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23日傍晚,正在热恋中的程福、马素娜相约到了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公园。他们避开人群,来到湖中央的小桥旁卿卿我我。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黑了下来,他们看到距离他们不远处还有兴致正浓的扭秧歌的老人们,两个人就不想这么早回去,热恋中的青年人往往都是这样忘我。
晚21时40分,四个幽灵般的黑影悄悄向这对谈情说爱的青年人移动过来。
“别动,动就杀了你!”一声低喝的同时,两把雪亮的尖刀分别抵住了程福和马素娜的胸口上。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两个人吓得惊魂落魄,目瞪口呆。
“快拿出钱来!”后边又上来了两个人,冲上来抢去两个人的提包,将包里的1600余元钱掠去,还把两人身上的BP机和程福的手机抢了过去,并强行搜身。
马素娜趁着逼她的那个大个子歹徒一不留神,便脱身逃去,她边跑边朝着秧歌队方向呼救。那个大个子却没有丝毫的惊慌,抢上几步便追上了马素娜,将她按在湖边栅栏上,对着她的腹部不由分说就是一刀,随即将她掀下了足有两米高的湖堤,跌入水中。
如果不是因为到了冬季,湖里没水,已经晕厥过去的马素娜很可能会溺水而死。
见到心爱的情人惨遭毒手,程福义愤填膺,他大吼一声:“我与你们拼了!”他拼命挣脱逼着他的那个人,冲着那个大个子猛扑上去,咬住了那个行凶者的手臂。
几个歹徒一起动手,对准程福的要害处一阵乱扎。程福的腹部、胸部、大腿上都挨了几刀。那个挨咬的大个子还觉得解恨,丧心病狂的用刀柄将程福的门牙给敲掉了。
当应声而来的群众赶过来时,那几个人才丢下奄奄一息的程福扬长而去。
正在值勤的凌海区公安局刑警大队六中队长王铁军接到群众打来报警电话后,首先驱车赶到现场,到达时间是21时50分。王铁军立刻跳入水中救上了马素娜,这时救护车接到热心群众打的120电话已经到达这里。
王铁军组织群众帮助医护人员将两个人抬上了救护车。正是因为王铁军的及时赶到以及热心群众的积极救助,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程福和马素娜在医院的全力抢救下脱离了生命危险,才得以死里逃生。
王铁军用手机向市公安局主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王金山、刑警大队长李慎武做了汇报,两人听过汇报后,随即便赶到现场。与此同时,接到报案的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张忠起率队来到了现场,马上部署了警力投入工作。
勘查现场,设卡堵截,调查访问同时展开。刑警们经过一夜的搜捕,却一无所获。几个穷凶极恶的歹徒,十分狡猾,他们并没有在这里停留,而是借着茫茫的夜色,逃之夭夭,除了留下了一个个模糊的体貌特征外,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10月24日上午8时,凌海区公安局局长李孝主持召开了案情分析会,会上大家形成了一致的共识。通过了解被害人和现场勘查,从几个人的口音和歹徒熟悉环境上来分析,肯定是当地人或是有当地的同谋,身高都在1.75米以上的20岁左右的年轻人,其作案手段凶残,不计后果,属于特大行凶抢劫团伙。
会议决定成立“10·23”抢劫案侦破专案组,调集了刑警侦控中队、重案中队、技术中队、汇同六中队组成了一支23人庞大的侦破专案组,由王金山副局长亲自挂帅指挥。李慎武大队长部署了侦破工作,强调了要在重点场所设防,加强日常的治安管理,多配备警力,进行阵地控制。并要求参战民警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发动群众,寻找犯罪嫌疑人,以求速破此案。
专案组成员马上对凌海区内及周边地区进行了摸排,对相关条件的重点嫌疑人进行了调查,同时还派出了得力干警对易发生此类案件的地区进行了监控。
六中队队长王铁军假扮成女人与一个配合他的刑警,一直守候在凌河公园。
这样一连几天过去了,民警们风餐露宿,各司其责,全力以赴地搜捕歹徒。而犯罪分子却如死去了一般,一点动静也没有。大家觉得失望,如果这些人销声匿迹,或流窜它地作案,就可能失去战机,使这些歹徒继续为非作歹。
正当人们期待和担忧之时,这几个目标在上次作案后的第十天再次出现在凌河公园。
这是在11月2日晚8时40分,在公园西侧的蘑菇亭下的一对男女又遭到歹徒的抢劫。因为这个地方靠近西墙,一般很少有人去那个地方,这两人不怕夜黑人静,坐在那里聊天。两个人看到黑暗里走过来几个人,本能地做了一些防卫和逃跑的准备。
“我们是警察,你们是干什么的?怎么黑灯瞎火地坐在这里?”几个人往这儿边走边问。
对方的话让他们放松了警惕,因为他们知道前几天发生的抢劫案,一想这一段时间民警同志们不会等闲视之,他们还以为这些人是布置在这里的执勤人员,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安全感。正当他们侥幸自己没有遇到坏人时,便懵懵懂懂地被这几个人的“枪”和刀顶住,向他们索要钱物,男人稍有迟缓,持刀的歹徒上去对着他的头部就是一刀,面对着歹徒的淫威,两人也只好乖乖地交出了身上的90元现金、一部手机、一部BP机。
歹徒还嫌不够,又将两个人戴的金戒指和耳环抢走,可笑的是歹徒居然要走了受害人的名片。然后将两人挟持到小树林里,用两副玩具手铐将两人扣在一棵树上,唯恐他们呼救,又将两人的袜子脱下来,塞入他们的口中。
两人在歹徒离去十多分钟后,将口中的袜子艰难地吐了出来,喊来了附近的群众,砸开手铐,向执勤的民警报了案。
10天之间,凌河公园就发生了两起重大抢劫行凶案。一时间,整个凌海城里便闹得纷纷扬扬,人心惶惶,各种传闻充斥着大街小巷,都说凌河公园不太平,每天到这里来的人遽减,天一擦黑儿,人们就会陆陆续续地离开公园回家。
专案组的成员们心情都很沉重,给参战民警增加了压力,这给本就复杂的抢劫案件的侦破更增添了紧迫感。
11月5日,他们终于从被抢手机上找到了突破口,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掌握大量线索的前提下,专案组顺利地找到了与案件相关的丁某家,将丁某带到派出所进行了询问。丁某回忆在两天前她的侄女带着女同学来到她家,使用过电话。当追问这个女同学的姓名地址时,丁某却一概不知。
张忠起与王铁军一道去了丁某侄女的家,顺藤摸瓜,几经周折又找到了家在大薛乡的那个女同学宣某。
宣某回忆说在11月3日那天,她的传呼机上显示了一个陌生手机号码,当她回话时才知道这是和她曾在酒店里一起打工的董某的手机,两个人便闲聊了一会儿,董某还给她留下了一个可以联系的BP机号码。当张忠起拿出了从受害人那里索要来的名片一对照,张忠起和王铁军精神为之振奋,因为董某留给宣某的那个传呼号,正是被抢的传呼机之一,这说明董某很可能与犯罪嫌疑人有关系。
据宣某介绍说,那个董某有很多的“男朋友”,接触的社会关系也十分复杂,早已不在酒店里当服务员了。
为了不惊动董某,更主要地怕引起她的“朋友”们的警觉,张忠起和王铁军让宣某去电话亭打传呼联系,可是传呼打了数遍,也没有得到董某的回应。两个人不准备在这里坐等,就向宣某了解董某经常去的地方。宣某沉思了一会儿,说出了一个酒吧的名字。
张中起马上调动一路办案的民警,去那个酒吧“碰运气”,结果没有发现董某行踪,无功而返。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张忠起和王铁军等人忙碌了一天,还没有吃饭,两个人一商量,便带着宣某一起到了附近的饭店,准备填饱肚子。几个人刚在饭店坐下来,宣某的传呼机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这时是晚上7时15分,张忠起他们猜测这个传呼可能是董某的,他们让宣某稳住董某,不要让对方觉察出异常,就说想约董某一起到“金色时代”娱乐城去蹦“迪”。
宣某回复电话,对方果然是董某,宣某按照预先安排的那些话对董某讲了,对方兴高采烈,答应马上就过去。
事不宜迟,几个人来不及吃饭,拦住两辆出租车,张忠起与王铁军与宣某同乘一辆车,其他刑警上了另一辆车,迅速赶往“金色时代”娱乐城。
“金色时代”娱乐城前面灯火辉煌,空地上停满了各类的车辆,一些闲杂人站在门口前。看到这里消遣娱乐的人很多,张忠起与王铁军犹豫了,想要将一个人秘密地带离这里十分的困难,如果被犯罪分子发现,就可能会打草惊蛇,前功尽弃。为了不引起对方的怀疑,他们两人还为宣某设计了见面时的“拥抱”动作,他们选择了一个相对人少的地方去见面。两人看准了地方,便让宣某在“金色时代”南侧的食品店附近去等候。
临近晚8时,一个穿着黄色大衣的年轻女人,走到“金色时代”门口,然后站在那里左顾右盼,当她看到宣某时,便向食品店方向走了过来。宣某按照预先安排,与董某“热烈”地拥抱了一下,然后两个人站在那里寒暄了起来。坐在车里的刑警们没有发现其它的可疑迹象,张忠起示意两个民警迂回过去,他让出租车司机将车靠近她们跟前。
王铁军打开车门,站在董某后面的民警只是轻轻地一推,便将她“塞”进车里来,董某刚要喊叫,张忠起已将证件递到了她的面前,说明了身份,讲清要她协助调查。
董某没敢言语,乖乖地随着他们的车一起来到了凌河区公安分局。
正在这里焦急等候消息的王金山副局长亲自披挂上阵,与张忠起和王铁军一道对董某进行了询问。
董某看出了问题的严重性,只好如实地交待了手机和BP机的来源,说这些都是一个结识不到五天的男朋友送给她的。她说这个男朋友是在录像厅里认识的,名叫张融,今年只有19岁,是凌海二十里堡的人,身高1.82米,较瘦。他经常约她一同吃饭和去娱乐场所,前天送给她一部手机和一个BP机,还有一个白金戒指。董某说的时候,还将手上戴着的白金戒指向询问人员示意。并说张融还有5个经常在一起的好朋友,他们都叫张融老六。她将这几个人的体貌特征说了出来。
几人的眼光对视了一下,董某所描述的几个人的体貌特征,与凌河公园抢劫案中的作案人相近,可以肯定张融正是抢劫案中的那个持刀人。
张忠起陷入了沉思,在思考一个复杂的问题,董某现在已经不在市里上班了,而她却仍在市逗留,张融能够送给她手机,可以想像得出她与张融的关系非同一般。那么,她很可能知道张融的住处。为了获取张融确切的去向,张忠起猛然问道:“你出来,张融是不是还要等你回去呢?”
董某显然没有这方面的准备,她对张忠起的发问猝不及防,竟脱口而出:“是啊。”
“那么,他在哪里等你?”张忠起又问。
董某已经无法掩盖张融的去向了,她耷拉着脑袋说:“他住在录像厅的包厢里。”她还说出张融的“三哥”也在包厢里居住。
一场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行动拉开了帷幕。
为了抢时间争速度,张忠起带着认识张融的董某,马不停蹄地赶往市某娱乐场所,在车上他们做了精心的安排,并进行了细致的分工。晚21时左右,他们已经在某娱乐场所的录像厅附近潜伏下来,他们安排董某去找张融,因为在录像厅里面的人较多,不宜抓捕行动的实施。
董某边上楼梯边四处张望,她的脚步突然停了下来,她的目光投向了录像厅旁的挂着公用电话牌子的礼品店。董某的一举一动始终在张忠起的监视之中,她的异样动作,立即引起了张忠起的警惕。
顺着她的目光搜寻过去,只见站在电话旁的一个瘦高个子男青年正在打公用电话,张忠起马上意识到这个人就是张融。此时,按照事先的安排,王铁军带着几个民警已经守在了录像厅门口了,如果再叫过他们,很可能引起张融的怀疑,会让他趁机逃之夭夭。
时不待人,张忠起只身一人,佯装行人模样,迅速迂回到了张融的身后,接近了目标。这时,撂下电话的张融回头看到了董某,挥手打招呼。说时迟,那时快,只有1.65米身高的张忠起趁其不备,一个饿虎扑食,将1.82米大个子的张融撂倒在地,然后用右臂卡住了对方的脖子,将其左手戴上手铐,再将左手倒茧过来铐上右手。
一套麻利的动作,令人叹为观止,他只在十几秒钟便将张融制服。张忠起拖着张融与守在门口的王铁军他们汇合,现在已经容不得再多迟疑,必须马上采取行动了。他们在门口遇到了工作人员的拦阻,几个人已经没有时间再纠缠了,不由分说,推着张融撞进录像厅里。出人意料的是那个工作人员突然打开了整个录像厅的灯光,里面不知谁喊了一声:“有警察!”引起了录像厅里男女们的一阵惊恐,他们不顾一切地蜂拥般的向门口涌来。
要想制止这种局面已经来不及了,张忠起对张融问道:“哪个是‘老三’?”
在几个人的施压下,张融的手哆哆嗦嗦地指向了录像厅的一隅。在张融指示下的那个“老三”,看来是刚从睡梦中醒来,对外面的事情浑然不觉,他还不知所措地站在包厢的座位上向外观望,当他反应过来时,双手已经戴上了锃亮的手铐,当询问“老三”的姓名时,才知道这个“老三”正是抢劫案中的邱东。
专案组的领导们一起突审了张融和邱东,了解其他团伙成员的去向。两个犯罪嫌疑人交待,犯罪团伙的6个人中的老四刘春雷与他的“铁子”回到兴城老家,老大王洪军、老二姜雪平和老五付长伟作案后去了四平,张融刚才接的电话就是姜雪平打来的,说他们要在当天晚上返回锦州。
为了不让疑犯有喘息的机会,以免夜长梦多,王金山局长果断地决定:分路出击,迅速追捕!
由李慎武大队长带领一队人马驱车去了兴城;张忠起与王铁军等人带着董某布置在市火车站守候;王金山副局长与几个刑警在录像厅附近设防,以免疑犯从车站漏网溜回来;还有一路长途奔袭四平住宿地。
抓捕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力争做到万无一失。张忠起与王铁军等人马上来到市火车站出站口,迎接着北来的各次旅客列车。直到此时,他们还未吃饭,几个人早已是饥肠辘辘,但大家还是忍耐着,唯恐放过一个可疑之人。
到了下半夜的4时了,目标仍未出现,刑警们已经在凛冽的寒风中守候了5个多小时,人们正在焦急地等待中,一个戴着眼镜学生模样的女孩子出现在出站口附近,她向着站内急切地眺望。
董某对几个人悄悄地说道:“那个女的是老二姜雪平的对象。是个大学生。”
几个人马上兴奋起来,寒冷也随之抛到了脑后。只有23岁的姜雪平,刚刚念过初中一年级,便辍学回家。而这样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却生得一表人材,说起话来能言善辩,头头是道。他年龄不大,阅历却极丰富,接触世面极广,三教九流他都干过一遭,上层社会他也钻营过,他还有过在北京当两年多电影替身演员的经历,更使他具有了侃谈的资本。在这种假象的伪装下,他的一张嘴欺骗了很多善良的人,尤其深得女孩子们的喜爱。
这个女大学生只是与他乘坐同一次列车回东北某市,他云山雾罩地对人家一阵神吹,并说自己是个参加过电影拍摄的演员,现在在锦州市做生意。结果这个大学生居然爱上了这个披了羊皮的豺狼,直至到姜雪平锒铛入狱,她还不能接受这个事实。要不是她深爱这个人的话,也不会冒着严寒,起五更摸着黑儿从学校赶到火车站来接姜雪平。
4时25分,姜雪平与刚刚在车上结识的另一个女孩子一起走出了出站口,却没有王洪军和付长伟的身影。张忠起和王铁军迎了上去,六中队指导员王庆大和民警王庆、梁永富迂回到姜雪平的身后,将他包围在中间,当他察觉自己处境危险时,已经成了网中之鱼。几个人仔细搜寻,没有发现他的另外两个同伙。审问时才知道,那两个同伙已经从中途下了车。
为了怕走漏风声,民警们把那个女大学生一起带回来协助调查。当一行人满载而归回到凌海市,李慎武等领导的抓捕小组刘春雷等人也胜利返回来了,几路人马汇合一处,欣喜万分,而喜悦之余,又都难免有些遗憾。因为王洪军和付长伟还未抓捕归案。大家来不及休息,便开始对抓获的案犯进行审问,寻找那两个疑犯的可靠线索,以求速擒两名歹徒。
10月6日晚7时左右,已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邱东的BP机响了起来,显示的电话号码后面加了“555”。
张忠起询问邱东:“这是谁打的?为什么要打上3个5?”
邱东回答说这是付长伟打的,3个5是联络暗号,是他们的排序。从电话号码上可以看出这是市区的电话,这说明付长伟已经回到了锦州。
当回电话时,对方说是公用电话,说刚才打传呼的人已经走了。
在审问姜雪平时得知,他们分手时说回去找姜雪平就往女大学生处打电话联系。大家想到付长伟很可能按照约定打电话。从这一情况入手,张忠起让女大学生把电话打回宿舍去,告诉她同学说如果有她电话,告之回电话。她留给宿舍同学一串号码,这是张忠起的手机号码。
张忠起与王铁军带着抓捕组守候在案犯经常出没的地方。几个小时过去了,已经到了晚23时,却一直没有任何的回应。
大家正在怀疑付长伟不会回话时,张忠起的手提电话突然响了起来,他估计这个电话肯定是付长伟打来的。张忠起示意女大学生接电话。对方只是问见到姜雪平没有,当听到回答没有见到后,便急促地问道“听说出事了?”
女大学生故意装糊涂,说:“出什么事了?没听说出什么事呀。你现在在哪儿?”
对方只说是正在吃饭,匆忙地把电话挂了。
不大工夫儿,邱东的传呼机再次响了起来,屏幕上显示的号码与张忠起手机上的号码完全一致。刚才付长伟的话令所有的抓捕成员紧张起来,按照现在的情况推断,付长伟和王洪军很可能知道了他们案发,在录像厅里的抓捕行动和与其他几个同伙失去联系,都会让他们惊醒自己的处境,这会容易造成他们的外逃。在他们逃离锦州市前:抓捕这两个狡猾的案犯成了当务之急。
为了掌握付长伟所在的确切地点,张忠起急中生智,要通了这个电话,接电话的是一个女人。张忠起问刚才谁打的传呼,他从电话里听到这个女的说:“你等一下。”
不一会儿,话筒里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你是谁?”
张忠起机警地问:“刚才你传多少号?”
对方回答了邱东的传呼号码。
张忠起又说:“那不对,我的传呼是129台的,是不是还有人打传呼了?你把电话交给服务员。”
他很快便从服务员口中得知这个电话是“宜昌路西段徐记抻面馆”的。
张忠起与王铁军等人搭乘出租车直奔徐记抻面馆,在车上张忠起向王金山副局长做了简要的汇报。说话间,车已经到达了目的地,几个人下车进了抻面馆,几个人装作要吃饭的样子寻找座位,趁着间隙张忠起偷偷地问服务员:“刚才谁打的传呼?”
服务员的手指向偏僻角落里坐着的两个人。
从体貌特征判断,张忠起认定他们就是王洪军和付长伟。张忠起与王铁军装作找座,靠近了二人身旁,在二人还没有来得及防范的情况下,迅速出击,将二人按倒在地,其他几个民警上来帮忙,给两个人戴上了手铐。
至此,经过“10·23”抢劫案件专案组成员半个月的努力,6名抢劫团伙成员全部落入了法网。
这是一伙穷凶极恶的歹徒,他们是在“录像厅”投宿时结识的一些劣迹青年,分别来自于锦州市周边的县市。一个月前,在王洪军倡导下,几个人开始结伙,他们找了一家饭店,推举了阴险毒辣的,26岁的王洪军做他们的“老大”,号令“全军”。他们在一起发出了“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不愿同生,但愿同死”的誓言,本想还搞一个“拜把子”的隆重仪式,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和机会。他们还共同制订了行动纲领和计划,团伙成员都有详细的分工。
那个见过世面能言会道善骗女孩子的姜雪平,自然是第二个“诸葛亮”,成为了黑帮中的“军师”,负责销赃事务。
老三邱东的性格比较内向办事稳妥,便成了掌管赃款赃物的“会计”。
同是来自兴城市的刘春雷、付长伟,和张融都是身高马大,极善拳脚的家伙,那么自然成为了这个团伙中的打手。
而打手和打手所享受的待遇也是不一样的,张融虽排行老六,但因为他心黑手辣,在行动中充当急先锋,所以每次分赃时他总会多得一些,抽烟还要比其他两人高一个档次,要是用行政职务来称呼他的话,应该是“首席打手”。
他们的联系方式是借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打传呼联络时,要在号码后加上个人代号,老大王洪军为111,下面的依次类推。这伙抢劫黑帮胆大妄为,行动的目标竟公然选择在公共游览场所作案,从作案开始不到20天的时间里,就抢劫作案18起,抢走财物8万余元,并对反抗的被害人实施暴力,不计后果,手段极其残忍。
10月11日,他们在锦州市南大坝附近抢劫了一个税务员的手机和现金3700元,却没有放过被害人,将其用刀扎伤。
10月24日,他们一晚上便作案三起,在游人密集的南大桥的水上公园,他们在大庭广众之下抢劫了一女同志,而旁边有一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凑过来看热闹,没想到他们转过身来,顺便将这个人身上的财物洗劫一空。
他们对勇于反抗搏斗的被害者绝不放过。锦州市铁路印刷总厂的张文敏当晚被张融两人挟持,他见只有两个人便与他们进行了殊死的搏斗,却身负十多处刀伤,终因体力不支败下阵来,两名歹徒见有闻声赶来的群众,才肯善罢甘休离开现场,与在广场上同时作案的同伙会合,就像什么事儿也没有发生一样。
捷报传来,全市人民欢欣鼓舞,拍手称快。不久后,这帮恶魔受到了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