处进行代谢。肝脏宛如一座“生化工厂”,承担着分解酒精、转化物质的重任,保障着身体内环境的稳定与平衡。

肝脏内的酶系统在机体代谢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它不仅会参与酒精的代谢过程,而且对降压药的代谢也会产生影响,进而干扰药物在体内的正常作用。
酒精具有诱导肝脏中酶活性增强之效,会促使降压药于肝脏内的代谢进程显著加快,这可能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正常作用,不利于血压的稳定控制。这样一来,血液中降压药的有效浓度会迅速降低,导致降压效果大打折扣。

高血压患者饮酒后,降压药的有效率会降低,原本服用降压药后血压能够得到较好控制的患者,饮酒后血压可能会再次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酒精或会与部分降压药产生相互作用,进而提升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服药期间需格外留意酒精与药物间的潜在影响,保障用药安全。

第五种:加重肝脏负担,引发肝脏疾病
肝脏是机体重要的分解代谢器官,而酒精的代谢过程,主要便是在肝脏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凸显了肝脏在应对酒精摄入时的关键作用。60岁左右的人,肝脏功能已经逐渐衰退,代谢能力明显下降,仅为年轻人的1/3左右。
若每日摄入25克酒精,且这种情况持续达3个月之久,便极有可能诱发脂肪肝。肝脏部位的脂肪堆积过多时,这些脂肪物质会进入肝脏细胞内,肝脏细胞聚集大量脂肪,导致细胞正常运转代谢功能受到影响,进一步影响正常的器官生理功能。

倘若持续饮酒,5年之后,预计约10%的人会罹患酒精性肝炎。此等风险不可小觑,节制饮酒方为维护健康之良策。酒精性肝炎会导致肝脏细胞炎症损伤,出现肝功能异常,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
长期过量饮酒危害极大。若持续饮酒达10年以上,肝硬化风险将急剧攀升,直接飙升至30%之高。大家需警惕饮酒过量带来的健康隐患。肝硬化乃严重肝脏疾患,其肝脏结构出现永久性异变,正常肝细胞为纤维组织所取代。

如此一来,肝脏功能遭受严重损害,对人体健康威胁颇大。
患者可能会遭遇腹水、门静脉高压等棘手状况,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这类严重并发症出现,这些病症相互交织,极大地危及患者生命健康。
对于60岁左右的高血压患者来说,肝脏不仅要承担代谢酒精的重任,还要代谢降压药等其他药物,双重负担会使肝功能损伤的速度加快一倍。
而肝脏又是一个“沉默器官”,早期损伤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脸黄、肚子胀、脚肿等明显症状时,可能已经发展到了肝硬化晚期,治疗难度大大增加。

对于年届花甲的高血压患者而言,饮酒潜藏着众多严重的健康隐患。
此时身体机能下降,血压本就不稳定,酒精刺激更会加剧风险,务必谨慎对待饮酒问题。

为求康健与长寿,我们需有所节制。
饮酒虽有时能添乐趣,但从长远健康计,当尽力削减饮酒量,乃至彻底戒除,如此方有益于身心。若实在难以戒酒,男性每天酒精摄入量应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且避免空腹饮酒,饮酒后密切监测血压。
文献参考:[1] 《天天喝酒的人会得什么病?研究发现:经常喝酒最伤这2个器官!》. 健康时报 2023年10月07日
[2] 《过年了,跟血压高的人聊聊喝酒的事情,一定要当回事儿!》.医脉通心血管 2025年0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