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房企降价绝对是一门技术, 如何体面地降价?

但凡降价降出新闻的开发商,都有一种“借了高利贷”的逃生感。Duang一下降价30%,任何一个购房者,哪怕再有修养,都会在

但凡降价降出新闻的开发商,都有一种“借了高利贷”的逃生感。

Duang一下降价30%,任何一个购房者,哪怕再有修养,都会在心里问候开发商老母,忍不住的就去售楼部手动处理了。

很多人觉得,买房人的觉悟实在太低了,和股民根本没法比。股民套牢了一般就是默默割肉,关灯吃面,泪水顺着脸颊流到面汤里,苦咸苦咸的。

股民们最多跑到网上发泄一下,从来没见他们跑出来维权。

关键可能在于股市节奏控制的好。一个月降5%,温水煮青蛙,半年之后效果同样显著,大家都被套牢。

开发商为什么总喜欢duang一下呢?

一次性降到位,其实效果最好。每个月降5%,给人的感觉是,你很经操啊,再等等,说不定还有便宜占。

既要有极度震撼的效果,又不能吸引老业主殷切的目光,所以降价这件事,就有相当技术含量。

降价,售楼部被砸,很悲伤。但更悲伤的是降价了,连个砸售楼部的都没有,完完全全被市场无视。

所以,涨价是一门艺术,降价绝对是一门技术。

在开发商眼里,永远都没有降价一说,有且只有特价房、老带新特别奖励、房源秒杀、N盘联动……

关于降价,开发商往往有很多说辞,目的只有一个,自己绝对不是降价,这些促销都是极度临时的优惠,过了这个村绝对没这个店。

常见的招数如:

1、特价房。在市场下行周期,一众楼盘短兵相接争抢有限的客户,特价房成为诸多开发商撬开楼市僵局的惯用“武器”。

2、抵账房。工程抵款或者供应商抵款单位,比实际之前购买的房源价格要少几个点,客户买到真正实惠。

3、抽大奖百分百中奖。抽奖直接房价减去中奖金额。

4、高层接待日。董事长、总经理驻扎案场,当天成交客户可以获得特批优惠。

5、内部员工优惠。购房者以员工名义购买,享受员工价。

6、团购。团购的折扣一般是特殊设置的,所以对人数、房源也有相当的要求,按照行规,一般不会是最好的景观面、朝向的户型面积段。

7、限时优惠。比如有人退房、集团周年庆、老板过生日普天同庆等等。然后你会发现,这老板一年365天,有364天在过生日。

8、巧立名目。上海有个楼盘,十一期间购房送宝马X1。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番说辞巧如花,但最终压轴的只有一句:不想要车,就抵22万房款!

有几个人会在售楼部买车的?你看,这价降的就比较有技术,不仅砸出了水花,也没人来砸售楼部,皆大欢喜。

不过,这些招数说到底,还是很直接的“价格型促销”,所谓的体面,更多是规避前期业主闹事。

有没有更体面的做法?

【上策】拿装修溢价开刀

捆绑装修的新房,装修就是“溢价”,也是市场价和民生价的差额。而所谓捆绑的装修,就是这轮房价失真最典型的呈现。

不妨多给市场几个装修包选择。

同样2万的毛坯价格,3000块、2800块、2500块,几种装修包,丰俭由人。装修标准不一,老业主无话可说,避免原高价购房者发飙、砸售楼部。

这样做,既达到降价促销的功效,拿溢价最大的部分开刀,保留所剩无几的体面,优雅的降价跑量快速回笼资金,甚至一不小心还能创新已经饱受诟病的“装修捆绑”,搞不好就是正面典型。

【中策】以品质代替价格

也别明着降价,甚至可以把房价再升高些,但实际卖的房不一样了。

原来卖3000元一平方时,是由名不见经传的工程师设计的,很土,现在请贝聿铭来设计;原来请较能省材料的包工头施工,现在由中建三局原装队伍施工。

配方升级了,但价格不怎么涨,这也算降价,而且是良心降价。

这对购房者是最良心的,但是实施起来很难,毕竟生意人要的是利润,所以这也只能算是中策。

【下策】免除物管费

搞房地产开发赚了钱,就拿出一部分来补贴物业管理,多好。老百姓有钱购房,但不能购了房一辈子给物业管理公司打工,你给他免了物业管理费,老百姓也会觉得得到了实惠。

这也是降价的一种手段。对买房人来说,蝇头小利也是真实惠。

欢迎留言说说你买房时遇到的降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