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商务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导语:住宿业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领域,在促进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中发挥重要链接和支撑作用。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

导语:住宿业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领域,在促进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中发挥重要链接和支撑作用。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住宿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扩大服务消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服务需求,2025年10月17日,商务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供给品质、促进业态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住宿业品质化、智慧化、融合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为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作出积极贡献。

二、培育经营主体

(一)加强品牌建设。引导住宿经营主体提升服务标准、管理水平,强化宣传推介,鼓励通过连锁经营、集团化发展、商业特许经营、品牌授权使用、实施星级服务质量标准等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培育一批中高端酒店品牌、民宿品牌,打造国际知名住宿业品牌企业。鼓励住宿经营主体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自主商标品牌布局与运用,打造国潮品牌,发展特色服务。

(二)推动改造升级。鼓励各地结合城市更新行动,推动住宿经营主体开展老旧建筑主体改造、内部装修升级、水电气热改造、设施设备更新,优化改造相关证照办理流程。

(三)提升国际化水平。支持住宿企业通过管理输出、品牌授权、商业特许经营等方式开展国际合作,参加国际知名展会拓展合作渠道,鼓励行业协会组织相关交流、洽谈活动,搭建品牌“走出去”合作平台。

三、扩大品质供给

(四)推动业态场景创新。鼓励各地充分依托本地资源要素禀赋,引导住宿经营主体特色化发展,打造文化主题酒店、康养酒店、度假酒店、乡村酒店、特色民宿等多元业态,有序发展电竞酒店、集装箱酒店等创新业态。推动住宿与文娱、旅游、健康、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亲子旅行、康养旅居、艺术沉浸、娱乐休闲等主题客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演艺演出、体育赛事、户外运动、旅游景区、地标美食、知名IP等合作打造相关住宿场景。

(五)加快智慧化转型。引导住宿经营主体开展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业务流程再造、智慧决策,提升运营管理、市场分析、客户获取等能力。鼓励大型企业、平台企业、数字化生态伙伴企业加强数字赋能,带动中小微经营主体智慧化水平提升。

(六)提升涉外接待能力。持续优化境外人员住宿登记流程,加强线上登记平台建设,优化信息登记和身份查验方式,提升入住登记效率。支持接待境外人员较多的城市升级酒店多语种标识,开展外语接待等业务培训,提高外卡受理终端(POS机)覆盖率,增设外币兑换点、外币兑换机、外籍人员引导服务台等便利设施,做好现金备付工作,提升现金收付能力。

四、加快绿色发展

(七)推动低碳环保发展。加快推动住宿业绿色低碳标准研制和实施。推动落实《商务领域经营者使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办法》,督促住宿经营主体落实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报告制度,推行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制品做法。

(八)加快饭店绿色化建设。鼓励地方和行业协会贯彻实施绿色饭店、星级旅游饭店国家标准,发挥绿色金融支持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对绿色饭店、星级旅游饭店创建给予适当支持。

五、优化发展环境

(九)规范市场秩序。加强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引导住宿经营主体和平台企业完善数据管理、实名登记制度,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大对偷拍、出售隐私信息牟利等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的防范和打击力度,查处利用大数据进行消费欺诈行为,建立住宿经营主体和平台企业客房预订、退订管理相关标准。

(十)优化监管方式。持续优化注册登记、食品经营、特种经营许可等相关证照办理流程。严格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更多采用柔性执法方式,对依法可以采用提醒、告知、劝阻等方式处理的,根据包容审慎原则不罚或免罚。

(十一)完善标准体系。加快推进新型业态服务标准制定,以标准化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鼓励协会和企业开展标准宣贯工作。引导住宿经营主体强化标准制定和执行,推动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价。

六、强化要素支撑

(十二)增强用地规划。支持地方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安排大型酒店项目,鼓励在文旅、商业集聚区预留旅馆用地发展住宿业项目。支持地方在开展规划实施体检评估基础上依法依规调整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利用存量空间发展住宿业项目,避免扎堆建设导致供给过剩。

(十三)加强金融支持。鼓励地方推动住宿经营主体数据与金融机构、征信机构对接,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开发适应住宿业特点的融资、保险产品,提供多元普惠金融服务,针对小型住宿经营主体资金周转需求提供小额便捷融资服务。

(十四)加强技能培训。各地有关部门要摸清住宿业用工需求,根据岗位数量结构及劳动者培训意愿,将符合条件的住宿业人才培训纳入“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和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范围。

(十五)强化人才培育。优化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加强产教融合,将职业标准融入人才培养,培育行业需要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打造一批校企合作示范项目。

七、夯实工作基础

(十六)完善统计监测体系。完善住宿业统计监测体系,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展监测分析,加强住宿业新业态新模式统计探索,鼓励地方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创新统计方法,建立行业数据库,发布行业指数和市场预警信息。

(十七)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各有关部门要依法依规依职责加强住宿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执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