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帝的时候,有个姓陈的人,因为得罪了一位大人物,就辞职回家了。老家的房子,早已经破败不堪,所以他把房子拆了,重新盖了一遍。自从搬入新居,陈县令每到深夜,都能听到房顶上传来的哭声。这哭声很奇怪,像是鸟叫,又像是人叫,断断续续的。

连日如此,这天夜里,陈县令终于忍耐不住,取弓出外一看,却见一只怪鸟立在大殿顶上,啼哭之声正是从它口中发出。他张弓,对着那只怪鸟就是一箭,那只怪鸟扇动翅膀,将箭矢击飞。他大喝一声:“哪里来的妖怪,竟敢到我家来撒野。”从此以后,那只怪鸟就再也不叫了。

然而,过了两日午夜,陈县令突然被一阵类似于茅厕的恶臭熏醒。他妻子也闻到了,连忙坐起来,捂住鼻子。这股臭味足足持续了一炷香的时间,才是彻底的消失。陈县令有些疑惑,这茅坑靠着后墙,离卧房有十多丈远,臭气怎么也传不过来,难道又是那只怪鸟搞的鬼?

他提着弓,绕着屋子转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异常。到了后来,他抬起头来,对着院子里破口大骂,却无济于事,每天晚上,他都能闻到一股恶臭。陈县令知道是妖魔鬼怪作祟,便到了高处,请这位隐士下山。隐士来到陈家后,从怀中掏出一只小木偶放在地上,然后那小木偶在屋前屋后跑来跑去,最后停在了茅坑边上。

隐士把小木人捡起来,放在口袋里,然后告诉陈县令:"茅坑里有只鸟的骨头,它在作怪。"陈县令说:"要不要我把茅坑搬走?"隐士笑道:“不但要移走茅厕,而且要将这只鸟的骨头挖出,埋入山中,否则,家里人的身体就不好了。”

陈县令让人搬开了茅厕,又挖开了一丈八寸,才挖出了那只鸟的骨架。隐士把这些鸟的骨架拼在一起,他的身体比一只山羊还大。隐士答道:“这是一只古老的火鸟,它是守卫鬼门关和啄食灵魂的。”后来地府发生叛乱,此鸟身死,尸骨埋葬。隐士将骸骨收起,选了后山南面向阳的一处山坡,将骸骨安葬。

六个月以后,陈县令进山打猎,不幸遇上狼群,被狼群袭击。他一边后退,一边不停地射箭,直到所有的箭矢都射完了,他才停了下来。就在这时,只听得一声鸟鸣,一只巨大的怪鸟从空中俯冲而下,惊得群狼四散奔逃。陈县令一眼就认出了这只怪鸟,正是那只怪鸟,专门吞噬魂魄,他连忙跪倒在地,对着那只怪鸟跪下磕头。

后来,很多村民遇到危险,都是这只怪鸟出手相助。他们找了陈县令商议给这只怪鸟建了一个小庙,定期祭祀。于是大伙儿凑钱,在那只怪鸟尸体所在的位置,建了一个小小的庙宇。从此以后,村民们上山前,都要去小庙里拜一拜,收获满满,狩猎满载而归,再也没有什么危险了。

大约两年后,刺史带着他的部下到这里来打猎了。这位郡守横行霸道,民怨沸腾。那只怪鸟不知从何处飞来,将他一只眼睛啄瞎。太守一怒之下,将那座小庙一把火烧了,从此不许再为这只怪鸟修建庙宇。后来,那只怪鸟飞入衙门,啄死了刺史。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都拍手叫好。从那以后,那只怪鸟就再也没有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