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一生中遇到过哪些贵人,谁对武松最好?
一、柴进
柴进是武松遇到的第一个贵人。
柴进是北周皇族后裔。

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是北周世宗柴荣的部将。柴荣病逝后,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了柴荣之子柴宗训的皇位,建立宋朝。赵匡胤夺得天下后,没有杀戮北周皇族。临死时,他还留下三条遗训,告诫子孙善待柴氏子孙,并赠予柴氏子孙免死金牌。柴进有大宋朝廷厚待,衣食无忧,还有免死金牌,不怕犯罪,所以喜欢结交江湖豪杰,收留落难、犯罪之人,为他们提供庇护。
武松是清河县人氏,在家乡打死人后,害怕吃官司,就逃到沧州柴进府上避祸。柴进收留了武松,给他提供了庇护所,还让武松在自己府中白吃白住一年时间之久,是武松人生中的贵人。

不过,柴进喜欢将人分成三八六九等对待。
林冲、宋江这类有社会身份和地位的人到柴进府上,柴进会将他们当贵宾对待。当时的武松没啥社会地位,喝酒后又喜欢惹事,这导致柴进和府中庄客逐渐不喜欢武松,给武松的待遇也是下等庄客的待遇。武松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待遇不如其他庄客后,他觉得柴进瞧不起自己,内心很憋屈,不但不感激柴进,还怨恨起了柴进。上梁山之后,武松也几乎不与柴进来往。
二、宋江
宋江是郓城县押司,为人仗义,乐善好施,经常帮助他人,人称他为“及时雨”,很有江湖威望。

宋江拜访柴进时,柴进亲自出门前去迎接他,将宋江当贵客对待。柴进招待宋江时,有很多庄客作陪。武松地位低,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只能一个人待在走廊里烤火取暖。宋江出来后,不小心踢翻了武松烤火的炭盆。武松大怒,要揍宋江,柴进急忙大声呵止住了武松。宋江比柴进有识人之才,他认为武松是个英雄豪杰,邀请他到房中和自己一同吃酒席,赠送武松银两,让人给武松做一身新衣服等,这让武松感受到得到了尊重和关心,内心非常感激宋江。
不久后,武松得知自己只是将人打晕了,没有打死人后,决定离开柴进府,前去寻找自己的兄长。

宋江依依不舍,送了武松十余里。临分别时,还赠送银两,让他用做盘缠,这让武松感动地落泪。
这个时期的武松,对宋江的崇拜达到了顶峰。
之后的武松,处处学宋江。他在景阳冈打死一只老虎后,获得了一千贯赏赐,转身就分给了其他猎户。武松打死西门庆、潘金莲,被判刑发配沧州时,又给了郓哥十几两银子,让他经商用。
三、阳谷县令
阳谷县令不算一个好官,但对武松不错。

武松在景阳冈打死为祸一方的老虎后,阳谷县令提拔武松做了县衙都头,相当于今天的刑警大队长,是一个很有社会地位的职务。武大郎被西门庆、潘金莲所害,阳谷县令收受了西门庆的银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愿为武松伸张正义,这让武松无比失望。武松为给哥哥报仇,亲手杀了西门庆、潘金莲。阳谷县令再一次徇私枉法,轻判了武松,只是将武松发配沧州。
四、潘金莲
潘金莲是武松的嫂嫂。
潘金莲不喜欢丈夫武大郎,对英俊高大的武松却是一见钟情。平日里,潘金莲烧汤做饭、嘘寒问暖,对武松格外地好,但是她用语言挑拨武松,想要突破伦理道德时,2人的关系就到头了。

武松自幼父母双亡,是武大郎拉扯长大的。他视长兄如父,无论如何都不会做对不起武大郎的事。
武松和潘金莲决裂后,就搬到县衙居住了。
不久后,潘金莲和西门庆勾搭在了一起。武大郎得知此事后,潘金莲狠心毒杀了武大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武松得知武大郎是被潘金莲、西门庆所害,他为哥哥报仇,杀掉了2人。
五、孙二娘
杀人后,武松被官府判刑发配孟州。

在孟州十字坡,武松遇到了开黑店的孙二娘、张青夫妇。武松在孙二娘的黑店中吃饭时,发现肉包子中有毛发,这让他留了个心眼。孙二娘在武松等人的酒食中下了蒙汗药。武松有所防备,没有被迷晕。孙二娘准备将武松和押送他的公差搬到后厨,准备做肉包子时,武松趁机将孙二娘反擒拿,教训了孙二娘一顿。不过,武松和孙二娘是不打不相识,因此成为了好朋友。
孙二娘对武松的感情非常复杂,或许喜欢武松,但遇到武松之前,她已经结婚了,嫁给了张青,和丈夫感情和睦。她只能将喜欢之情压在内心深处,将武松当成亲弟弟对待,对武松特别好。

六、施恩
施恩是孟州牢房管营之子。
武松被发配到孟州坐牢后,获得了施恩的照顾。
起初,施恩对武松的好,是有目的在里面的。施恩的快活林被当地恶霸蒋门神抢走。施恩觉得武松是个英雄豪杰,想对武松施以恩惠,让武松帮助自己夺回快活林。武松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但也因此得罪了蒋门神的靠山张都监。张都监诬陷武松盗窃,将武松打入了死牢。施恩多次冒死探监,花费钱财帮助武松上下打点,让武松免于死刑。这个时候的施恩,是真心对武松好。父母去世后,施恩又追随上二龙山和梁山,成了武松最忠实的小弟。
施恩战死后,武松还为他流下了眼泪。

七、鲁智深
上二龙山后,武松遇到了人生中最志同道合、最意气相投的兄弟鲁智深。
武松和鲁智深是生死与共的好友。
攻打东昌府时,鲁智深被张清用飞石打翻在地,武松冒死救了他。攻打方腊时,武松被包道乙用玄天混元剑砍断左臂,生命危在旦夕时,鲁智深用禅杖打飞他的玄天混元剑,冒死救了武松。

征讨完方腊后,鲁智深夜宿杭州六和寺时,遇到钱塘江涨潮,他想起师傅智真长老告诉他的偈语:“听潮而圆,见信而寂”。顿时大彻大悟,在六和寺圆寂。鲁智深死后,武松也受到他的影响,在六和寺出家了。遁入空门后,远离了尘世间的烦扰,让武松得以释怀,最终活了80岁。
武松遇到的7个贵人,没有任何私心、任何企图,全心全意对武松好的人,只有孙二娘和鲁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