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个正常的姑娘,却三年没吐一个字。
所有人都以为她就是个哑巴,各种苦力折磨。
“还是哑巴好用,不会说话,能省好多麻烦呢~”
14岁才初见父亲的朱敏,团聚仅一月便被送往苏联学习,却旋即因战争爆发,落入纳粹集中营。
在吃发霉面包、做苦力、目睹屠杀的非人环境中,她身患重病遭无麻醉手术,几度濒死。
为保护身份,她必须死死隐瞒“朱德之女”的秘密,化名“赤英”,在沉默中忍受一切折磨。
唯一的信念是藏着的一枚列宁徽章,牢记父亲“学成归国”的嘱托。
整整三年,朱敏没有说过话。
直到被苏联红军解救时,她几乎已丧失语言能力...
1
1941年初的延安,窑洞里的炭火盆驱不散冬日的严寒。
14岁的朱敏局促地坐在一张木凳上,终于看清了父亲的模样——浓浓的眉毛,坚毅的脸庞上刻着岁月的痕迹,嘴角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这就是她从未谋面、却通过街头悬赏画像和照片想象了无数次的父亲-朱德。
团聚的时光温暖却短暂。在一个午饭后,父亲问她:“娃娃,打完仗之后,你想做啥子?”朱敏不假思索地回答:“当八路军,打鬼子!”朱德摇摇头,语重心长:“打仗要靠我们,但建设新中国,要靠知识,靠人才。你需要去学习,为将来的祖国出一份力。”他决定将女儿送往苏联的国际儿童院学习,并立下规矩:专心读书,二十岁前不许谈恋爱。
就这样,带着对父亲的承诺与对未来的憧憬,年仅15岁的朱敏化名“赤英”——父亲希望她成为红色英雄——登上了前往苏联的飞机。她的任务简单而沉重:努力学习,健康成长,将来回来建设一个崭新的中国。她紧紧攥着父亲临行前送给她的两件礼物:一支派克金笔和一枚金光闪闪的列宁纪念章。
2
初到异国,语言不通、水土不服,朱敏的哮喘旧疾复发。1941年6月,她被安排到白俄罗斯明斯克郊外的夏令营疗养。她以为这只是求学路上一个小插曲,却不知战争的阴影已经笼罩整个城市的上空。
疗养开始仅几个小时,巨大的轰鸣声撕裂了天空。德军飞机呼啸而过,投下无数炸弹。一夜之间,苏德战争爆发。明斯克迅速被德军占领,朱敏和夏令营的孩子们来不及撤离,全部沦为法西斯的小囚徒。
最初两年,她被囚禁在本地集中营。1943年,因德军前线劳动力极度短缺,朱敏和另外三名女孩被强制塞进闷罐火车,转运至德国东普鲁士的一座集中营。
车厢里混杂着粪便、汗水和尿液的气味,人群拥挤、空气污浊。途中,朱敏突发高烧,浑身滚烫。同车的难友们围着她,低声而坚定地鼓励:“孩子,一定要撑下去!只有活着,才有希望,才能看到胜利!”她知道,若被德国看守发现病情,不是被就地处决,就是被扔下飞驰的列车。
她咬牙强撑,绝不让纳粹看出异常。凭借惊人意志,她硬是挺到了终点——纳粹集中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