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段时间,网上关于咱们下一艘国产新航母的消息有点多,尤其是美国“Military Watch”网站更是刊文报道称:中国在建的新航母,排水量会超过11万吨,它将取代福特级航母成为全球最大的核动力航母,并且会搭载第六代舰载机。
说实话哈,烽火看到这个文章还是很兴奋的,也很期待咱们下一艘航母实现更大的技术突破。目前有不少军迷朋友认为,咱们第四艘航母必须得上核动力,其次排水量得往10万吨以上走,起码要与福特级航母持平。
当然也有军迷朋友比较理性,尽管咱们的相关技术已经成熟,但是为了稳妥起见,应该建造一艘核动力版本的福建舰,排水量还是要在8万余吨。
无论是哪一方的网友,对于下一艘航母上核动力还是观点一致的。毕竟相较于常规动力,核动力航母在多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甲板布局是决定航母作战效率的关键因素。核动力航母由于不需要烟囱和排气系统,在甲板设计上具有天然优势。
以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为例,其完全清除了烟囱对飞行甲板的占用,使停机区、起飞区和降落区的布局更加灵活高效。相比之下,常规动力航母必须考虑排烟系统的布置。
核动力航母还能够将更多内部空间用于航空燃料和弹药储存。数据显示,美国"福特"级核动力航母的航空燃油携带量达到3500吨,远超常规动力航母的2500-3000吨水平,这意味着更持久的航空作战能力。
航母的机动性不仅关系到战场生存能力,还直接影响舰载机起降作业。核动力航母在此方面展现出了显著优势。
从巡航速度到最大战速,核动力航母仅需积几分钟到十几分钟,而常规动力航母需要几十分钟。在应对突发威胁或快速调整战场位置时,这一差异具有战术意义。

高速续航能力更是核动力航母的独有优势。它能够以30节以上航速连续航行很长一段时间,而常规动力航母在全速状态下燃油消耗急剧增加,需要频繁进行海上补给。
数据显示,常规动力航母在高速航行时,燃油消耗量是巡航速度的2到3倍,这严重制约了其战术灵活性。
值得注意的是,风向对航母作业也会产生影响。核动力航母可以更自由地调整航向,选择对起飞最有利的方位,而常规动力航母必须考虑燃油经济性,往往不能完全按照理想航线航行。
在舰载机发展方面,无人机的大量应用对航母动力系统提出了新要求。无人机作战需要持续的数据链支持,这恰好契合核动力航母的特点。
中国建造核动力航母是必然的方向,我们当然乐见其成,无论是哪种动力,多大的吨位,都是我们基于国家的战略需求、技术实力和军事理念深度融合的综合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