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ra2是OpenAI于2025年10月推出的新一代视频生成大模型,也被业内称为“视频圈的GPT-3.5时刻”。相比2024年初代Sora,Sora2在时长、画质、物理真实性和交互方式上均有跃升。
产品形态上,Sora2首次以“独立社交App”上线,竖屏操作、滑动推荐、点赞Remix,全套短视频逻辑。9月30日美区App Store首发,五天破百万下载,霸榜一周,速度超过ChatGPT。
双重门槛OpenAI同步开放API,五个端点覆盖“创建-查询-下载-管理-删除”全链路,定价约0.15美元/次,按token计费,开发者可一键接入自家工作流。
目前官方仍保持邀请制,但第三方“Sora2 Pro”已提供免邀请码通道,4K电影级、商业广告、社媒病毒视频都能秒级生成,提示词优化、自动剪辑、去水印一站式完成。
从“能用”到“好用”,Sora2把视频制作从专业机房搬到口袋手机:输入一句话,10秒出片,30秒上热门。当创作门槛被压到“零”,人人皆是导演的时代已悄然开机。
即便顶着“邀请码+苹果生态”的双重门槛,盗版克隆App都能冲到下载榜第九,足见其火爆程度。
这场热度的背后,是AI视频彻底迈入“秒级创作”时代的信号——以前要花几万块、耗几周的视频制作,现在输入一句话30秒就能搞定,创意产业的游戏规则正被彻底改写。
Sora2的爆发,本质是把视频创作的门槛给“打没了”。
过去拍一条短视频,得经历写脚本、找场地、拍摄、剪辑、调色、加音效等一整套流程,专业团队做下来成本要上万,普通人想尝试更是难如登天。
但现在用Sora2,只要输入一句“凌晨陶然亭雾气中汉服姑娘吹笛”,30秒后就能拿到4K超清成片,雨滴轨迹、笛声混响、灯光变化全都自然到位,连后期都不用做。
这种“打字变拍片”的魔法,让各行各业都嗅到了机会:短视频博主用它做预告片吸粉,历史老师把细胞分裂做成3D动画上课,甚至有素人给祖辈生成年轻时的婚礼视频,弥补了时代遗憾。
需求的爆发还催生了新生意,淘宝上“代写Sora提示词”一份卖999元还抢着要,国内某车企用它批量做广告,单条成本省了90%,转化率还涨了2.3倍。
创意市场第一次出现“供给跟不上脑洞”的奇观,原来“不会拍”再也不是阻碍表达的理由了。
更深远的影响,是Sora2用“token经济”重构了整个创意产业的生意模式,把计价单位从“人头”换成了“算力”。
以前外包公司报价,全看“多少人干多少小时”,现在客户开口就问“1分钟视频要多少token”;云服务商也被迫改规则,把“包月GPU”拆成“按秒算”,AWS、Azure的毛利率一下掉了15个点。
这种变革正在三层摧毁旧生态:人力层首当其冲,就像Gemini3一条提示词能顶3个前端工程师,Sora2让东欧、印度50美元一小时的外包报价彻底失效,人力成本直接降了85%;软件层也被绕过,它能直接输出带音效的MP4,根本不用Premiere、After Effects这些工具,Adobe那400亿美元的年费市场被硬生生切走一块;云算力层更是被拆解,简化版Sora2只要14GB显存就能跑,中小企业不用再“包年买服务器”,按实际用量付token钱就行。
伦理与治理难题旧生意塌了,新赛道却疯长,提示词SaaS、数据微调这些业务2026年规模要冲到120亿美元,年增速90%,国内有家做工业动画的公司,靠AI方案把交付时间从两周缩到两天,报价高30%还拿了60%的订单。
资本也跟着调仓,传统外包公司估值跌到10倍PE,而手握数据和API的轻资产公司估值直冲50倍,毕竟OpenAI用1700人撑起1500亿美元市值的例子就在眼前,现在拼的不是员工数,是token调用量和数据储备。
但10月14日的榜单数据也藏着冷思考:Sora2下载增速放缓,评分因审核收紧跌到3.8星,狂欢背后的伦理与治理难题已经浮现。
最棘手的是“真假难辨”的危机,它能把真人无缝植入任何场景,版权争议也炸开了锅,好莱坞已经就“辛普森一家被AI二创”发函质问,毕竟模型训练用了海量影视素材,生成的内容到底算不算侵权,至今没个明确说法。
肖像权更是重灾区,随便输入名字就能生成真人形象的视频,恶意恶搞、虚假代言的风险防不胜防。
监管已经盯上这块,欧盟《AI法案》可能把它定为“高风险模型”,到时候相关企业得拿出10%营收做合规;国内也修订了管理办法,要求视频必须有可溯源标识。
OpenAI承诺月底上线数字水印,但技术攻防从来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对投资者来说,现在更倾向“两手押注”:一边抱生态大腿,高通的端侧芯片、超微的GPU服务器、Palantir的数据微调平台,这些给Sora2提供支撑的企业肯定能分红利;另一边等巨头“反杀”,要是Adobe、Autodesk赶紧并购AI团队推新品,估值修复25%以上不成问题。
虽然历史上现象级AI应用大多霸榜20天就降温,但Sora2已经把视频创作从专业工具变成了口语指令,一旦全面公测,中国市场的下载潮可能更猛。
说到底,Sora2带来的效率革命已经兑现,但真正的较量才刚开始。
谁能先解决版权分配、真假识别、合规治理这些难题,谁就能把这股“秒级创作”的热潮,变成可持续的商业新大陆。
毕竟技术再牛,守住伦理底线才能走得远。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不慌实验室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