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未来十年工程类岗位每年新增空缺高达186,500个!岗位平均薪资高达97,310美金(约71万人民币),碾压全美大部分职业。

美国劳工统计局
对设计生而言,谁掌握了工程思维,谁就能杀入高薪赛道。这也是为什么设计工程一跃成为全球申请最火爆的设计专业之一。
但同样都是“设计工程”,像皇艺、格艺这类艺术院校更强调项目的思辨性与批判性,鼓励学生从社会结构、文化议题等宏观视角出发,探讨性别、环保、公共福祉等复杂命题,更适合想要深耕学术的同学。
而哈佛、代尔夫特理工等综合类大学则更注重跨学科协作与工程导向的实践能力,有丰富的校企合作项目,强调设计的落地,更适合希望毕业后迅速进入行业的同学。
下面我们展开讲讲。
|本期分享导师|

Lucia
汉艺国际教育 工业交互学部 工业交互设计讲师
-教育经历-
米兰理工大学 设计学院 设计与工程 理学硕士
北京林业大学 木材科学与工程(家具设计与制造方向) 工科学士
-工作经历-
海沃氏家具(上海)有限公司 Haworth Furniture (Shanghai) Co. Ltd, 投标方案设计
北京梅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产品设计师
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互设计师
5年一线作品集辅导经验,指导学员录取纽约大学、米兰理工大学、皇家艺术学院、伦敦艺术大学、爱丁堡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阿尔托大学、
格拉斯哥大学、金斯顿大学、普瑞特艺术设计学院、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等名校offer;
指导学员获得红点奖、iF、A'Design等国际大奖
-教学特点-
专注工业交互与用户体验设计前沿方向,覆盖智能硬件交互、服务设计、产品系统开发三大领域。
基于用户行为分析模型、交互原型开发效率、产品可用性测试等核心指标,定制科学化培养方案,作品集完成周期缩短35%,精准对接企业实战需求与院校研究方向。
整合工程、心理学、商业策略 多学科资源,强化可持续设计与社会创新视角,双轨制护航留学申请与名企就业,成功率同比提升60%。
-适合学员-
复合背景人才:需平衡留学、保研、职业转型的多线程规划者,擅长跨领域资源整合与时间管理;
工具进阶派:已掌握Figma、SolidWorks、Axure等工具,但需提升用户研究、服务设计、产品系统思维等核心竞争力的实践者。
#1研究方向:综合类偏实用,艺术类偏思辨在综合类院校,设计工程主要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带有强烈的公共服务或技术革新导向。研究方向紧密围绕气候变化、城市可持续性、公共卫生、社会公平、未来交通等全球性挑战。
以香港大学的创新设计与技术工程(IDT)为例,由工程、建筑、教育三大学院联合上课,覆盖计算机应用、智能化系统、硬件交互设计等多个技术方向,学生不仅要具备工程逻辑,还要有系统思维和社会洞察力。
汉艺R同学本科工业设计,在IDT读研时选修了土木课程,逐步建立起对城市交通的认知,他开始理解如何通过合理设计城市主干道来缓解交通拥堵,而这些内容很难在艺术类院校中习得。

汉艺R同学在港大就读时提供的照片
这类专业适合想转机械、计算机的设计生,在申请时,作品集中要强调技术性、商业性和落地性,同时体现社会责任感。
拿下哈佛大学设计工程offer的H同学,他作品集中的小组项目《GITD》就是一款围绕心肺复苏的医疗产品,团队结合医疗需求、社会现状、产品结构/功能设计等,给出了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该项目还拿下了红点奖。

汉艺H同学所在小组项目《GITD》 H同学 获 哈佛大学 Design Engineering MDE offer
艺术类院校的设计工程一般被称为:未来设计、思辨设计、跨学科设计、设计创新等,它们关注的不是当下的技术落地,而是通过设计介入未来科技、人类生活,所以会体现出一定的批判性与思辨性。
以格艺的设计创新专业为例,它引导学生解决更意识形态化/公益性的问题,比如弱势群体的生活处境、医疗患者、社会福利机构等,也不要求学生马上给出解决方案,而是要去理解现象背后的成因,更强调设计过程。
汉艺Z同学就读于格艺设计创新:服务设计方向,她曾参与到与当地建筑集团的合作中,项目焦距于在招聘时对女性存在潜在性别歧视问题,通过设计引导企业反思那些被忽视的性别问题,进而得到改变。

Z同学在格拉做的小组合作项目 用乐高做故事版
这类专业更适合关注社会议题、擅长沟通协作,愿意从更广阔的视角重新定义设计的同学。
申请这类专业时,作品集中要体现出你对未来的创想。L同学在项目中提出的问题:是否可以将快时尚制造出的废弃衣物转化为建筑材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
她虽然没有给出一个能立即落地的解决方案,但体现出对未来社会的愿景与价值判断,最后L同学拿下了皇艺设计实践的offer。

汉艺L同学 获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 Design Inno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MDes offer
#2教学风格:综合类偏工程,艺术类偏创意综合类院校最大优势在于其成熟的理工科和商学院资源,往往拥有完整的学科体系,能为同学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跨学科平台。
学生的背景极为多元,设计生只占整个班级的一小部分,你会和机械、电子、化学工程、计算机、航天背景的同学一起上课,课堂内容也会随之往理工科方向倾斜,整体的学习氛围更加严谨和落地。
以哈佛大学的设计工程为例,同学可以利用工程学院、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甚至肯尼迪政府学院的顶尖资源和师资。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则以其强大的工程学背景为根基,同学们能学到如何将严谨的工程方法与设计思维结合,在真实的商业和技术约束下工作。

汉艺学员 H同学作品 获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集成产品设计 MSc offer
艺术类院校的核心优势是艺术氛围和创意感更强。比如伦艺工业5.0,该专业更重视艺术和技术的深度融合,学生们要通过工程、编程等技术将自己的创意展示出来,圣马丁的教学风格很偏“鼓励式”,老师不会轻易否定任何一个学生的作品。

汉艺X同学在伦艺工业5.0就读时提供的学生作品照片
再比如皇艺的设计未来,学生能有机会通过设计解决全球环境、文化和社会等问题,鼓励学生提出关于颠覆性创新、设计伦理、设计弹性、共同价值观、未来预测和安全设计的“大问题”。

Z同学部分作品集项目 获 皇家艺术学院 设计未来 MDes offer
所以艺术类院校的优势在于提供给学生一个开放、充满艺术张力的环境,在这一背景下再与工程相结合。
#3产出形式:综合类更落地,艺术类更自由综合类院校的教学过程通常是:发现问题→研究→技术开发→原型测试→商业模式构建,课程中包含数据分析、技术课程、项目管理、团队协作训练等
毕业设计或项目产出通常是一个高度功能化的原型,附有详细的技术可行性分析、用户测试报告和商业模式画布,所以学生的自由度并不高。
帝国理工&皇艺开设的IDE大部分时间都在工程学院上课,所以即便有皇艺的参与,但项目总体上还是偏理工,设计生做的也多是硬件设计,汉艺Z同学在皇艺&帝国理工IDE就读时分享,他需要学习如何绘制电路板,项目也都倾向于工程或研发类的实际产出。

汉艺学员Z同学就读于皇艺&帝国理工IDE 提供的照片
艺术类院校的产出形式非常自由,可能是一个交互艺术装置、一个思辨性的设计原型、一部探讨人机关系的影片,或一套旨在激发辩论的未来情境提案。过程的反思与概念的深度,通常与最终成品一样重要。
汉艺Z同学在格艺就读时表示,她的设计思维被打破了很多次,有个业内大牛在带领学生上课时要求产出模块化设计,Z同学问对成品有什么要求,大牛让她enjoy这个过程就好,形式不限。

Z同学提供的格艺studio照片
目前全球头部院校都在积极开设设计工程类专业,这也是未来同学们就业的红海所在,所以竞争可想而知也会更加激烈。
同学们在申请综合类院校时,作品集应重点体现工程逻辑、技术实现、编程能力等理工科素养;而在申请艺术类院校时,则要突出工程与创意的融合,并展示你对未来社会、科技、人类生活的思考与想象。
但无论你选择哪种路径,设计工程的核心始终是解决问题。不同的是,有的强调落地与技术可行性,有的更重视价值立场与未来视角。真正打动院校的,不是你掌握了多少软件,而是你如何用“设计”回应这个复杂的世界。
如果你有更多关于设计工程专业的疑问,欢迎私信康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