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赛力斯股价大跌6.74%,股价收于160元/股的整数关口。晚间,赛力斯发布《关于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10月9日,赛力斯下属子公司赛力斯凤凰与字节跳动下属子公司火山引擎签署《具身智能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围绕“面向多模态云边协同的智能机器人决策、控制与人机增强技术”项目协同攻关,构建“技术研发——场景验证”闭环机制,共筑技术底座与协作基础。

这表明,赛力斯的“机器人”业务已由前期的草图规划阶段顺利迈入正式实施阶段。本文主要想聊一聊赛力斯的“机器人”业务对其估值的影响。
一、基本面与消息面共振的投资范式
在投资领域,有一种高效范式,即“基本面与消息面共振”。这一投资范式的前提是,公司股价相对其企业价值低估,以赛力斯为例,旗下M7、M8、M9三款车型在20万以上市场纵横捭阖,市占率一路高歌猛进,将BBA等传统豪强远远甩在身后,实现了真正的“吊打”级碾压!凭借这手好牌,赛力斯在销售量上势如破竹,收入与利润更是节节攀升,展现出无可阻挡的强劲发展态势,却因市场将其看作“代工厂”的认知偏差,股价低于实际价值,此时就藏着投资机会。
“基本面与消息面共振”的投资范式里,重大消息刺激是关键催化剂。当企业挂钩热点题材,会迅速成为舆论焦点。2020年至2021年的热点题材为新能源,相关锂电池及上游锂矿企业因政策利好等消息,股价大幅攀升。当下的热点题材是AI和机器人,按照中信证券的说法,赛力斯“有望成为A股的特斯拉”。
因此,当低估的基本面遇上热点消息,共振效应便产生了。市场资金会敏锐捕捉到这类企业,推动股价向真实估值回归。
二、赛力斯的价值几何?

根据赛力斯最新发布的9月产销快报,2025年三季度,赛力斯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2521辆,其中,问界系列的季度销量为123964辆,蓝电系列的季度销量为8557辆。其他车型的季度销量为9526辆。

根据“汽车之家”披露的数据,2025年8月,问界M9卖了10067辆,问界M8卖了21537辆,问界M7卖了3719辆,问界M5卖了4689辆。按照这个比例关系,我们可以估算出2025年3季度,问界旗下各车型的季度销量数据。

根据以上销量,我们可以估算出2025年3季度,赛力斯的季度收入约为500.7亿元,同比增加20.4%,环比增加15.6%。
归母净利率(按照“归母净利润/营业收入”计算)方面,这里咱们就拍脑袋吧。2025年1季度和2季度的归母净利率分别为3.9%和5.1%。假设2025年3季度,赛力斯因为销量、收入的增长,归母净利率稳步攀升至6.3%,那么,2025年3季度,赛力斯的归母净利润将达到31.54亿元,同比增加30.7%;2025年前三季度,赛力斯的归母净利润将达到60.95亿元,同比增加50.9%。这个增速刚好卡在业绩预告的分界线位置。
三、小结
考虑到2025年4季度,赛力斯问界M7销售放量,赛力斯的销量、收入和利润会再上一个台阶,这个台阶我认为是“环比30%至50%”,因此,我认为,赛力斯的估值给3200亿元不算过分。
现在就看市场怎么演绎。从短期看,股价就像是掷骰子;从长期看,股价总归是会向价值回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