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给一颗星星起名字?这事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没那么遥远。夜空里的光点,我们看的时好像都差不多,每一颗能被叫出名字的星,都着有规矩、故事,甚至普通人的小心思。

科学界的命名,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则。干这事的权威机构,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不是谁随便起个名就能被认的。小行星,是唯一能由发现者自行命名并获国际公认的天体,我一直觉得这点特别有意思,宇宙里那么多天体,偏偏小行星给了普通人留下痕迹的机会,不像恒星,老祖宗和规则早定好了它们的名字。发现者得把拟定的名称和命名理由交给IAU小天体命名工作组(WGSBN),投票过了,名字才会被正式收录、公告。
给小行星命名的长度上限,是16个字符,数字要避免用。命名的最好选择,是一个词,发音得明确。命名时绝对不能有的,是攻击性或侮辱性内容,已有名称不能重复。有个特别的规矩,政治或军事相关的命名必须跨过的门槛,是100年时间,得等当事人逝世或事件过去满百年才行。用于命名的宠物名,IAU不鼓励。纯商业命名,被直接禁止。彗星和恒星,规矩不一样,彗星的名字,通常源自发现者。恒星常用的是拜耳命名法和弗兰斯蒂德命名法,得结合星座、亮度顺序,配上希腊字母或数字,一点都不能乱。

星星的名字里,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三垣二十八宿,古代中国将星空划分为这样的体系,每个星宿都有独特的名称和象征意义。古人赋予紫微星的象征,是天帝,与勾陈星相关的,是战争和权力。盯着这些老名字会发呆,几千年前没望远镜的人,居然能把星星的故事编得和生活贴这么近,现在我们能看到更远的星,少了这种把宇宙拉进日常的巧思。西方文化里许多星名的源头,是拉丁语和希腊神话。古埃及人视作尼罗河泛滥预兆的是天狼星,在夜空中的恒定位置让它成为导航象征的,是北极星。不同文化里,星星常被赋予希望、梦想、爱情这些象征意义,中国传说里的织女星和牛郎星,标签是忠贞的爱情,每年七夕的相会,成了跨越时空的浪漫标志。
星星命名权的买卖,IAU不允许,普通人拥有一颗星的机会,有不少。新的小行星,你是天文爱好者,能幸运发现,之后能按IAU的流程申请命名。小行星命名的机会,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作为奖励送出,能在比赛里出彩,能圆这个梦。些机构提供象征性命名服务,用作礼物或纪念,星星本身不能被购买命名,这种方式很适合传递心意。帮朋友整理旧物,她翻出多年前收到的星星命名证书,说每次看到都想起当时的约定,证书上的星在哪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被放在心上的感觉。特殊的日子里,以对方的名字给一颗星星命名,情侣或家人之间,这是很浪漫的表达,不用等官方认可,这份心意本身就够特别。

给星星命名,要尊重科学规则,能融入个人情感,这两者不冲突。科学命名时,IAU的规则要遵循,敏感或重复的名称要避开,中西方文化,可以结合起来,有象征意义的词汇,是命名的好选择。祝福、纪念或爱情,用名字传达出来不错,比如星愿、永恒,简单的两个字有力量。拉丁语、希腊语或古汉语词汇,和现代词汇组合起来,能创造出独特的名字,有文化感不晦涩。香港天文爱好者杨光宇做得很好,张国荣星、梅艳芳星,他用小行星命名致敬偶像,这是个人情感与文化纪念的好结合。我有机会命名,会选拾光这种词,星星的光要走好久才到地球,我们捡起来的那些回忆也是这样,远,却一直亮着,得先确认没被别人用了,不然白想了。
星星命名,是科学与浪漫的交汇。人类对宇宙的敬畏与热爱,每一个名字里都装着。遵循国际规则的科学命名,寄托着私人情感的象征性命名,用心取的名字,能让遥远的星星,和我们的生活多一点牵连。你有机会给星星起名,会想到什么特别的词呢?