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TCL华星全球显示生态大会(DTC 2025)上,TCL印刷显示产品再次上新:Real Stripe RGB OLED手机显示(5.65")、全球最高PPI Real RGB玻璃基OLED显示(2.56")、全球首款分区分频OLED平板显示(13.2")等产品。这些产品充分展示了TCL在印刷显示和OLED技术领域的新突破。
业内人士指出,相对于2014年印刷显示展品聚焦于大尺寸(如65英寸)和中尺寸(如10英寸到20+英寸),这次展示的超高PPI小尺寸产品更具“商业化”看点,亦凸显了TCL印刷显示从以“技术验证”为主,向寻求规模化市场突破新阶段的“转折”。
领先三星,做就要做更强的屏
据悉,TCL华星发布的全球首款印刷显示Real Stripe RGB OLED手机显示(5.65")拥有390 PPI的高精度分辨率。其采用一个像素拥有完整红、绿、蓝三个亚像素的技术。从实验室数据看,其视觉分辨率等效于三星等企业钻石排列的490 PPI产品,充分体现了印刷显示的优势。

首先,从分辨率角度看,全RGB像素排列回归1:1:1的RGB结构,不需要传统钻石排列必然产生的子像素复用,进而避免了斜线模糊、彩边等问题,在色彩饱和度上也更容易实现更高的效果。其实际视觉分辨率较传统钻石或类钻石排列方式提升约20%至30%。目前,Real RGB技术已成为手机屏幕市场的高端竞争焦点,这也意味着三星等依靠钻石排列建立的专利壁垒正在失效。钻石像素结构OLED正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苹果iPhone和三星智能手机等高端机型的传统RGB OLED技术。业内认为,全RGB技术的普及,将是一次针对三星钻石排列前期市场优势的“总清算”。
其次,TCL华星崭新的印刷工艺也带来了成本优势。一方面,印刷显示无需昂贵的高精密耗材FMM掩膜板,同时也大幅减少了真空制程步骤,OLED材料利用率也将大幅提升,显著降低了OLED面板制备的工艺复杂度和耗材消耗,从而带来成本优势。另一方面,耗材节约和真空工艺简化,也为整条产业链带来低碳优势。TCL华星测算表明,T12印刷OLED G5.5代线的数据显示,印刷OLED仅通过大幅减少真空制程,一年设备能耗即可节约3亿至4亿度电。此外,OLED材料更节约、无需FMM也可减少上游部件的能耗成本,这体现了印刷显示的“更低生态成本优势”。
此外,印刷显示还具有寿命优势。印刷OLED工艺对基板面积的利用效率更高,开口率是蒸镀OLED的2至3倍。这可以在同等亮度需求下实现更低的电流密度,进而延长寿命;或在同等寿命与电流密度下实现更高的亮度。目前,OLED显示产品在HDR效果的峰值亮度上仍不能媲美LCD,印刷显示技术有望改善这一点。
“效果更好,还更便宜、更环保——印刷OLED的领先不是单点的突破,而是立体超越。”业内人士指出,通过12年努力探索,TCL华星已经将印刷显示的产业升级大道彻底打开。
两大产线齐扩张,印刷显示发展进入新阶段
2025年10月21日,全球首条8.6代印刷OLED产线在广州动工,被命名为TCL华星t8项目。据悉,其总投资高达约295亿元,每月可加工8.6代(尺寸2290mm×2620mm)玻璃基板2.25万片,预计2027年四季度实现量产。该产线开工日期较此前规划提前一个月,充分体现了TCL华星在自主印刷显示技术上的高度自信。该产线整体投资折合每片玻璃基板成本,比传统蒸镀OLED面板低约三分之一。

此前,TCL华星武汉T12 5.5代线已启动扩产,产能将从目前的每月3000片玻璃基板提升至9000片。进一步的扩产不仅是为了验证量产技术、工艺与流程效率,更是为了进一步打开印刷显示OLED的应用市场。业内人士分析认为,5.5代和8.6代线同步扩张,也有利于TCL华星更灵活地提供从小尺寸到中大尺寸的OLED印刷显示产品。
从市场需求角度看,2024年底武汉5.5代线量产已实现印刷显示商用的“零的突破”,但主要集中在医疗显示等“小批量”的专业领域。未来获得第一个规模化客户将是印刷OLED的“市场化”关键节点。
然而,下游终端市场,如手机、平板、IT等,客户厂商对面板的采购都遵循“规模原则”。例如,一款型号的手机销量以千万为单位。即便一款手机采用两种屏幕,也需要厂商能够在年度内供应千万片以上面板。手机或IT等企业不太可能为小批量面板提供专门的终端产品型号。
据悉,5.5代线玻璃基板可切割8片27英寸面板或24片14英寸面板。而TCL华星武汉T12线初期每月仅具备3000片玻璃基板投入能力。如果切割PC显示器用的27英寸面板,全年产能不过28万余片。考虑到成品率和良率问题,实际产能更少。这样的供给能力甚至无法支撑一个品牌的一个高端型号落地。
例如,近期媒体报道,正在建设中的京东方成都8.6代OLED面板生产线(B16)首个大客户落地——华硕将采购用于14英寸笔记本的OLED面板,预计OPPO的智能手机也将使用该面板,目前合同订单量约为1000万台。即“IT需要百万、手机需要千万”级别的供给能力,面板线才能打开商用新天地。
这也是TCL在建设8.6代印刷OLED线的同时,还在扩产5.5代线的原因。虽然5.5代线每月9000片基板依然不算多,但如果用于全球首款Real Stripe RGB OLED手机显示(5.65")的供给,折合年产量约1500万片,这是一个可以支撑起一个高端手机型号的供给量。
业内分析认为,TCL华星印刷显示的样品展示从2024年以中尺寸为主,到今年展出手机小尺寸屏,不仅体现了其印刷显示的极限分辨率能力,也有通过进一步玻璃基板扩产与小尺寸切割结合,推出并落地一款大规模应用终端的考量。如果在2027年印刷OLED 8.6代T8线量产前,5.5代T12线能通过优化产品组合和不断提升玻璃基板投放能力,实现千万级终端订单出货,这将是一个印刷显示的“质变里程碑”:即从技术原理、量产可行、小批量试制,到规模市场的全面打开。
抢抓高端稀有品类,印刷显示量产落地规划鲜明
量产落地是TCL华星印刷显示目前的关键一步。在DTC 2025大会上,TCL科技首席技术官、TCL华星首席技术官闫晓林透露,TCL华星5.5代印刷OLED面板生产线(t12项目)明年出货量可达百万片量级。

TCL华星CEO赵军则表示:“公司与设备厂商紧密合作,针对喷墨打印OLED的像素结构进行了优化,成功开发出可应用于高端智能手机的技术。公司重组了材料供应商和器件系统,性能比现有系统提升了两到三倍。”此前消息显示,t12产线的良率已超过70%,其目标是将印刷OLED的良率提升至90%。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在DTC 2025大会发来寄语称:“经过12年的持续投入与艰苦攻关,TCL华星已经在印刷OLED领域建立起关键技术的领先优势。TCL华星期望未来能与更多合作伙伴携手,共同推动印刷OLED的应用落地。”
几位高管的发言都指向一个共同目标:“大订单”。业内专家认为,TCL华星将充分利用Real Stripe RGB像素的优势,抢占手机、穿戴、车载和IT类市场的“高端需求”,通过性能更优、成本更可控的双重优势,克服短期印刷OLED显示供给能力有限的瓶颈,寻求实现快速、规模化的终端落地。
展望未来,TCL华星印刷OLED正在从技术先发优势向产能和合作生态先发优势的下一步迈进。通过5.5代与8.6代产线的协同布局,Real Stripe RGB中小尺寸到大尺寸的全系列、高性能、低成本显示解决方案,TCL华星将引领OLED产业迈向印刷显示的新纪元,通过赋能上下游伙伴价值体系,在重塑全球显示产业生态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