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长安城的富丽堂皇的公主府内,一位身份尊贵的女子,被迫接过使者手中的毒药。
她愤怒地斥责道:“刘氏孤弱,王氏擅政,排挤宗室!”然而她的抗议无济于事。
在使者的逼迫下,她只能饮下毒药,结束了波澜起伏的一生。
这位女子,就是汉宣帝的女儿敬武公主。
她一生三次婚姻,年过四十仍敢于追求爱情,却因卷入权力斗争而成为政治牺牲品。

敬武公主是汉宣帝刘询的女儿,生母不详,出生于长安未央宫,是真正的金枝玉叶。
作为皇室公主,她自小就生活在荣华富贵中,但也无法摆脱作为政治联姻工具的命運。
到了适婚年龄,敬武公主被许配给车骑将军张安世的曾孙、富平侯张临为妻。
张家是武帝时期,就已经显赫朝堂的官宦之家,这门亲事可谓是门当户对的贵族联姻。
婚后,敬武公主与张临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张放。
这个孩子后来成了汉成帝刘骜的男宠,即使汉成帝后来有了赵飞燕姐妹,依然与张放保持着亲密关系。
可惜好景不长,张临不幸早逝,敬武公主成了寡妇。好在汉朝时期对女性改嫁相对宽容,不像后世那样强调贞节观念。

丈夫去世后,敬武公主还很年轻,自然不愿意守一辈子寡。
当时汉成帝刘骜,对这位姑姑兼丈母娘颇为上心,于是为她安排了第二次婚姻。
这次敬武公主,嫁给了名将赵充国之孙、临平侯赵钦。
赵家也是功勋卓著的贵族世家,这又是一场政治联姻。
在这场婚姻中,发生了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敬武公主与赵钦一直没有子嗣,而且赵钦的小妾们也都没有怀孕。
可能是为了稳固地位,敬武公主让赵钦的一位美人假称怀孕,然后从外面找来个婴儿,冒充是赵钦的儿子。
这种做法在当时看来也相当大胆,也从侧面反映出,敬武公主不是个墨守成规的人。
然而这段婚姻,同样没有持续很久,赵钦也去世了,敬武公主再次守寡。

经历了两次丧夫之痛,敬武公主并没有放弃追求婚姻的脚步。
此时她已经年近四十,在当时算是中年妇女了,但仍然选择了第三次婚姻。
这次她的丈夫是高阳侯薛宣,薛宣出身不高但能力出众,凭借自己的努力官至丞相。
这桩婚事也是由汉成帝撮合的,当时薛宣的妻子刚刚去世,汉成帝便让薛宣娶了守寡的敬武公主。
薛宣比敬武公主年岁还要大,两人的结合更多的是相互需要。
公主这块,是想为自己找个归宿;而薛宣则想寻求政治上的依靠。
然而薛宣的仕途并不顺利,他因卷入争夺皇后之位的事件,而被贬出长安。
令人意外的是,敬武公主这次没有随丈夫离开长安,而是选择留在京师的公主府。

薛宣回到家乡后不久便去世了。
在此之前,薛宣的儿子薛况,因指使他人行凶而被贬到敦煌,得知父亲死讯后,薛况偷偷返回长安奔丧。
正好当时遇上大赦天下,薛况得以合法地留在长安。
或许是因为同处一个屋檐下产生的感情,或许是因为两人都感到寂寞,敬武公主与这位继子薛况,竟然开始了一段不伦之恋。
当时薛况年轻气盛,血气方刚,而敬武公主虽然已经年过四十,但风韵犹存。
两人全然不顾伦理禁忌,在公主府中同居,弄得满城风雨,朝臣们纷纷上奏控告这桩荒唐事。

敬武公主的悲剧,不仅仅源于她的感情生活,更与当时激烈的政治斗争密切相关。
汉哀帝时期,敬武公主依附于皇帝的母亲丁氏家族,和祖母傅氏家族,而疏远了太皇太后王政君的王氏家族。
这种站队,在她看来可能是明智的选择,因为当时丁、傅两家确实显贵一时。
然而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汉哀帝早逝后,太皇太后王政君收回传国玉玺,将侄子王莽推上大司马之位,王氏家族重新得势。
王莽选了年仅九岁的汉平帝登基,自己独揽大权,并清除了丁、傅两家的势力。
敬武公主因为曾经站在丁、傅一边,自然成了王莽的眼中钉。
更让她处境危险的是,她经常站出来指责王莽专权,坚决维护刘氏皇权,这更加深了王莽对她的怨恨。

公元3年,王莽自称“安汉公”,权势日益膨胀。他等来了一个铲除敬武公主的绝佳机会。
当时发生了西汉末年,著名的“狗血门事件”。
这件事情的过程,就是王莽的长子王宇因反对父亲专权,让妻舅吕宽半夜将狗血撒在王莽府邸门口,试图用迷信的方法,让王莽改变主意。
事情败露后,王宇夫妻被赐死,吕宽被夷三族。
薛况恰好是吕宽的朋友,王莽借机将薛况列为同党,并揭发出薛况与敬武公主的私情。

随后,王莽假借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名义,派使者赐毒药给敬武公主,命她自尽。
敬武公主心知肚明这是王莽的阴谋,她愤怒地对使者说:“刘氏孤弱,王氏擅朝,排挤宗室,且嫂何与取妹披抉其闺门而杀之?”
这句话意思是,如今刘氏衰弱,王氏把持朝政,排挤宗室,嫂嫂(指太皇太后)怎么会把我的闺门之事公之于众,并且赐死我来抹黑刘氏!
然而使者根本不管她的抗议,只是逼迫她喝下毒药。
无奈之下,敬武公主只能饮药而死。她的情夫薛况也被斩首示众。
大家觉得,敬武公主的悲剧可以避免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