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张可盈新剧翻车炸锅!玫红眼影演知青,星二代的资源泡沫该戳破了

“这哪是知青?分明是网红穿越去拍戏!”2025年11月,央视八套年代剧《依依向北风》刚开播就因星二代张可盈的表现陷入争议

“这哪是知青?分明是网红穿越去拍戏!”2025年11月,央视八套年代剧《依依向北风》刚开播就因星二代张可盈的表现陷入争议。剧中她顶着玫红色眼影、精致眉妆在黄土坡上演绎知青,与满脸沧桑的群演形成刺眼反差,哭戏时 “仰头张嘴流泪” 的程式化表演更被嘲 “演技灾难”,让 “资源咖” 与 “实力不配位” 的行业老问题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

作为央视重点推出的知青题材剧,《依依向北风》本凭 “年代情怀” 自带期待值,开播首集收视率便冲至 3.1%。但张可盈饰演的女二号曲芳菲一登场,就彻底打破了这份质感。

镜头里的她,粗黑眼线勾勒得格外锐利,眼窝处的亮玫红色眼影在昏黄的年代滤镜中格外扎眼,双眼皮贴痕迹清晰可见,亮面口红更是与70年代物资匮乏的背景严重脱节。更讽刺的是,她的知青服崭新笔挺,与其他演员带着磨损感的服饰形成鲜明对比,有观众在弹幕吐槽:“这是 cosplay 还是拍戏?周围人都灰头土脸,就她单独开了美颜”。

妆容违和只是开胃菜,演技短板才是真正的 “败笔”。剧中曲芳菲得知心上人被姐姐喜欢时,张可盈的演绎堪称 “五官乱飞”——猛地仰头、瞪眼张嘴、眼泪汹涌而出,粉底被冲得划出白痕,却丝毫不见角色该有的失落与挣扎,被观众评为 “疼痛青春海报式表演”。而在难产离世的关键戏份中,她全程表情平淡,未能传递出绝望与不甘,让观众直呼 “共情失败”。

对比之下,同剧演员的付出更显讽刺:女主角菅纫姿为演赤脚医生苦练针灸,指尖磨出厚茧;鲁诺为还原农活状态拍戏时受伤缝针。反观张可盈,所谓的 “角色准备” 只是剪掉长发晒黑皮肤,却连贴合年代的妆容都不愿妥协。剧集开播三天,收视率便从3.1% 跌至2.5%,豆瓣评分仅6.8分,“看见她就快进” 的评论获赞数千。

这场争议的核心,从来不止是演技,更是 “星二代” 自带的资源特权。作为国家一级演员张凯丽的女儿,张可盈的演艺之路堪称 “开了外挂”:6岁登央视舞台,高一参演音乐剧,高考被中戏、上戏四校联录,毕业后以第一名成绩进入北京人艺,起点远超普通演员。

出道六年,她从未缺过大制作资源:《老酒馆》里搭戏陈宝国,《幸福到万家》中与赵丽颖演对手戏,如今更是稳坐央视年代剧女二号。即便《老酒馆》时就因 “乞丐妆太精致” 遭批,资源却丝毫不受影响,手中仍握有《人之初》《心诉》等6部待播剧,即将开启 “霸屏模式”

张凯丽的 “托举” 痕迹清晰可见。母女俩曾合体录制综艺《妈妈,你真好看》刷存在感,张凯丽早年更在《花儿与少年》中直言 “我女儿唱歌特别好”,为其铺路意图明显。此次《依依向北风》能拿下黄金档资源,业内人士透露 “离不开张凯丽的人脉运作”,但硬捧的结果却是反噬——张凯丽近年因 “演技套路化” 口碑下滑,如今又因女儿的争议被骂 “消耗老戏骨滤镜”。

更尴尬的是,张可盈并非没有过机会。《幸福到万家》中 “何幸运” 一角曾让她提名金鹰奖,河边打电话的破碎感表演一度让观众淡化 “星二代” 标签。但她没能抓住机会沉淀,反而在《依依向北风》中暴露更多短板,印证了 “角色红利而非实力” 的真相。

张可盈的困境,只是内娱星二代 “资源泡沫” 的冰山一角。翻开近年影视剧演员表,“爹妈铺路” 的痕迹随处可见,可实力却往往撑不起角色重量。

吴刚之子吴羽卿的出道之路堪称 “顶配”。非表演科班出身的他,刚入行就参演现象级剧《狂飙》,饰演成年高晓晨。可他的表演全程 “用力过猛”:骑摩托时僵硬如木偶,情绪爆发全靠瞪眼咆哮,被观众嘲为 “咆哮帝 2.0”,甚至连累父亲吴刚的口碑受损。即便如此,他仍能接连参演《梦中的那片海》《围猎》等作品,资源远超同龄新人。

张光北之女张思乐的资源同样逆天。中戏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还获纽约电影学院深造机会,出道便参演《觉醒年代》这样的爆款剧。可她饰演的柳眉,本该是端庄温婉的大家闺秀,却被演成了泼辣无礼的模样,表情夸张、台词生硬,被评为 “全剧最大败笔”。后续在《巡回检查组》中挑战 “美女作家”,又因演技僵硬成了表情包素材。

闫妮之女邹元清、陈小艺之子刘恒甫等星二代,也都循着 “父母带飞” 的路径出道,手握《突围》《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等优质资源,却始终未能交出令人信服的表演。观众的不满并非针对 “星二代” 身份,而是反感 “占着优质资源却敷衍了事”——当普通演员为一个小角色挤破头时,他们却能靠血缘轻松拿下关键戏份,最终还毁了作品。

这些案例证明:星二代的光环顶多是 “敲门砖”,真正的通行证永远是实力。而且观众们反感的从来不是 “有背景”,而是 “有背景却不努力”;不是 “起点高”,而是 “占着高位却不成长”。例如王馥荔儿子王骁、杨立新的儿子杨玏等优秀演员的表现,观众们连连称赞。

从《老酒馆》到《依依向北风》,六年时间足以让一个演员完成蜕变,可张可盈们却仍在 “资源泡沫” 里打转。他们忘了,张凯丽的光环来自《渴望》的刘慧芳,陈宝国的地位源于无数经典角色,父辈的成就从不是子孙躺平的资本。

内娱从不缺 “星二代”,但缺的是肯放下身段、沉心打磨的 “星二代”;从不缺资源,缺的是 “让角色匹配实力” 的公平。当张可盈们愿意卸下精致妆容,真正走进知青的生活;当资本愿意把机会交给 “有演技无背景” 的新人,行业才能真正焕发生机。

毕竟,观众最终记住的,永远是屏幕上鲜活的角色,而非演员背后的血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