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加班两个月后,张晴终于撑不住了。
她请了一周年假,踏上了前往拉萨的旅途,出发前还特地买了个藏式的银镯子。
她参观布达拉宫,还在小村庄里参加藏式婚礼,心情愉快了许多。
然而她要离开时,却被婚礼伴郎拦了下来。
伴郎叽里咕噜说了几句话,张晴完全没听懂。
司机解释道:“他说你不能走。”
随即,十几个藏族人团团围了上来……
1
2019年的秋天,北京的空气已经带上了丝丝凉意。
张晴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心情比这天气还要低落。
桌上的咖啡凉透了,她却完全没有察觉,脑子里一片乱麻。
电脑屏幕上的PPT已经改了无数次,可老板还是觉得不够好,总是挑毛病。
“张晴,这个方案抓紧优化一下,明天一早用。”部门经理又走了过来,语气里带着催促。
“好的,我明白了。”张晴机械地应了一声。
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个月没日没夜地加班了,她觉得自己快要被压得喘不过气了。
28岁的她本该享受当地人的生活,可每天却被困在这个城市里,像一台机器一样运转。
“我得找个地方好好喘口气。”张晴趴在电脑屏幕上,低声自言自语。
同事小李走了过来,关心地说:“又加班呢?你这样下去身体早得垮了。”
“没办法,项目赶得急,老板催得更急。”张晴揉了揉太阳穴,面部满是疲惫。
“你应该给自己放个假,出去散散心。”小李认真地建议。
“我也想,可哪有时间啊,工作堆得像山一样。”张晴无奈地叹气。
“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再这么拼,你真会累坏的。”小李拍拍她的肩膀。
“你说得有道理,我确实得给自己放个假,换个环境调整一下。”张晴下定了决心。
第二天一早,她直接去了人事部,语气坚定地提出了要求。
“我想请一个星期的假。”她对人事经理说道,眼神里带着不容商量的决心。
“现在请假?你们部门的项目不是正忙得不可开交吗?”经理有些惊讶。
“正因为太忙,我才需要休息一下,调整状态才能更好地工作。”张晴坚持着。
“好吧,不过你得跟你们部门经理沟通好,别影响细节。”经理最终表示同意。
离开人事部,张晴立即迫不及待地开始计划旅行。
她在搜索框里敲下2个字:拉萨。
这个她从学生时代就向往的神秘地方,或许能为她的生活注入一些新的活力。
行程很快就订好了,三天后出发,她的心情一下子轻松起来。
张晴开始收拾行李,哼着小曲,脸上终于有了久违的笑容。
“总算暂时可以扔掉那些烦人的PPT和Excel表格了。”她笑着对自己说。
出发前,她特意去了一趟古玩市场,想买点特别的东西留作纪念。
“我想找点有意义的小物品。”她对摊主说,眼睛扫视着摊位上的各种饰品。
摊主是个和气的中年男人,呵呵笑地打量着她。
“小姑娘,这是要去哪儿旅行啊?”
“去西藏。”张晴回答,语气里带着期待。
“哎哟,西藏好地方啊,天高云淡,去了准保你心旷神怡。”
“我正好有一个藏式的银手镯,你看看喜不喜欢?”摊主从柜子里拿出了一只精致的手镯。
手镯上刻着复杂的花纹,银光闪闪,看上去具有传统韵味又不失优雅。
“这花纹真漂亮,很有特色。”张晴拿在手中仔细端详,爱不释手。
“这是藏族传统的吉祥图案,寓意平安幸福,戴上它会给你带来好运。”摊主热情地介绍。
“多少钱?”张晴问,觉得这镯子跟她的旅行计划特别搭。
“看你是个有缘人,收你300块,怎么样?”摊主笑眯眯地说。
张晴很喜欢这个镯子的设计,二话不说就买了。
她的半腕戴在手腕上,感觉凉凉的,很舒服,样子也好看。
“祝你一路平安。”摊主送上祝福,笑得真诚。
“谢谢你!”张晴开心地离开了古玩市场,心情好转了几分。
三天后,飞机降落在贡嘎机场,高原的阳光透过舷窗洒在她的脸上,暖暖的。
张晴深深吸了一口气,虽然胸口有点闷,但心情却轻快得像要飞起来。
“这就是西藏的感觉吗?真不一样!”她心里默默感叹。
机场诞生后,她看到了那种只有在照片里见过的蓝天白云。
那蓝得彻底透彻,能像洗净了心里的所有烦恼,让她有点想流泪。
“小姐,需要租车吗?”一位藏族司机走过来,笑容厚厚。
“去拉萨市区。”张晴说着,拖着行李向他走去。
“没问题,我叫巴桑,很高兴为你服务。”司机热情地帮她拿行李。
2
车子在宽阔的公路上行驶,两旁是雄伟的雪山,壮观得让人屏息。
“第一次来西藏吧?”巴桑一边开车问一边,语气里带着点自豪。
“是啊,一直有梦想来到这里,今天总算圆了梦。”张晴看着窗外,眼睛里满是惊叹。
“我们藏族人常说,能到西藏的人,都是跟这片土地有缘分的。”巴桑笑着说道。
“真的吗?这话听着怪暖心的。”张晴被逗乐了。
“当然啦,你看看这天,这山,不是谁想看就能看到的。”巴桑指了指窗外。
张晴凝视窗外的景色,心底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像被神奇治愈了。
在拉萨住的两天,她去了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每一个地方都让她震撼不已。
不仅仅是因为建筑的宏伟,更因为那种让人心灵宁静的力量。
“这个地方真有种洗涤灵魂的感觉。”她在朋友圈里写下这句话,配上几张照片。
第三天,她决定去林芝,看看那里的风景。
“听说林芝很美,被称为西藏的江南,我想去看看。”她对酒店前台说道。
“没错,林芝的风景特别棒,绝对值得一游。”前台热情地回应。
“怎么去最方便?”张晴问,想找个省心的办法。
“包车最好,沿途风景美不胜收,还可以停下来拍照。”前台建议。
张晴觉得这个主意不错,马上联系了一个司机。
巧的是,司机还是巴桑,两人已经混得挺熟了。
“姑娘,你这是要深度游西藏啊,够豪爽!”巴桑开玩笑。
“难得来一趟,来看看,否则不白来了。”张晴笑着回应。
“你一个人跑来西藏,胆子真不小。”巴桑竖起大拇指。
“工作太累了,想出来换换心情。”张晴望向窗外的雪山。
“我们藏族人说,雪山赋予人力量,你来对了地方。”巴桑的话透着哲理。
“我已经感觉到了,这几天的心情好多了。”张晴由衷地说。
“工作永远干不完,生活可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巴桑语重心长。
巴桑的话让张晴触动颇深,她觉得自己确实太沉迷工作,忽略了生活的乐趣。
3
车子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两旁是峡谷和连绵的远山。
张晴举起相机,不停地拍摄,想把这美景全都装进镜头里。
“巴桑师傅,你一辈子生活在这儿,会不会觉得有点单调?”她好奇地问道。
“单调?怎么会!”巴桑哈哈一笑,“每天的云都不一样,光也不一样。”
“再说,我们这里的人心简单,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事。”巴桑的语气里满是满足。
“确实,这里的人都特别纯朴,让人觉得很舒服。”张晴点头赞同。
“可不是,可能是因为我们离天近吧。”巴桑笑得爽朗。
两点左右,车子经过一个小村庄。
“巴桑师傅,我想下去走走,可以吗?”张晴指着路边的村子,跃跃欲试。
“没问题,我就在这儿等你。”巴桑把车停在路边,熄了火。
“这个村子有什么特别的吗?”张晴一边下车一边问道。
“就是个普通的藏族村子,不过民风特别淳朴,人很热情。”巴桑回答。
张晴在车下,伸了个懒腰,感觉全身都放松了。
高原的阳光虽然刺眼,但风凉爽,感觉让人特别舒服。
她戴上帽子,带着眼镜,准备好好逛逛这个小村庄。
村子规模不大,估计几十户人家,安静而祥和。
房子都是典型的藏式风格,白墙上画着彩色的图案,在蓝天白云下美得像画。
张晴慢慢走在村子里,每一处景色都让她觉得清新有趣。
几个藏族小孩看到她,好奇地跟在后面,叽叽喳喳地议论。
“姐姐,你从哪儿来的呀?”一个小男孩用不太流利的汉语问。
“我从北京来的。”张晴蹲下来,笑眯眯地跟他们聊天。
“北京?是不是特别特别远的地方?”一个小女孩瞪大了眼睛。
“对,坐飞机要好几个小时呢。”张晴耐心地回答。
“飞机长什么样啊?”小男孩满脸好奇。
“就像天上的大鸟,不过比鸟大,还能载很多人。”张晴比划着。
4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睛里闪着向往的光芒。
“姐姐,你手上的镯子真漂亮!”小女孩注意到张晴的银手镯,忍不住夸。
“谢谢,这是我特意来西藏买的。”张晴抬头手腕,展示了一下。
“上面的花纹好复杂,特别漂亮。”小女孩凑了近看。
“是啊,卖镯子的大叔说,这是藏族的吉祥图案。”张晴笑着解释道。
正聊得开心,远处突然响起一阵音乐和欢笑声,热闹起来。
声音越来越清晰,还夹杂着藏族歌曲那独特的旋律。
“左边在搞什么活动吗?”张晴好奇地朝声音的方向张望。
“是次仁姐姐结婚啦!”小男孩兴奋地大喊,脸上满是激动。
“今天全村的人都去参加婚礼,可热闹了!”小女孩补充道。
“婚礼?听起来很热闹!”张晴的兴趣被勾了起来。
“对,很好玩的,还有很多好吃的!”小女孩拉着她的手。
“我们带你去看看吧!”小男孩迫不及待地说。
孩子们拽着张晴朝热闹的地方走去,脸上洋溢着笑容。
拐过一个街角,眼前的场景让张晴惊得目瞪口呆。
一个大院子里,挤满了穿着华丽藏族服装的村民,喜气洋洋。
男士们穿着厚实的氆氇长袍,女人们头上戴着闪亮的银饰。
院子中央摆着长长的桌子,上面摆满了美食。
青稞酒的香气飘浮在空中,闻着就让人垂涎欲滴,想尝一口。
“哇,这也太热闹了吧!”张晴感觉眼睛都看不过来。
“这就是藏族的婚礼吗?”她站在院子门口,有点不敢进去。
“对,次仁姐姐是我们村里最漂亮的女孩!”小女孩骄傲地说道。
正说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藏族妇女注意到了张晴,朝她走过来。
她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
妇女看着张晴,又看着跟在她身边的孩子们,态度很友善。
“姑娘,你是打哪儿来的呀?”妇女用不太流利的汉语问,语气特别亲切。
“我从北京来的,正在这里旅游。”张晴有点紧张地回答。
“哎呀,北京!那可是老远的地方!”妇女的眼睛亮了起来,目光很惊讶。
“你是一个人来的?”妇女上下打量她,语气里带着担忧。
“是啊,就是我自己。”张晴点点头,笑了笑。
“哎呀,一个人多孤单啊!”妇女利用相似的表情,拍拍了她的手。
“今天是我们村次仁的婚礼,一起进来热闹热闹吧!”妇女热情地邀请。
张晴疑惑:“这样合适吗?我是个外人,会不会打扰你们?”
“什么外人不外人的,远道来的都是贵客!”妇女拉着她的手,不容分说。
“那我需要准备点什么吗?”张晴问道,想学入乡随俗。
“按我们这里的习俗,随点礼就行意,不用多,表个心就成。”妇女笑着说。
张晴想了想,从包里掏出钱包,数了数现金。
她拿出九张百元钞票,递过去:“900块钱合适吗?”
“哎哟,太多了,太多了!”妇女连忙摆手,外形很不好意思。
“我们这里随礼一般就一两百,你这给得太多了!”妇女推辞着。
“仅此而已,这就是我的心意。”张晴坚持把钱塞过去。
“能参加你们的婚礼,我觉得特别荣幸,钱不多,收下吧。”张晴诚恳切地说。
5
妇女看她态度坚定,只好收下钱,露出感激的微笑。
“真是太谢谢你了,你这个朋友我们可交定了!”妇女拍着胸脯说。
“我叫卓玛,你叫什么名儿?”妇女问,语气得像老熟人。
“我叫张晴。”张晴笑着回答。
“好名字,一听就有文化!”阿妈卓玛笑得合不拢嘴。
“走走走,我带你进去热闹!”卓玛拉着张晴往院子里走。
院子里的热闹比张晴想象中还要夸张,简直像个大派对。
院子里挤满了人,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勤劳乱跑的孩子,还有满脸喜气的老人。
桌面摆满了各种美食,青稞酒装在精美的银壶里,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酥油茶热气腾腾,旁边还有风干牦牛肉、糌粑和各式奶制品,馋得人直流口水。
新郎身着华丽的藏袍,腰间系着金光闪闪的皇冠,头饰装饰华丽的帽子,外形特别威武。
新娘的头上缀满了宝石和银饰,穿着绚丽的藏袍,正在笑盈盈地接受大家的祝福。
“来来来,这是从北京来的贵客!”阿妈卓玛大声介绍,声音洪亮。
院子里的人都转过头来看张晴,眼神里满是好奇和善。
“北京?那可远得很呐!”一个大叔惊叹道。
“姑娘是一个人来的?胆子真大!”一个大婶笑着说道。
“了不起,我们这辈子都没有出过西藏!”一个年轻人竖起了大拇指。
“快坐快坐,尝尝我们的酥油茶,可香了!”有人热情地招呼。
张晴被大家包围了,心里暖得像被阳光晒过。
这种隔阂的温暖,是她在快节奏的北京从未感受过的。
她被安排在一张长桌旁,桌面摆满了她从未见过的藏族美食。
“这是糌粑,这是风干牦牛肉,这是青稞酒。”旁边一个大叔热心地介绍。
“糌粑咋吃啊?”张晴指着那团黄色的食物,好奇地问道。
“用手捏成小团,蘸着酥油茶吃,尝试看。”大叔侧面说的示范。
张晴学着他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捏了一个团,尝了一口。
味道很独特,有一种独特的气味,具有高原特有的麦香。
“好吃吗?”大叔笑呵呵地问,眼睛里满是期待。
“挺香的,就是有点咸,味道很特别。”张晴实话实说。
“哈哈,你们城里人吃不惯,多喝点酥油茶就好了。”大叔爽朗地笑。
“这酥油茶真香,喝着暖和。”张晴端起茶碗,品尝了一口。
“那是当然,我们用的是最好的酥油,香得不得了!”大叔得意地说。
旁边一个大婶加入了聊天:“姑娘,你在北京干什么工作?”
“我在一家公司上班,做市场营销。”张晴简单介绍了一下。
“市场营销?那是什么?”大婶一脸好奇。
“就是帮公司宣传产品,让更多人知道、买我们的东西。”张晴努力解释得通俗。
“哦,就像做生意,挺厉害的!”大婶点点头,使用佩服的表情。
“什么厉害的,就是压力大,天天忙得团转。”张晴苦笑。
“压力大?为什么呀?”大婶不解地问道。
“城里竞争激烈,得不停地工作,想新点子,不然就被淘汰。”张晴叹了口气。
“那多累啊!我们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多轻松。”大婶感慨。
6
新娘次仁这时候走了过来,笑盈盈地跟张晴打招呼。
她二十多岁了,皮肤有点黑但很健康,眼睛亮晶晶的,笑起来特别甜。
“姐姐,谢谢你来参加我的婚礼!”次仁用不太标准的汉语说,语气真诚。
“恭喜你!今天你真漂亮,像画里走出来的。”张晴由热烈地夸。
次仁的藏袍是深红色的,绣着金色的花纹,华丽得让人移不开眼。
她头上的饰品闪闪发光,镶满了宝石和银饰,金光闪闪的特别耀眼。
“谢谢,这是我妈妈花好几个月给我做的。”次仁有点害羞地说。
“太精致了,比电视上看到的还美!”张晴惊叹。
“你从北京来,这边挺远的吧?”次仁关心地问。
“还好,坐飞机几个小时就到了。”张晴笑着说。
“几个小时就能从北京飞到这里?”次仁惊讶得张大了嘴。
“是啊,现在交通方便,飞机很快。”张晴解释道。
次仁眼里闪着向往:“我一直想去北京看看,听说那儿可热闹了!”
“确实,楼高得吓人,车多像得河一样。”张晴笑着描述。
“不过节奏快,压力大,所以我才跑来这里喘口气。”张晴补充道。
“我们这里虽然偏远,可空气好,人心简单,住着舒适。”次仁自豪地说。
“可不是,我已经爱上这里了。”张晴看看周围的人群。
“每个人都那么善良,让人觉得特别温暖。”张晴热说道。
“那是当然,我们藏族人最讲究好客!”次仁胸膛挺起,笑得灿烂。
“你的新郎很帅啊,气场很足!”张晴看了眼不远处的新郎。
“嘿嘿,他是隔壁村的,我们一起长大。”次仁脸红了。
“青梅竹马,感情绝对深,太美好了!”张晴羡慕地说。
“对,家里人也支持。”次仁点点头,幸福满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