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钟在六点半准时响起,我像触电般从床上弹起,迅速按掉铃声,生怕吵醒还在睡梦中的二宝。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便开始准备早餐。七点整,我推开儿子的房门:“起床了,宝贝。”
有时费尽心思准备的早餐却是换来儿子一句我不喜欢吃,心里非常不开心,但是却又不能表现出来,因为老婆会在后面说做这个谁吃啊?吃饭半小时后,发现儿子还在玩弄着手里的早餐,有时明明已经吃完了却还要找点事情,要喝奶,要······。“快点穿衣服,爸爸上班要迟到了!”声音里已带着焦躁。
七点四十五分,眼看离上班时间只剩一刻钟,而儿子还在慢条斯理地喝着牛奶,我的耐心终于耗尽:“快点!爸爸真的要迟到了!”

“你快点啊,爸爸要上班了!” 我忍不住提高声音,伸手想去帮他穿鞋子,却被老婆轻轻推开。她怀里的二宝还在哼唧,她腾出一只手把儿子的书包拉到身边,声音里带着点疲惫:“别催他了,等会儿我送吧,你赶紧走。什么也指望不上你”
这句话像一根针,狠狠扎进我心里。
我不想去管孩子吗?不想分担这个家吗?
骑电动车赶往公司的路上,妻子的那句话在脑海里回荡。我知道她不是故意的,只是太累了。二宝夜里哭闹,她几乎没睡过整觉。可那句话还是刺痛了我。
作为90后的爸爸,我们这一代人对“父亲”的角色有了不同的理解。我不在乎别人说“大男人在家看孩子”,甚至曾自豪于自己能熟练地给孩子换尿布、冲奶粉、给孩子洗澡。可是,当生活的重压扑面而来,我才明白,理想与现实之间,隔着一道名为“琐碎”的鸿沟。
我们这一代,赶上了高房价,赶上了内卷,赶上了延迟退休。双方父母都帮不上忙,请保姆又负担不起,于是所有的压力都落在了我们这对小夫妻的肩上。
记得有一次,我因送孩子上学迟到被扣了奖金,回到家语气不太好。那天晚上,妻子红着眼眶说:“我也不想这样,可是我一个人真的顾不过来。”
那一刻,我所有的委屈都化为了心疼。
是啊,她比我更不容易。自从有了二宝,她几乎被绑在了家里。曾经的职场女性,如今每天与奶瓶、尿布为伴。她的洁癖,她对孩子的过度紧张,何尝不是对这种全天候付出的一种自我保护?
90后的爸爸们,或许我们给不了孩子最优渥的条件,但我们可以给他最温暖的陪伴;或许我们做不到工作与家庭的完美平衡,但我们可以让孩子看到,爸爸在努力地爱着这个家。
这就够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