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英国自然拼读VS.美国自然拼读,竟然如此大不同

这几年自然拼读大热,市面上的教材和课程也看得人眼花缭乱,我也有过这个阶段。今天粒粒老师就专门来帮大家梳理一下,一定让您豁

这几年自然拼读大热,市面上的教材和课程也看得人眼花缭乱,我也有过这个阶段。今天粒粒老师就专门来帮大家梳理一下,一定让您豁然开朗。

我之前在一个英制的国际学校教书,外教用的是一套英国的自然拼读体系。后来到美国教书,发现美国老师教的思路、步骤、以及所使用的教材完全不同。

两种拼读体系

我进一步研究发现,美国和英国分别采用了自然拼读的不同分支体系,所以,背后的教学逻辑是不同的。

(翻译名称参考维基百科)

美国主要使用分析拼读法(analytic phonics),而英国用得更多的是综合拼读法(synthetic phonics)。

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英国主流自然拼读体系

英国教育部对自然拼读的官方描述是系统综合拼读(Systematic Synthetic Phonics)。最有代表性的教材就是Jolly Phonics。

Jolly Phonics有42个基础发音,这42个发音中包含26个字母和字母组合,但学习顺序不是按照传统的abcd进行的,而是按照拼读的难易程度来排序的,一共分为7组。

老师在教的时候,会直接教孩子发音,而不是字母的名字,比如S的发音/s/,而不教es,这么做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快地进行拼读。

学完前3个发音,s、a、t,就可以进行拼读单词:at,sat。

孩子每学完一组,都可以自己拼出一系列的单词。

综合拼读,就是先学一个个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再进行拼读,入门非常快,如果一天学一个,2个月左右就可以全部学完42个基础发音。

综合拼读对基础没有要求,只要记住发音就能拼读,但拼读出来要进一步理解意思,所以,还是要搭配阅读进行练习。

牛津阅读书中的自然拼读系列,刚好也是按照综合拼读的思路进行设计的,两者可以完美搭配。

总结一下:英国的自然拼读先教主要的基础发音,再拼读。入门快,门槛低,对词汇量要求不高,稍有点基础的孩子就可以学。

美国主流自然拼读体系

美国老师用什么教材教自然拼读呢?

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摸不着头脑,后来问了很多老师,他们不用教材,就直接从网上搜索这个年级的资料。那参考标准是什么呢,每个年级教什么呢?

美国大部分州都是用CCSS核心课程标准,对自然拼读的教学目标有明确的说明。

我把上图做了一个简单的表格,这样可以更清楚知道每个年级学什么。

虽然没有指定的教材,但对照着这个表格,我也找到了跟它设计思路相对一致的图书,就是这套Oxford Phonics World,可以参考使用。

跟英国的集中学习不同,美国自然拼读贯穿小学K-5年级,以K-3年级为主。

每个年级都有一句共同的总述:Know and apply grade-level phonics and word analysis skills in decoding words. 翻译过来是:了解并运用本年级的语音和单词分析技能进行单词解码。这里的phonics and word analysis skills,其实就是分析拼读法(Analytic Phonics)的特点。

分析拼读法具体是怎么教的呢?

以幼儿园的辅音学习为例,孩子要先积累一系列的口语词汇,比如bee,book,baby,ball等,然后找出这些单词的共同点。

它们第一个字母都是b,发出相同的声音/b/,进而归纳出字母 b和语音/b/ 的对应关系。因此,也用字母b作为声音/b/的代表。

老师再使用这样一些口令加强记忆:B make sound b、b、b,然后遇到新的以b开头的单词,加以运用。

再比如,学习字母组合的时候,老师们会Word Family,进行归类总结,如下图ink的发音,遇到含有ink的单词,都可以以此类推。

由此可以看出,分析拼读法需要孩子有一定的词汇量,因为它要从已知的单词入手,进行拆分,总结归纳出规律。

掌握规律的下一步是解码,看到单词能够拆分并发出声音,老师们会用到解码书( decodable readers),是专为训练自然拼读而写的。

有几套Primary Phonics Complete Storybook 、大猫Phonics Readers、学乐Phonics Tales,都一定程度上契合了课程的需要。

总结一下:美国的自然拼读是在已有词汇的基础上做分析运用,对孩子的词汇量要求较高,但掌握的规则更多、学得更细致。

综合拼读Vs.分析拼读

你Pick哪一种?

两者一对比,你是不是更清晰地了解这两种体系。

对于中国孩子,选哪种更好呢?

有位妈妈分享了自己孩子使用2种方法的学习经历,我觉得非常值得借鉴。

我儿子在遇到分析拼读法时会十分困惑,如:他看见 l + ate = late 时,会不停地问为什么不是 (先拼l+a) + t + (e不发音) = late ? 每次我都会解释说因为 ate 里的 a_e 中间加一个辅音一般发音长a, 这样好记;他接着又会问,可我们就是先拼 l+a,然后再加上 t, 最后的 e 不发音的啊,为什么拼和记要用两种不同的过程……

每次遇到上面这样,就会解释半天时间,单词没学几个…… 孩子学校配的“丽声”,5册一套,学了2本一个单词不会拼……

再后来我果断换了综合拼读路线的拼读教材孩子学得很顺利,学完了,掌握得还不错。

再回头看“丽声”的,感觉瞬间秒懂,可是总觉得少了,心里不踏实……综合拼读的教材量少,更精简,更容易掌握,特别适合学过汉语拼音的中国孩子;

分析拼读的教材量多,而且规则繁多,很多冗余,没有一定单词量的孩子学起来有些吃力,如果孩子学过汉语拼音的话,那种拼法真是太为难了,孩子心里不认可那个东西是那样拼的,强压给他效果并不好。

最神奇的是在后面,我发现学完综合拼读之后再学分析拼读,孩子就神奇般的接受了那种拼法,不再排斥了,也没问题了,而且还不自觉地用上了一些分析路线的方法。为此我还专门思考了很久这个现象,感觉还是先入为主的原因,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了孩子的认知,但随着慢慢地深入学习,词汇量和拼读能力上升之后,就能自行切换过去,接受新的拼法。

综上结论,综合拼读更容易上手,特别适合学过汉语拼音的中国孩子;分析拼读的教材,要孩子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一个不错的选项是:先以合成路线引导进阶,再慢慢引入分析路线,并重。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看到了很多家长和老师的困惑。

大部分人只知道自然拼读,却不知道它的体系分支。一会儿听人说这个好,跟风去了;一会儿又觉得另一个不错,一通忙活。到头来,时间和精力花了很多,也没搞清楚哪种更适合。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带你从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更专业的角度去看待自然拼读,当我们借鉴国外资源的时候可以不盲从、少踩坑。面对市面上丰富的自然拼读图书和课程,能够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的标准,少一些困惑,多一份从容。

PS.喜欢粒粒老师的分享,欢迎预约我的直播,教学和育儿的路上不焦虑。

关于作者

粒粒赵老师

美国教育硕士,15年K-12双语教学经验,曾任教于知名国际学校、顶级双语私校、美国公立小学,热爱教育,喜欢分享。

Gogolearning

前瞻的教育理念,多元的教育方法

丰富的教学资源,创意的教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