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大连面真好吃!虽然名字常被误解,但它却是荆州饮食文化的扛把子

很多游客第一次,在荆州听到“大连面”这个名字,都会误以为它来自辽宁大连。荆州的大连面的汤底是以鸡、鳝鱼骨、猪骨熬制,经典

很多游客第一次,在荆州听到“大连面”这个名字,都会误以为它来自辽宁大连。

荆州的大连面的汤底是以鸡、鳝鱼骨、猪骨熬制,经典配料包含猪肉片、鸡丝、炸鳝丝及肉丸,现代改良版增入了鱼糕、玉兰片等食材,形成了多层鲜味结构。

事实上,此“大连”非彼“大连”,大连面与大连市毫无关系,而是湖北荆州沙市地区的传统面食。在沙市,除了大连面,还有中连面和小连面。那么,为什么这种面要叫做“大连面”呢?这还要从它的历史渊源说起。

名字背后的文化传承 ,“大连”指份量多面码丰富高级

根据《扬州食话》记载,《扬州画舫录》卷十一中有这样的记述:“城内食肆多附于面馆,面有大连、中碗、重二之分,冬用满汤,谓之大连;夏用半汤,谓之过桥;面有浇头,以长鱼、鸡、猪为三鲜。”

另一部古籍《邗江三百吟》卷九也有解释:“扬州有徽面之名三鲜者,鸡、鱼、肉也。大连者,大碗面也。”

由此可见,“大连”一词原指份量多、大碗满汤,二是形容面码丰富、高级。“大连”取“大”字,顺口“连”成面矣。这里的“连”是“套”的意思,也就是“系列”之意,与辽宁省大连市并无关联。

大连面与早堂面的渊源 , 实质上是早堂面的升级版

到大连面,就不能不提起沙市的早堂面(也称早堂面)。大连面实质上是早堂面的升级版。沙市位于长江中下游的重要口岸,饮食习俗受到外来影响很大,既能尝到上游四川的麻辣,也能品出下江上海的绵甜,当然也容易吃到汉口的热干面。

但沙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美食哲学,同样是碱水面,沙市的早堂面既不是汉口的酱浓干拌热干面,也不是四川的料足麻辣燃面,而是取碱面为本,佐上好骨汤,配精制肉片,

成就了一碗面爽汤香肉嫩的早堂面。

上世纪80年代,一种更为考究的汤面——大连面突然出现在沙市的食肆中。这是一种用鲜鸡、鳝鱼骨和猪大骨煮成的鲜汤,配有猪肉片、油炸鳝鱼丝、鸡丝、炸肉丸子等配菜精制而成的汤面。

在当时物价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一碗大连面的售价高出一碗早堂面一倍多,很多人不敢轻易品尝。但大连面的独特和美味使得人们越来越喜欢它,于是很多面馆又推出中连面、小连面,其实只是减少了油炸鳝鱼丝或是油炸肉丸子。

一碗大连面的美食哲学,汤头的鲜美和面码层次感十足

捧起一碗刚刚做好的大连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汤白、面黄,伴着白的鸡丝、深褐的鳝鱼丝、金黄的肉丸子以及碎肉末汁,还有绿色的葱花和黄而透明的油花。

热气升腾着氤氲的白气,散发出鲜美的香味,诱得人忍不住拿起筷子就将面条搅拌均匀,然后哧溜一口,咀嚼那煮得恰好,掸得到位的面条,再喝上一口鲜汤,顿时觉得自腹内升起一股热气,令得浑身舒畅极了。

每当冬晨,人们吃上一碗大连面,必然全身温暖,精神焕发。

如今,大连面又有了新的搭配,在肉片、鸡丝、炸鳝鱼丝、炸肉丸子的基础上,还可选择鱼糕、玉兰片、香菇丝、猪肚丝、猪肝、猪腰等更多花样的配菜,可谓是一道美食大餐。

在荆州吃大连面,最好不要加辣椒,而是要细细品尝各种食材的本味,这样才更有意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汤头的鲜美和多种配料带来的层次感。

大连面的饮食文化地位,承载了荆州码头文化的特色

在荆州,早堂面、中连面和大连面共同构成了一套面食体系。划分的标准就是加“码子”:加猪肉片的标准版是早堂面;猪肉加鸡丝的中配版是中连面;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再加鳝鱼丝就是大连面。

这一系列面食承载了荆州码头文化的特色。1895年沙市开埠后,当地一面馆老板根据码头工人因从事体力劳动喜欢吃油水厚重食物的特点,制作了这种面条。一直到今天,很多荆州人会用一碗油厚码肥、汤鲜味美的早堂面开启一天的生活。

在荆州,有这么一句俗话:“先生吃碗早堂面,像喝红牛不疲倦;女士吃上碗早堂面,赛过去趟美容院。”在荆州,早堂面拥有一大批粉丝,不少人更是为了头汤早上四五点就去蹲点开门。

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背后是荆楚饮食文化传承与创新

大连面,虽然名字常被误解,但它却是荆州饮食文化的杰出代表。它不像武汉热干面那样声名远扬,也不如重庆小面那样麻辣浓烈,但它有着自己的独特品格:扎实、丰富、温和、醇厚。

这正如荆州这座城市,曾经辉煌,如今内敛,但底蕴深厚,等待有缘人去细细品味。

如果你有机会到荆州,不妨早起一天,找一家老面馆,排一次队,点一碗大连面,在热气氤氲中,感受这座千年古城的饮食文明和生活智慧。

此刻的你,是不是已经垂涎欲滴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